海峽下的風暴
澎湖漁場、馬祖海纜全遭殃,中國盜砂船入侵的海峽風暴
中國盜砂船越界盜採台灣離島海砂已有多年,影響生態與漁業,早期多集中金門,現目標轉往澎湖馬祖。圖為2022年從金門本島北端的馬山觀測站望向對岸,可直接目視到許多中國抽砂船正在作業。(攝影/黃世澤)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從2005年海巡署首度查緝及裁罰至今,中國盜砂船越界盜採台灣離島海砂至少已18年;初期盜採集中在金門海域,2018年起將目標轉向澎湖與馬祖海域。學者估計,每年上百萬噸的澎湖海砂遭盜採,已讓海洋生態被嚴重破壞,澎湖漁民主要漁獲土魠魚年產量減半,鎖管的年產量更從過往300多噸跌到低於80噸。

馬祖海域海砂被盜採的狀況,則讓台灣跟馬祖之間的海底電纜在過去6年內,損毀超過29次。今年(2023)2月再度斷纜讓馬祖居民、地方政府與部分軍事通訊受影響,並引發外界質疑電纜損毀將形成國家安全隱憂。

《報導者》前往澎湖與馬祖採訪了漁民、海洋生物專家、地方政府與海巡署官員,逐一盤點盜採海砂造成的生態、漁業及國安等方面的影響與衝擊。

「我們從出生就在這裡捕魚了啦,也算是一種家族企業⋯⋯。」63歲、已在海上征討47年的船長王淳永,老家在澎湖群島最西邊的花嶼。王淳永跟父親、大伯還有堂弟都是漁民,一輩子養家的收入來源,都是仰賴「南淺」的漁獲。

從澎湖馬公搭船朝西南方向出發,大約2、3小時就可以到達被漁民稱為南淺的台灣灘(Taiwan Shoal,或稱Formosa Bank)
南淺即台灣灘,或稱台灣淺灘、台灣淺堆。台灣灘部分的面積橫跨海峽中線兩側,通常兩岸的執法默契以海峽中線作為標準,但因為海峽中線並沒有橫跨整個台灣灘,這也是導致台灣海巡署執法不易的原因之一。澎湖漁民主要漁場有「南淺」與「北淺」兩處,北淺則是在吉貝嶼西北方約18公里處。
台灣灘最淺的地點只有8~9公尺的水深,該海域的水溫也比平均約50公尺水深的台灣海峽還要來得溫暖,讓許多具有經濟價值的海洋生物在此聚集,成為了澎湖漁民百年多來的傳統漁場。
Fill 1
台灣灘、澎湖、中國、盜砂、兩岸、海洋、漁業
約8,800平方公里的南淺偌大海域
台灣島面積約36,100平方公里,南淺(台灣灘)的海域面積約8,800平方公里,約為台灣本島的四分之一大小。
,對澎湖的討海人來說,哪裡有魚群?哪裡是沙灘?哪裡是岩礁?就像是「行灶跤
台語,讀音kiânn tsàu-kha,指駕輕就熟。
」般熟悉。

身材精瘦的王淳永,臉上的皺紋是長年討海留下的痕跡。他13歲開始在大伯的船上負責煮飯,25歲當上船長,一度曾前往印尼還有印度洋捕鮪魚。在十幾年前,他才回到從小熟悉的南淺海域,捕澎湖漁民稱為白金的土魠魚。

目前擔任澎湖近海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王淳永說,南淺的漁獲一年比一年少,除了中國漁船越界跟他們爭搶漁獲之外,還來了幾百、上千艘的大型盜砂船,占據了這個澎湖漁民賴以為生的漁場。

Fill 1
已有40多年經驗的資深船長王淳永,多次在台灣灘漁場遭遇中國盜砂船。澎湖漁船在台灣灘與中國盜砂船時常發生擦撞、衝突。王淳永認為中國盜砂船霸占了台灣灘海域,讓漁民沒有辦法繼續在這個傳統漁場作業。(攝影/黃世澤)
已有40多年經驗的資深船長王淳永,多次在台灣灘漁場遭遇中國盜砂船。澎湖漁船在台灣灘與中國盜砂船時常發生擦撞、衝突。王淳永認為中國盜砂船霸占了台灣灘海域,讓漁民沒有辦法繼續在這個傳統漁場作業。(攝影/黃世澤)
當漁船碰上「大鯨魚」
中國盜砂船侵入台灣海域盜砂的行為,至少可往前推至2005年,在金門海域遭到海巡署首度查緝。海巡署網站指出,2005~2015年,金門縣政府及司法機關對於中國盜砂船的裁罰總金額達7,318萬元(註)
裁罰違法中國船隻。通常是把船扣留,如果不繳錢就會拍賣船隻。
。中國盜砂船違法越界採海砂,嚴重破壞了金廈海域生態,並且造成金門國土流失、海岸線倒退,甚至還出現被盜採的海砂在混砂之後賣回台灣、形成公共建設安全疑慮的令人憂心狀況。

金門盜砂的狀況在媒體報導後,受到政府重視、海巡署加強取締,立法院也修法加重罰則,才讓違法盜砂行為稍緩。但到2018年左右,中國盜砂船轉移目標至澎湖海域台灣灘附近,盜採海砂的範圍也不斷擴大蔓延、占據了大片屬於我國經濟海域的台灣灘漁場。

「那個範圍(盜砂船作業的範圍)很大,幾海哩、幾公里全都是(中國盜砂船),海好像是他們家的一樣⋯⋯。」

王淳永表示,大多數的中國盜砂船都會關掉衛星定位系統,台灣漁船從雷達上看不見盜砂船的蹤跡,加上晚間捕魚、海面能見度不佳,時常發生台灣漁船跟中國盜砂船擦撞的意外。

「我們出來就是生死靠自己拉,撞到就自己負責⋯⋯這種小事不會回報海巡。就算回報,他們來到這裡也『火化去矣
台語,Hué hua--khì--ah,指火熄滅了、來不及了、大勢去矣的意思。
』,」王淳永說,有時候雙方還會透過對講機互罵,甚至口語威脅。

澎湖漁船的噸位通常不會超過百噸,過往如果漁民出海捕撈,若跟其他台灣漁船重複釣點時,大家可以互相協調、禮讓。但中國越界違法的盜砂船動輒上千、甚至超過萬噸,當台灣漁船的航線跟中國盜砂船重疊,盜砂船不會為了台灣漁船更改抽砂地點。這時候有如小蝦米遇到大鯨魚,小蝦米只有繞道這一個選項。

「現在基本上每趟出海都會遇到大陸船⋯⋯土魠這種東西是迴游性的,你要一直追,追到這邊(台灣灘)遇到(盜砂船)的話,就沒辦法作業,你就要一直跑(繞道)、一直跑⋯⋯。」

33歲的船長鐘俊昇無奈的說,近年漁獲下降的原因,有一半因素是海中的魚變少了,另外一半則因中國盜砂船占據大面積的漁場,讓台灣漁船無法作業。

Fill 1
海巡2艦2艇大動作掃蕩、驅逐入侵台灣灘海域的中國盜砂船。(圖片提供/澎湖海巡隊)
海巡2艦2艇大動作掃蕩、驅逐入侵台灣灘海域的中國盜砂船。(圖片提供/澎湖海巡隊)
台灣海巡最高一年驅散3,400艘中國盜砂船

根據海巡署統計,2020年在台灣灘海域驅離的中國盜砂船數量,到達一年超過3,400艘次的高峰。雖然2021年跟2022年驅逐的次數下降至數百艘,但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的祕書張宏安受訪時指出,很有可能是因為COVID-19疫情的關係,中國盜砂船無法出海作業,所以越界的次數驟降。

張宏安強調,中國內部對於海砂的需求並沒有減少,他擔心盜砂船越界的狀況會在疫情結束後復燃。

清晨4點多,澎湖馬公市仍在沉睡,但漁市場已搶先一步在冷冽海風中甦醒。外籍漁工在碼頭來回穿梭、將漁船上的漁獲卸下;近百位魚販、搬運工、漁市工作人員跟漁船船長交頭接耳,出價競標整齊擺在地上的各式漁獲。

「5隻、16隻、0隻、27隻⋯⋯,」王淳永攤開漁撈日誌,細數最近少之又少的漁獲,「今年若不是魚價有上揚一點,否則我連漁工的薪水都付不出來。」過去他出海一趟,最高紀錄曾抓到超過900隻土魠魚,現在一趟如捕獲超過百隻,就算是大豐收了。

Fill 1
清晨時分的澎湖馬公漁市場,漁工正在卸貨等候競標拍賣。澎湖冬季主要漁獲為土魠魚,卻常因中國盜砂因素影響漁獲量。(攝影/黃世澤)
清晨時分的澎湖馬公漁市場,漁工正在卸貨等候競標拍賣。澎湖冬季主要漁獲為土魠魚,卻常因中國盜砂因素影響漁獲量。(攝影/黃世澤)

根據澎湖縣政府農漁局的統計,2018年在中國盜砂船剛來到南淺海域抽砂之前,該年的土魠魚漁獲量是346公噸,到了2021年只剩下160公噸;同樣是重要漁獲的鎖管(幼體俗稱小管、小卷)在2018年是312公噸,2021年只剩下79公噸。

漁業第一線的漁民對漁獲減少有切身體驗。而海洋生物學家對台灣灘的調查,也發現各種證據,指出中國船隻違法盜採海砂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台灣灘的海洋生態。

巨量抽砂破壞海底食物鏈,學者:「就像是放火把山燒了」

在澎湖出生長大,今年65歲的鄭明修是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代理執行長,熱愛潛水的他每年都會固定回澎湖老家。2020年為了做台灣灘附近海域的的生態調查,他成為少數潛入台灣灘的研究員之一。

鄭明修說,台灣灘海域有來自南海的黑潮,從200公尺的深海遇到台灣灘上升地形後,透過湧升流將深海的營養物質與礦物質帶上來;再因為日光照射,讓台灣灘的水溫偏暖,成為適合浮游生物以及魚蝦生長的地點。營養物質養活了許多浮游物質,也讓小型的魚蝦可以在這裡覓食,進一步讓許多有經濟價值的海洋生物如土魠魚、鎖管、沙鮻、白帶魚等,都在此產卵。這片海域,成為澎湖漁民代代相傳的漁場。

然而,鄭明修認為中國盜砂船已經破壞了多年來形成的食物鏈,影響到澎湖許多漁民的漁獲收入與生計。

「現在抽砂就像是放把火把山燒了,把山鏟平了⋯⋯。」

為了進一步了解台灣灘生物食物鏈遭破壞的嚴重性,不少單位開始記錄跟研究台灣灘的生態。澎湖縣工務處在2020年將被海巡署查扣中國盜砂船上的砂石,交給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中心(簡稱澎湖中心)檢驗;國家海洋研究院也在2022年,派遣研究員到台灣灘實地探勘

兩次檢驗都發現,在中國盜砂船盜採海砂的海域,海床的砂石以「陸源砂」(Terrestrial sand)居多。而在其他不是盜砂船作業的地點,抽樣的砂石則是一般海域會發現的「生物源砂」(Biogenic sand)為主。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3
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指出地圖上,台灣灘的相對位置。(攝影/黃世澤)

檢驗中國盜砂船上海砂的澎湖中心主任謝恆毅說,「那種一看,我就知道那個不是海底生物的骨骼,像是有孔蟲、珊瑚砂等⋯⋯照理來講,生物源砂應該是不規則、顏色不透明,跟一般在台灣本島的海灘上看到的砂不一樣。」

他推斷,這很有可能是因為中國盜砂船長時間抽掉大量海砂之後,海底表層的生物源砂都被抽掉了,剩下的就是1萬8千年前留下的陸源砂。

到底盜砂船要抽掉多少海砂,才會讓原本深埋在海床之下的陸源砂曝露出來?

台灣灘至少被抽掉10公尺高海砂,深度超過兩層樓
Fill 1
中國盜砂船的噸位通常超過3,000噸,甚至也有上萬噸的盜沙船,而且是鐵製的船體;澎湖不超過百噸的漁船與其相較之下,非常脆弱。(圖片提供/澎湖海巡隊)
中國盜砂船的噸位通常超過3,000噸,甚至也有上萬噸的盜沙船,而且是鐵製的船體;澎湖不超過百噸的漁船與其相較之下,非常脆弱。(圖片提供/澎湖海巡隊)

被海巡署查扣的中國盜砂船船體重量,從數千噸到上萬噸都有,這些大型船隻能運送的砂石都在上千到破萬噸。例如2019年10月在澎湖海域扣押的豐溢9969號重達4千多噸,另一艘長鑫36號則重達2.7萬噸,兩艘船被查扣時,總共載有1萬6,500公噸的海砂。

中國盜砂船通常會待在特定的海域上日以繼夜抽取海底砂石,一旁則會有大型運搬船來回目標港口跟盜砂船旁,將滿載的海砂運回中國。「運搬船一天可以來回兩到三艘次,」鄭明修說,他2020年去台灣灘潛水做調查時,放眼望去至少可以看到50艘盜砂船。

一天約50艘的盜砂船同時作業,一趟就載走超過千噸、甚至萬噸的海砂。根據鄭明修的推估,一年有上百萬甚至千萬噸的海砂遭到盜採。

謝恆毅說,部分過往漁民常去的釣點,原本海床跟海平面之間的深度只有20公尺,在盜砂船長期作業之後,漁船聲納探測後發現深度變成約30公尺。

被抽掉了深度約10公尺的海砂,相當於兩到三層樓公寓的高度(深度)。而如此大量的海砂被抽走,除了嚴重影響海底生態之外,連原本被埋在海床之下1.5公尺的電信纜線,也受到損毀。

今年(2023)2月2日跟2月8日,連接台灣跟馬祖的二號電纜與三號電纜分別因為外力因素,導致海纜受損,無法傳輸通訊。全馬祖的居民、學校、公家機關一時間完全沒有網路可用,連電話通訊也時有時無。

台馬海纜6年損毀29次,維修費超過2.5億元
Fill 1
今年2月台灣與馬祖間的海底通訊電纜斷裂,讓馬祖許多需要網路連線的服務中斷。圖為馬祖北竿白沙港島際交通船的售票處告示。(攝影/黃世澤)
今年2月台灣與馬祖間的海底通訊電纜斷裂,讓馬祖許多需要網路連線的服務中斷。圖為馬祖北竿白沙港島際交通船的售票處告示。(攝影/黃世澤)
根據中華電信統計,從2017年至今,連接台灣跟馬祖的海底電纜遭外力破壞,總共損毀過29次,維修費用高達2億5,653萬元。中華電信在回覆《報導者》的採訪信件指出
中華電信回覆《報導者》的採訪信件完整內容:
「中華電信為提供離島民眾優質通信服務,在台灣至金門、台灣至澎湖、台灣至馬祖、及澎湖至金門間,都建有雙路由且可互為備援之海底電纜,但因這些海纜布建於平均水深僅約100公尺及海上作業非常頻繁之台灣海峽,致近年來海纜斷纜事件頻傳,以台馬海纜為例,近5年來共發生高達20多件,主要原因除被少數漁撈作業及大型貨商油船停泊下錨損傷外,大部分障礙是被大批中國大陸盜砂船在馬祖南竿至西莒間海域作業所傷。」
,導致海纜受損的主要原因,正是中國盜砂船在馬祖南竿跟西莒之間作業的後果。

近年來大量盜採海砂,導致馬祖附近海域有許多地方的海床遭到破壞,不少原本被埋在海床下的海纜暴露在海洋中。連江縣政府產業發展處處長林志豐認為,這樣讓海纜變得相當脆弱,只要海洋中有較大的動靜,或是有商船和郵輪下錨、漁船作業等狀況,都有容易導致海纜受到破壞。

馬祖跟台灣本島之間有2條海底電纜
原本台灣與馬祖之間有台馬一號到台馬三號3條海纜,但台馬一號在2021年除役後,目前連接台灣本島與馬祖之間的電纜就剩下台馬二號與台馬三號電纜。
,通常一條受損可以由另一條代替,較少出現海纜全斷的狀況。但若包含去年(2022)5月14日台馬海纜全斷的意外,一年之內,台灣跟馬祖之間的海纜與網路通訊,已經全斷了兩次。

中華電信在去年跟今年兩次海纜全斷的狀況下,緊急啟動了微波通訊的方式應急。

因為微波通訊的頻寬遠不及海纜提供的網速,從2月8日馬祖完全斷網之後,中華電信採取「分區供網」的方式應對。公家機關、消防、警政、學校等地被分配到的微波頻寬比較多,但仍無法整棟大樓一起用,必須分樓層分時段使用。

「我現在到家開網路,就是看它一直轉一直轉(網路無法連上線的示意),如果真的有事要做,要上網就要來辦公室,」林志豐說,除了民間,軍方可能也有受到影響。

中華電信發言人蔡卓芬向《報導者》證實,連接台灣跟馬祖的海底電纜是軍民共用。而國防部對《報導者》提問的回應
國防部發言人對於海底電纜斷網的回應:
「一、國軍通資系統均採複式配置多重備援,可支援作戰指管任務遂行。二、國軍外島地區相關指管通聯,係併用軍公民營通資系統,且採多重路由配置,各系統備援機制納入平日實施狀況演練,以保持指管運用彈性,確維中斷應變處置能力。三、如遇中斷狀況時,即依備援系統啟動各項接替,目前各指管通資系統均維持正常通聯。」
中,亦證實馬祖前線有使用軍民共用的系統,但強調軍隊擁有多重可替代的備援方案。
軍方指軍事通訊備援方案多,但外島軍民共用層面仍有影響
Fill 1
馬祖網路斷訊,國軍宣稱前線軍事安全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戰地的民間通訊嚴重受損依然受到多方關注。(攝影/黃世澤)
馬祖網路斷訊,國軍宣稱前線軍事安全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戰地的民間通訊嚴重受損依然受到多方關注。(攝影/黃世澤)

國防安全研究院的網路安全與決策推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曾怡碩指出,就算遇到海纜全斷的狀況,軍方自己微波通訊或是衛星傳輸等系統,要求的不是大量的傳輸,不太需要民間設備協助,安全跟即時才是最高考量。

也就是說,國軍重要軍事通訊原本就不是依賴中華電信的海纜傳輸,所以海纜全斷對於純軍事的通訊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因國軍人員所使用的手機或一般的民間通訊仍仰賴中華電信的海纜通訊,所以還是有小部分會受到影響。

雖然國軍宣稱前線軍事安全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但馬祖與台灣之間的民間通訊嚴重受損受到了國際媒體注目。《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與《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等外媒皆製作相關報導,並引用軍事專家的說法,懷疑中國正在演練未來軍事侵台時,切斷外島網路的狀況。

面對海纜不斷發生受損的狀況,中華電信在去年已經推出了「海纜自動警告系統
中華電信解釋,海纜自動警告系統(Submarine cable Automatic Warning System, SAWS)能即時偵測出靠近海纜船隻(船需開AIS),主動對其發出AIS警告(漁船及商船需啟動AIS CPE設備),請其勿在該海域下錨;亦能追蹤並記錄該船的航行軌跡,確實掌握其與海纜之間的相對位置。
」跟「防止國內海纜遭毀損獎勵檢舉要點」。蔡卓芬證實,後者目前仍沒有發出任何獎勵;至於「海纜自動警告系統」是否發生作用,中華電信在截稿之前並沒有回覆。

「我覺得這些東西都還沒有落實。如果有落實的話,就不應該會有斷纜的狀況,或是斷纜的時候應該要馬上跳到微波(通訊)、不需要再等一天或兩天,」林志豐說,希望中央或是中華電信提出更積極的應急方案。台灣跟馬祖之間的海纜在3月31日已經請專業的國際組織隊伍完成修復,但也讓馬祖居民忍受了近2個月類斷網的日子。

如果因國家安全的需要,花預算、設備跟人員來建制一套海纜維修系統,勢必會是一個大工程。曾怡碩認為,「如果要一般商業電信公司需要收支平衡,不太可能投入,但若是有國家色彩的中華電信,應該可以討論。」但中華電信回覆《報導者》表示
中華電信回覆《報導者》的採訪信件完整內容:
「海纜障礙搶修是項非常專業的工作,非一般電信業者所能自己組建海纜維修船與人員所能勝任,因此在國際上電信業者都是加入區域海纜維護協議組織後,當其遇有海纜障礙時,再洽請該組織派海纜船前來搶修。而目前全球海纜維護約劃分有6個區域,而台灣位處『東南亞與印度洋區海纜維護協議組織(SEAIOCMA)』之維護區域內,所以中華電信離島海纜維護,是加入該組織維護。」
,目前中華電信仍傾向與國際組織合作、排定修護期程,並沒有組建自己海纜修護船與人員的計畫。
在兩岸關係緊張的狀態下,台馬海纜全斷挑動了台灣的國安神經。立法委員洪申翰在立法院總質詢時,要求政府修改《電信管理法》,將海底電纜視為重要基礎設施,加強罰則;國家通訊委員會(NCC)隨即在3月29日提出修法
目前《電信管理法》第72條載明,「損壞海纜登陸站、國際交換機房或衛星通信中心,致生公共危險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此法只規定「海纜登陸站」為重要基礎設施,海底電纜並沒有包含在內。但NCC提出修改《電信管理法》第72條、第72條之1及第95條的修正草案,主要就是要將海底電纜也納入法律保護的範圍。另外,如果破壞海纜登陸站、機房或纜線、國際交換機房,影響正常運作、意圖危害國家安定,可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5,000萬元以下罰金;如果因破壞相關海纜設施導致災害、因此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1億元以下罰金。
,回應立委的呼籲。另外,行政院長陳建仁也在詢答時表示,已經要求相關單位編列1.4億元的預算,建制台馬第4號海底電纜。
台灣灘復育之路,必須與時間賽跑
Fill 1
海巡執法艦隊於拂曉出發,查扣入侵台灣灘的中國盜砂船。(圖片提供/澎湖海巡隊)
海巡執法艦隊於拂曉出發,查扣入侵台灣灘的中國盜砂船。(圖片提供/澎湖海巡隊)

無論是馬祖海域還是澎湖海域,面對中國盜砂船入侵所造成的問題,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與人力才有辦法解決。雖然離島的海巡艦艇已相當積極的前往相關海域驅離、逮捕中國盜砂船,但是面對成百上千艘的數量,我國的執法能量仍是捉襟見肘

海巡署接受《報導者》採訪時強調,若雙方的海上執法單位可以更有默契地合作取締海上的犯罪,才有可能減少違法盜砂。此外,鄭明修建議海巡署可以增加無人機在海上巡弋,彌補海巡艦艇巡邏的不足;他也強調,長時間記錄越界盜砂的船隻,未來逮捕時給予重罰,應可達到一定的嚇阻效果。

無論是何種執法與嚇阻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維護主權、保護國土,以及遏止盜砂對於海洋生態的持續破壞。鄭明修認為,海洋生態受到破壞後,利益受損的不會只有台灣,長時間來看也很有可能影響到中國的漁業與相關產業。

如果中國違法盜砂行為能遏止,未來從南中國海的洋流或是菲律賓的黑潮可以帶來營養鹽,還有機會讓台灣灘的生態自我復育。

但復育之路仍必須與時間賽跑。謝恆毅強調:

「但如果連最後一株珊瑚都死絕,就算移除了人為破壞因素,也來不及了。」

※本報導為《報導者》與自由亞洲電台(RFA)中文部共同製作

索引
當漁船碰上「大鯨魚」
台灣海巡最高一年驅散3,400艘中國盜砂船
巨量抽砂破壞海底食物鏈,學者:「就像是放火把山燒了」
台灣灘至少被抽掉10公尺高海砂,深度超過兩層樓
台馬海纜6年損毀29次,維修費超過2.5億元
軍方指軍事通訊備援方案多,但外島軍民共用層面仍有影響
台灣灘復育之路,必須與時間賽跑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