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軍事
Fill 1
評論
我們再也認不得自己的家──玉樹地震後,那些以重建之名改變藏地的事
「軍人來時像英雄一般。但後來他們留了下來。玉樹向來是西藏城鎮,但如今我們卻成了少數民族。他們建了新公路。來的人愈來愈多。軍隊開來卡車,運來槍枝,把這座鎮重建得像一座低地城市,像首都的近郊。」
2023.3.9
地震
中國
災後重建
宗教
Tibet
交通
文化
書摘
軍事
Fill 1
國際.兩岸
戰爭怎麼結束?俄軍入侵一年後,消耗戰與國際和談壓力下的烏克蘭
俄烏365天不間斷激戰,至少造成兩國30萬人死傷。當烏東戰線變成殘酷消耗戰的人間煉獄、歐美出現厭戰情緒,烏克蘭正面臨哪些困難?除了徹底擊潰敵人,又有哪些結束戰爭的可能方式,在國際輿論中激辯?
2023.2.23
中國
難民
時事
外交
美國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軍事
北約
戰爭
Fill 1
國際.兩岸
烏克蘭春季決戰前夕,德國遲到的「坦克援兵」來得及嗎?
在巨大的國際壓力與戰爭威脅下,德國總理蕭茲終於宣布提供烏克蘭迫切期待的世界頂尖的主戰坦克之一、德製「豹2式」戰車,並參加北約援烏的「坦克聯盟」。俄烏春季決戰十萬火急,接下來西方的軍援還會重複「豹2循環」嗎?
2023.1.31
時事
外交
美國
英國
德國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波蘭
軍事
北約
戰爭
Hello World
Fill 1
國際.兩岸
緬甸來的白紙寫滿抗爭回憶:青旅老人告訴我,自由不死
2016年,在甫打開國門的緬甸,一位小鎮青旅中邂逅的老者,給我幾張寫滿民主發展血淚史的白紙,並對未來滿懷期待。2021年,軍政府又回來了,多年拼死爭來的自由民主,只是曇花一現。
2023.1.20
緬甸
翁山蘇姬
音樂
東南亞
歷史
軍事
政變
旅遊
Fill 1
國際.兩岸
全民國防!「業餘」的烏克蘭國土防衛隊,用科技和人際串連保衛家園
《報導者》走進基輔,專訪來自各行各業的烏克蘭國土防衛隊成員,如何動員、應用科技像無人機來協助軍隊;他們提醒,更重要的是人民抵抗的強烈意志與互信的人際網絡。
2023.1.11
科技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無人機
Fill 1
國際.兩岸
民間抗敵意志是最大武器──烏克蘭軍民8年內改革求生,走得慢但路不斷
「只有烏克蘭人能救烏克蘭人,我們必須要面對這個現實,然後做好準備,包括知識、技能。」烏國的軍隊改革雖有起步,但大象轉身緩慢;同行的烏國民眾,又如何自組「國防共學團」?
2023.1.11
政治政策
俄羅斯
烏克蘭
NGO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政經.產業
30多年的隱形共生,金馬與中國間的灰色交易如何解?
走私澳洲龍蝦不稀奇?早在1990年代,在交雜的政治、歷史與地理因素下,金馬和中國兩岸間開始出現「海上交易」,至今頻繁如日常。金馬在地居民,對於走私要不要管、該怎麼管,也有多元聲音。
2023.1.9
金門
中國
產業
兩岸
農業
漁業
經濟
歷史
軍事
馬祖
Fill 1
評論
北愛爾蘭的謀殺與記憶(上):革命,後來呢?「血腥星期五」主謀的自白
昔日的「血腥星期五」(Bloody Friday)事件主謀,如今面對貝爾法斯特人多的市區也只能避而遠之。最近休斯還時常苦笑地說,自己就像愛爾蘭共和軍的武器一樣「退役了」,實際上就是利用後遭丟棄。
2023.1.6
社運
英國
書摘
歷史
軍事
酒癮
愛爾蘭
Fill 1
評論
北愛爾蘭的謀殺與記憶(下):「抓耙仔」母親與炸彈少女命運交會之謎
休斯一口咬定珍.麥康維爾之所以遭處死是因為她是個抓耙仔。而負責把麥康維爾護送到刑場的祕密部隊,以倫敦爆炸案和絕食抗議而知名的桃樂絲.普萊斯,正是成員之一。
2023.1.6
社運
英國
書摘
心理
歷史
軍事
愛爾蘭
Fill 1
國際.兩岸
專訪烏克蘭最大軍事NGO:從支援前線到國防改革,民間如何迅速支持軍隊?
面對設備數量、財力、人力都遠超過自己的入侵國,公民團體如何發展出新的軍民夥伴關係,甚至參與軍隊改革?以烏克蘭退役軍人為主力的Come Back Alive(活著回來)基金會,為台灣做出極具參考的示範。
2022.12.27
俄羅斯
烏克蘭
NGO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無人機
1
2
3
4
5
6
…
11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