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反送中
Fill 1
評論
中國還需要香港嗎?《逆天抗命》:港人終局之戰仍在進行式
中國領導人為確保自身利益,必須讓「香港特別行政區」能繼續「特別」下去,可是他們卻不能容忍香港人恣意提出異見和呼籲政治改革。北京能創建一個「沒有香港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嗎?
2022.5.12
香港
中國
人權
社運
外交
美國
金融
經濟
反送中
書摘
國際關係
港版國安法
共產黨
Fill 1
影像
【後時代革命】人物誌4:收過死亡恐嚇、把枕頭帶來台灣的鄭家朗
2020年6月,前香港眾志副主席鄭家朗發起罷課公投,反對《國安法》,被中聯辦和港澳辦點名譴責。其後鄭離港,在台灣逗留一年後,前住英國。流徙其間,他繼續與其他海外港人開發關於香港歷史、語言和文化的教材。
2022.4.11
香港
社運
教育
圖文故事
認同
反送中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評論
胡淑雯/貨真價實的時間──讀《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
在陳健民的獄中書單裡,我看到了卡繆的《異鄉人》,卻在無數香港人與陳健民的實踐中,讀到了《瘟疫》。那足以抵抗極權的「正直」究竟是什麼?卡繆的回答是:正直,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
2022.4.10
香港
社運
獄政
書評
文學
認同
反送中
Fill 1
影像
【後時代革命】人物誌3:衝入立法會後與男友走上不同道路的Tiger
2019年6月12日,他倆還一起午飯,「那是我們的紀念日,吃完就衝了上前。」不到一個月,Tiger成為第一批逃亡到台灣的港青,男友則去中國念書。如今他的理想是「融入台灣,參與本地社會和政治,同時令大家關注香港。這是良性互動。」
2022.4.10
香港
嘉義
社運
政治政策
圖文故事
認同
反送中
Fill 1
影像
【後時代革命】人物誌2:做一回諾亞方舟的香港眾志創黨成員T
T從大一起投入政治,到2021年6月《國安法》通過前,眾志被迫解散,爭取過的、累積過的通通歸零,失落嗎?「沒有。本來也沒有爭取到什麼真普選⋯⋯這樣有好有不好吧。好處是人變得好堅強;不好的是麻木了,習慣了辛苦建立的都不會永久。」
2022.4.8
香港
社運
英國
藝術
圖文故事
認同
反送中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影像
【後時代革命】人物誌1:識愁滋味的電影少年M
M目睹港鐵太子站的警察暴力襲擊事件後,投入拍攝一個夜更管理員獨自面對疫情下空蕩校園的故事《謝生》,記錄香港監控社會下在壓抑中求生存的微小個人。如今他來北藝大讀書,看著身邊快樂的同學,「我以前也是這樣,但現在回不去了。」
2022.4.7
香港
電影
圖文故事
認同
反送中
攝影
言論自由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影像
蔡慧敏、高仲明/後時代革命:政權重新定義香港,我們重新定義「香港人」
《後時代革命》攝影展記錄了十數位因反送中運動來到台灣的香港人。港版《國安法》徹底改變了香港的法治基礎,許多拒絕臣服於威權、追求自由的港人離開故土;但他們的行動和精神卻持續形塑新的「香港人」面貌。
2022.4.1
香港
人權
圖文故事
認同
反送中
攝影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評論
【投書】香港、烏克蘭與台灣:評介《重構二二八》展現的世界史意義
二二八事件75週年前夕,香港反送中紀錄片《時代革命》在台上映、俄國發動侵略烏克蘭戰爭,疊合的時間點映射彼此的歷史記憶;林月先則從《重構二二八》一書出發,看見書中揭示二二八事件的世界史視角,以回應當下世界的發展。
2022.3.24
香港
228
書評
烏克蘭
反送中
歷史
Fill 1
國際.兩岸
陳健民的去留與搖擺:一部片、一行淚、一封信,走出失語泥沼
「我的道德責任就是讓大家看到,在歷史上很多地方都經歷過黑暗的時期,包括台灣也經歷過漫長的白色恐怖,但最後都能走出來。不是說世界一定變好,但人類對善和自由的追尋不會那麼容易消失。」
2022.3.7
香港
中國
人權
社運
教育
兩岸
獄政
人物專訪
認同
反送中
Fill 1
評論
開咪、被捕、新屋嶺:「陣地社工」陳虹秀堅持發聲,見證《時代革命》
「為什麼我們會對警方『開咪』呢?因為我很肯定,無論是評估現場環境,或者是他們的心理質素,完全都不在狀態,所以我們必須要提醒他們的錯誤評估、他們的心理狀況並不平穩⋯⋯」
2022.2.24
香港
人權
性暴力
人物專訪
社工
反送中
書摘
1
2
3
4
5
6
…
1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