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香港
Fill 1
評論
陳清/《國安法》兩年後的香港:司法鐵幕的「社會活體改造術」
由北京一手操辦的港區《國安法》已在香港實施兩年。本文梳理並剖析「煽動」罪名的復活夾殺、香港法庭的「恐民症」、粉飾太平的「司法獨立」,以及那些逆權大狀的命運⋯⋯
2022.6.29
香港
人權
司法
社運
反送中
港版國安法
Fill 1
國際.兩岸
看得到難拿到的「專案身分」──上千香港尋求庇護者通不過的兩道窄門
執行「人道援助專案」的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成立至今近兩年,能走進這扇庇護之門的港人並不多,為什麼?本文爬梳政策運作模式、港人申請狀況與不可言說的政治考量,道出在台灣,成為一個被庇護者之難、之苦。
2022.6.16
香港
難民
政府國會
社運
政治政策
公務員
反送中
NGO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國際.兩岸
新聞自由重創、民主派媒體接連關停,香港人還看什麼新聞?
反送中運動後的清算浪潮2021年起席捲香港媒體,《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相繼關停,多家電視台也經歷高層換血和節目審查。許多港人轉看與自己立場相近的YouTube評論頻道。而媒體的空白,則由一些公民記者、新創媒體試圖孤掌填補⋯⋯
2022.6.8
香港
社群媒體
媒體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國際.兩岸
【在台篇】香港記者在台灣:「兩邊不到岸」的報導與另一種人生
「但平常一個香港記者,來到台灣,就算你拿了就業金卡、得過什麼大獎,來到這裡,誰認識你呢?」「為了可以繼續讓自己拍攝下去,我什麼都肯做。」「都不可以這麼灰心的。好好生活。」
2022.6.5
香港
勞權
產業
社運
社群媒體
反送中
社會觀察
媒體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國際.兩岸
【在港篇】從黃金年代到2021,香港記者來台前的燃燒、成長和失落
香港《蘋果日報》高層被捕的消息一出,許多記者震驚甚至痛哭:「它就是在告訴你人生過去十幾年做的事,是沒用的。」在反送中如戰場般的日夜淬鍊後,這些視新聞為志業的專業工作者,卻只能離開⋯⋯
2022.6.5
香港
社運
社群媒體
反送中
媒體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國際.兩岸
一個人的紀念,一群人的再生:六四33週年,跨國悼念遍地開花
港版《國安法》落地後,六四這一天,維園連續兩年「被冷清」,紀念燭光散往街頭巷尾、海外串連。「國殤之柱」更以「恥辱柱」原名、3公尺的重建版本再生於台灣,持續提醒全球共同關注中國政府侵犯人權的進行式。
2022.6.4
香港
日本
社運
美國
澳洲
六四事件
反送中
攝影
Fill 1
評論
關震海/六四作為一種民主儀式,拔根移植的方向和可能性
香港曾是中國罕有能自由紀念「八九六四」之處。如今四散的海外港人接續傳承,「八九六四」成為反極權的標誌,可以是一場遍地開花的民主運動,亦可能將歷史變得碎片化,令運動失焦。
2022.6.3
香港
中國
社運
六四事件
反送中
社會觀察
歷史
Fill 1
評論
中國還需要香港嗎?《逆天抗命》:港人終局之戰仍在進行式
中國領導人為確保自身利益,必須讓「香港特別行政區」能繼續「特別」下去,可是他們卻不能容忍香港人恣意提出異見和呼籲政治改革。北京能創建一個「沒有香港特色」的國際金融中心嗎?
2022.5.12
香港
中國
人權
社運
外交
美國
金融
經濟
反送中
書摘
國際關係
港版國安法
共產黨
Fill 1
國際.兩岸
香港第一位武官特首:李家超是誰?將給北京交什麼功課?
警察出身的李家超,是唯一一位第六屆香港特首候選人,以99.16%得票率當選,開啟武官治港,這也代表北京剷除「心魔」的決心。香港資深媒體人和學者詳細分析李家超出線的意義,以及改造工程下的香港未來⋯⋯
2022.5.7
香港
中國
選舉
時事
社運
公務員
言論自由
港版國安法
警政
Fill 1
影像
傅冠澤/《思想.再教育》:一名香港人對中國政府的認識與回應
民主女神手持習主席語錄遮臉、打小人的紙變成「小熊維尼」⋯⋯傅冠澤以香港生活經驗為靈感,運用不同文化符號和事件象徵,具象呈現他所認識的中國政府,抒發香港人對民主自由的追求。
2022.5.6
香港
中國
攝影
共產黨
1
2
3
4
5
6
…
26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