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日本
Fill 1
生活.醫藥
【不斷更新】COVID-19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
COVID-19疫情牽動全球局勢演變。《報導者》以倒敘方式,用文字記錄從台灣至世界各國疫情每一個重要紀實,包括病例、邊境管制政策與科研發展等,不斷即時更新中。
2022.5.12
醫療
中國
時事
日本
歐洲
政治政策
美國
韓國
法國
兩岸
英國
新加坡
科學
德國
防災
東南亞
中東
俄羅斯
COVID-19
公衛
疫苗
東亞
篩檢
紐西蘭
Fill 1
戰爭是什麼樣子?14個名人推薦給你的小說、漫畫、繪本和詩歌
文學像一顆種子,每一個人都是一畝田,每部作品落在不同的人心裡,會結出不同的果實。14位名人分享他們最喜愛的一本關於「戰爭」的文學作品,讓我們由不同人的視野,理解對於戰爭的各種想像和感受。
2022.4.13
出版
日本
英國
音樂創作
德國
文學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漫畫
波蘭
阿富汗
兒童新聞
戰爭
繪本
詩歌
Fill 1
文化.藝術
疊加島嶼的歷史色層──台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保存與再發現
時光流轉,許多一度被遺忘的台灣藝術家名字和作品如今重回大眾視野。從民間到公立美術館,畫作的保存有賴各方協力,卻也存在如何推廣利用的認知張力。
2022.4.12
日本
文化資產
藝術
認同
文化
歷史
Fill 1
評論
《我不是不努力,只是做不到你滿意》:大人一句無心的話,如何把孩子推入困境?
「趕快去讀書、你應該能做得更好、為什麼你總是這樣!」父母師長隱含期待與激勵的話語,為何反而讓孩子受挫?只有斥責的輔導只是「假指導」?日本兒童精神科醫師宮口幸治分享孩子「不想努力」的關鍵原因。
2022.4.2
日本
兒少
家庭
書摘
心理
親密關係
Fill 1
政經.產業
安全計畫消聲、票價機制缺席,台鐵「公司化」改革要解決什麼問題?
行政院「台鐵公司化」草案將在立法院審議,但安全規章未入法、票價調整機制沒討論,令人擔憂這樣的「半套」改革會否如空中樓閣?交通部又如何回應外界質疑?
2022.3.27
時事
日本
政治政策
公務員
台鐵
交通
工安
公共安全
Fill 1
人權.社會
太魯閣的眼淚:在停格的生命裡,家屬誓言監督改革「直到台鐵變安全」
11位在太魯閣事故中痛失親人的家屬成立「太魯閣的眼淚」,走向積極倡議之路。掛著未乾的淚水,在事故一週年前夕,其中4位家屬帶著已逝者的紀念物接受《報導者》專訪。
2022.3.27
政府國會
日本
災後重建
防災
台鐵
交通
家庭
心理
工安
Fill 1
文化.藝術
10部韓日劇的既視感:從新聞、社福、財經、政治到司法的精彩對照
繼歐美劇與冷門劇後,《報導者》「執行長追劇」又來了!本次要推薦各方面都能和台灣相參照的熱門韓日劇,陪伴讀者迎接虎年。
2022.1.27
戲劇
政府國會
司法
日本
韓國
財政
高齡老人
長照
防災
文化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媒體
Fill 1
評論
蔡曉松/在車上,從彼此眼裡尋找「關於自己的真相」──濱口龍介的文本改編與視覺調度
《在車上》對視線的把持有其特別的操作,那些演員直視觀眾的鏡頭,我認為這是在濱口龍介電影中的暗示:這些時刻,是我們少數能「面對角色真實內心」的時刻。不只是角色能看見彼此,觀眾也在角色的眼中看見他們。
2022.1.4
導演
日本
電影
文學
Fill 1
影像
當代攝影書十二講──第八講:國別|日本(Japan)
日本,是亞洲攝影書發展數一數二蓬勃的國度。深瀨昌久以《鴉》記錄與妻子離異後的心境、川田喜久治以《地圖》還原原爆、二戰神風特攻隊的血淚;攝影書在他們手裡被如何變化成書寫傷痛的媒介?
2022.1.1
日本
災後重建
書評
攝影
親密關係
Fill 1
文化.藝術
刻劃啟蒙的輪廓──黃土水與《甘露水》,百年尺度的遺產與見證
誕生百年後,塵封已久的《甘露水》12月18日即將於北師美術館重新面世。我們跟著修復團隊,目睹黃土水惦念的台灣之美,人心帶來的汙損、愛惜,和最終集結而成的啟蒙之光。
2021.12.15
時事
日本
文化資產
藝術
文化
歷史
1
2
3
4
5
6
…
14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