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嘉義
Fill 1
影像
迎神眾生相──2022大甲媽祖遶境4日記事
大甲媽遶境第三年在防疫下進行,攝影師與媽祖同行、一路往南到嘉義新港奉天宮,觀察苦行的進香隊伍與接駕的在地鄉親臉譜,體會迎神眾生與媽祖間的信仰羈絆。
2022.4.14
台中
嘉義
媽祖
文化資產
在地傳真
攝影
民俗
Fill 1
影像
【後時代革命】人物誌3:衝入立法會後與男友走上不同道路的Tiger
2019年6月12日,他倆還一起午飯,「那是我們的紀念日,吃完就衝了上前。」不到一個月,Tiger成為第一批逃亡到台灣的港青,男友則去中國念書。如今他的理想是「融入台灣,參與本地社會和政治,同時令大家關注香港。這是良性互動。」
2022.4.10
香港
嘉義
社運
政治政策
圖文故事
認同
反送中
Fill 1
影像
馬雨辰/如此一來,就會消失的菜市仔──嘉義北興公有零售市場
因鐵路高架化,嘉義北興陸橋在未來幾年將面臨拆除,也連帶影響到橋下北興市場的生存。60年前,此處散市絡繹不絕;如今除了早餐時間,多半只餘攤販的日常對談,或是一陣寂寥。
2021.10.30
嘉義
在地傳真
台鐵
交通
社會觀察
攝影
Fill 1
影像
馬雨辰/後疫情時代ㄟ「阮」
「我覺得劇團可以向不同族群展開雙手。」嘉義在地現代劇劇團「阮劇團」成立18載,在大疫之下,他們完成史詩級台語大劇《十殿》在北中南國家級場館巡演,卻也因三級警戒,陷入生計困窘。成年禮後,阮劇團的下一步會是未完待續⋯⋯
2021.9.4
嘉義
在地傳真
文化
攝影
COVID-19
語言
Fill 1
影像
陳孟薇/在坔的邊緣
南布袋鹽田濕地因曬鹽而發展,也因而成為候鳥群聚的溼地,如今大片光電版進駐再度翻轉當地景觀,攝影工作坊學員透過照片叩問人與自然環境的「平衡」。
2021.2.20
環境
產業
嘉義
能源
政治政策
動物保護
攝影工作坊
Fill 1
文化.藝術
好兄弟也少一味──神人鬼同歡的嘉義「輪普辦桌」風華不再
嘉義7月輪流普渡的傳統全台少見,居民白天供祭好兄弟,晚上辦桌宴請好朋友。然而疫情也改變了神人鬼同歡情景...
2020.6.14
嘉義
宗教
食物
文化
民俗
歷史
Fill 1
文化.藝術
【投書】當嘉義漁村躍上國際影展──專訪《蚵豐村》導演林龍吟
在義大利都靈影展奪下奇布蒂(CIPPUTI)獎的國片《蚵豐村》,刻畫了嘉義東石網寮村的沒落,更探討處在台灣快速轉型社會下,失色的父親權威何成了一代人的共同魅影。
2020.6.4
嘉義
電影
人物專訪
社會觀察
Fill 1
影像
林彥廷/嘉鄉:塭港寄情
《報導者》攝影工作坊的學員走訪嘉義東石塭港地區,提供一個細緻的觀看角度,讓觀看影像的人對當地社會結構、發展脈絡產生更多想像。
2018.12.24
嘉義
攝影工作坊
漁業
Fill 1
影像
嘉義的228故事:濫殺槍決,血染機場、火車站
1947年3月5日水上機場駐軍被民兵包圍,陳澄波因通曉北京話,被處委會推舉為談判「和平使」。3月11日與陳復志、柯麟、潘木枝等人進入水上機場談判,隨即被捕,3月25日未經公開審判在嘉義火車站前遭公開槍決。
2017.2.26
轉型正義
嘉義
228
圖文故事
Chinese-English stories
歷史
Fill 1
環境.教育
市長說嘉義適合養老,但誰要回來吸這麼糟的空氣?
林詩涵,2014年嘉義市長候選人。我本來不是嘉義人,以前住在台北跟新竹時,會以為都市空氣很不好,而且嚮往回到南部鄉下就會空氣清新。但完全不是這樣!
2015.12.25
環境
空氣汙染
嘉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