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人物專訪
Fill 1
評論
劉致昕/滴水成湖,轉譯新疆的故事──專訪《新疆再教育營》作者戴倫.拜勒
拜勒是頂尖的維吾爾族社會與中國監控體系專家。在這場訪談裡,劉致昕和拜勒談到台灣讀者見證苦難的意義,以及新疆複雜的控制體系,直指那些可能未出現在暴力現場的高科技人才,也是壓迫系統裡的共犯。
2023.5.21
中國
人權
出版
人物專訪
社群媒體
新疆
再教育營
社會觀察
書摘
共產黨
Fill 1
Podcast
講好的治療呢?散盡家產只換來生理食鹽水!細胞治療法規未健全,癌末病友被迫臨終前賭一把
2018年,被稱為台灣的「細胞治療元年」,只是5年過去,為何愈開放、愈多地下化,甚至衍生詐騙?早年賣房為父親嘗試細胞療法的台大免疫學權威江伯倫醫師,分享他的觀察。
2023.5.4
醫療
產業
政治政策
科技
人物專訪
詐騙
Fill 1
環境永續
在生命下半場,做毛孩司機與送行者──「狗狗運將吉利哥」的深情告白
在鬼門關前被狗家人吉利救了一命的洪唯溱,在生命倒數計時中,義無反顧地投入了寵物接送與臨終服務的工作。不論是人或寵物,她希望每個生命在畫下句點之前,都能好好走完最後一程。
2023.3.5
產業
動物保護
人物專訪
家庭
親密關係
Fill 1
文化生活
如夢似幻,如露亦如電──專訪台中萬代福影城老闆黃炳熙
一部電影播13年、被老友稱為「找不到比他更愛電影的人」,黃炳熙曾經手握十幾家戲院,以獨到排片眼光讓戲院起死回生,卻終究不敵房地產炒作的大浪。如今舊時光不再,比起賺錢更重要的事情是傳承。
2023.2.17
產業
電影
人物專訪
文化
歷史
電影不欣賞
Fill 1
國際兩岸
作為「中共改造民族」的活著?專訪熊倉潤:維吾爾人正遭遇中國特色種族滅絕
出版《新疆:被中共支配的70年》的日本法政大學副教授熊倉潤指出,暴力統治,一路累積的錯誤,讓中共只能以「改造民族」極端手法來鞏固統治。統治者不需要毀滅你的民族,只需要優先淘汰無法被改造、或不被黨信任的人就夠了。
2023.2.8
中國
人權
出版
日本
外交
人物專訪
新疆
社會觀察
國際關係
共產黨
聯合國
蘇聯
Fill 1
文化生活
人與電影的內在關係:專訪《少年吔,安啦!》導演徐小明
1992年上映的《少年吔,安啦!》被譽為「台灣黑幫電影神作」。30年後數位修復版上映,引起觀影熱潮。本文專訪導演徐小明,從他的回憶出發,回想當時的電影製作環境,也回顧他對這部經典電影的創作理念。
2023.1.27
導演
電影
人物專訪
藝術
電影不欣賞
Fill 1
政治社會
「撞死人才想改」太慢,兩位「馬路醫生」日常道路改造大作戰
25歲的劉冠頡、35歲的莊哲維,兩人因「畫馬路」的狂熱而在網路社群認識。他們除了親身推動馬路改造,也正著手於一本「完全道路設計」,希望成為台灣所有道路設計的規範藍圖。
2023.1.3
新竹
高雄
人權
公務員
高齡老人
人物專訪
社群媒體
交通
公共安全
Fill 1
經濟產業
確保戰時無人機供應鏈安全,100%國「機」國造該如何落實?
羅正方被賦予無人機國家隊長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斬斷紅色供應鏈,盡快製造出100% MIT的軍用商規無人機。此外,他更想方設法串起無人機的生態系統,面對入侵者時可不斷的產出「兵源」⋯⋯
2022.12.26
產業
科技
人物專訪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無人機
Fill 1
文化生活
不要在自己的地方,遺失了自己的東西──黃春明的鄉土文學裡,只有生活沒有理論
近年減少露面的黃春明,在台美斷交45年之際接受專訪,談及他橫越日治、美援、台灣自由化年代,行經驚天動地的70年代鄉土論戰現場,看盡這島嶼反覆震盪的憂傷與最草根那群人們的強韌:「如果覺得是做對的事,就不用去論結果,就去做。」
2022.12.18
日本
人物專訪
文學
國民黨
歷史
語言
Fill 1
文化生活
鄉土、母土、本土──漢聲與七○年代的文化翻土
文學界有轟轟烈烈的鄉土文學論戰,「台灣藝術」也在70年代的連串外交挫敗中展開辯證過程。在當時藝術下鄉的風潮中,意外捲動了一場文化翻土,使台灣化的「鄉土」覆蓋復興中華文化的「母土」。而在此時代變革中,《漢聲》雜誌扮演了在旱地上提鍬翻土、種出豔色花蕊的重要角色。
2022.12.15
出版
外交
美國
兩岸
人物專訪
藝術
認同
文化
民俗
歷史
冷戰
1
2
3
4
5
6
…
27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