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人物專訪
Fill 1
文化.藝術
《買房子賣房子》:房地產投資者之子的自我詰問──家屋與地產的世代相對論
在「炒房是累積財富手段」的台灣,林謙勇的家庭屬於勝利的、既得利益的那一方。「作為中產階級之子,我可以高喊居住正義嗎?」在記錄與回放的過程,林謙勇尋到的答案是什麼?
2021.4.18
導演
紀錄片
貧富差距
居住正義
人物專訪
家庭
社會觀察
Fill 1
文化.藝術
《理大圍城》:一場沒有名字和臉孔的運動與拍攝,記錄本身就是抗爭
這是一部「殘酷」的紀錄片:香港反送中運動慘烈的理大之戰,面對國家機器的暴力、脅迫與利誘之間,拍攝者彷彿戰地記者般,以內部觀點捕捉年輕抗爭者的矛盾情緒與生命創傷,人性的堅毅與脆弱,並嘗試以電影創作梳理自己的心情和故事。
2021.4.18
導演
紀錄片
香港
社運
人物專訪
tidf
反送中
社會觀察
心理
Fill 1
文化.藝術
《換你出招》:他們的青春在巴西──新世代倡議者捲動的社運狂潮
在巴西史上最大規模的學運裡,年紀可當抗爭者媽媽的導演好奇年輕世代的力量從何而來?他們的倡議和實踐是什麼?她參與現場後的答案是:「學生運動得由學生自己來述說。」
2021.4.18
導演
紀錄片
社運
教育
性別平權
人物專訪
tidf
種族歧視
Fill 1
文化.藝術
《理性》:印度教民族主義下,如何煉成一個迷你屠殺的時代
印度教民族主義崛起,因種族、階級而起的暴力事件不斷,發出理性之聲的人也無故遭暗殺⋯⋯,印度當代最重要的紀錄片大師安南.帕渥丹,用影像記錄、控訴這齣未完的時代悲劇。
2021.4.18
導演
紀錄片
印度
人物專訪
tidf
宗教
種族歧視
Fill 1
環境.教育
5年前,他48級分繁星上台大
5年前,詹俊宥以繁星計畫進入台大森林系,48級分刷新歷年最低錄取分數紀錄。在這5年裡,詹俊宥經歷了什麼?我們追蹤還原這5年他的心境變化,並試圖思考:「分數=能力」的價值,扼殺了多少可能性?
2021.4.11
教育
人物專訪
社會觀察
Fill 1
國際.兩岸
為了自由故──從戲曲追尋新生,袁學慧在台灣想望香港的青春夢
新生代戲曲演員袁學慧,分別在港台校園唱過兩回杜麗娘。當世局風起吹亂尋夢曲徑,香港,難回去了;台灣,成了她戲曲與人生自由想望的「牡丹亭」。
2021.3.29
香港
戲劇
人物專訪
藝術
文化
Fill 1
文化.藝術
置死地而生──千年舞台上,魏海敏改寫的京劇伶人坐標
她是台灣第一青衣,是後輩心中的女神。從老戲到新戲、楊貴妃到歐蘭朵,魏海敏的巨幅表演跨度,便是台灣京劇轉型的絢麗身影。回顧50年舞台人生,她卻說自己「沒什麼活過」?
2021.3.29
戲劇
人物專訪
藝術
文化
Fill 1
文化.藝術
對文學大師的人性揭露──朱賢哲《削瘦的靈魂》,坦露七等生的真我
從身體的自由,到精神的自由,靈魂削「瘦」,看似只是對生難字詞常見的誤讀,反倒成為朱賢哲刻劃七等生形象的明確註解:一個身形嶙峋,縛於軀體中,受自由牽引的孤獨身影。
2021.3.9
導演
紀錄片
人物專訪
文學
Fill 1
生活.醫藥
守燈塔的人鄭仰勝:社交距離,就是我的工作本質
過去一年發生了許多事情,但我的生活還是如常地過著,我忽然想到,可以用詩人周夢蝶先生詩裡的一句話,來表示我的2020年:「我選擇穩坐釣魚台,看他風浪起」,大概就是這樣的心情吧!
2021.2.11
基隆
公務員
人物專訪
海洋
COVID-19
Fill 1
文化.藝術
音樂人林生祥:生活被強制關機,反而釋放了身心的傷痛與執念
這些年我一直想著如何安身立命、安頓身心。去年,老天爺要我們「低度運轉」,2020我第一個演出是在女兒畢業典禮,負責伴奏...
2021.2.10
林生祥
音樂創作
人物專訪
心理
COVID-19
1
2
3
4
5
6
…
19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