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文化
Fill 1
文化.藝術
你敢不敢,漂亮漂亮?他們在海邊跳芭蕾、上山學打獵,聽布拉瑞揚舞團找到的美跟快活
有生活,才有作品;找到自己,才有想說的話。我們來到台東,訪問聞名國際的排灣族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和來自部落的青年,他們如何找到自己?利用舞蹈和全世界坦誠相對,有多難?
2021.4.18
台東
原住民
性別平權
藝術
認同
文化
Podcast
Fill 1
影像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展:塵土與時間,攝影與台灣
以傳承發展台灣攝影及影像藝術為目標,「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作為國家級攝影機構,開幕期兩檔展覽從20世紀的世界文明與台灣影像,以攝影詰問、凝視藝術文化與政經發展的關係。
2021.4.17
藝術
影像導覽
文化
攝影
歷史
Fill 1
國際.兩岸
為了自由故──從戲曲追尋新生,袁學慧在台灣想望香港的青春夢
新生代戲曲演員袁學慧,分別在港台校園唱過兩回杜麗娘。當世局風起吹亂尋夢曲徑,香港,難回去了;台灣,成了她戲曲與人生自由想望的「牡丹亭」。
2021.3.29
香港
戲劇
人物專訪
藝術
文化
Fill 1
文化.藝術
京劇還魂記──以文學作化骨散,王安祈不容失敗的「國光任務」
從《三個人兒兩盞燈》、《金鎖記》到《快雪時晴》,國光劇團新編劇票房口碑多獲好評、年輕觀眾也捧場,重要操盤手王安祈卻說沒有失敗的空間:台灣能做出什麼京劇?永遠被監督檢視與質問。
2021.3.29
戲劇
藝術
文學
文化
Fill 1
文化.藝術
置死地而生──千年舞台上,魏海敏改寫的京劇伶人坐標
她是台灣第一青衣,是後輩心中的女神。從老戲到新戲、楊貴妃到歐蘭朵,魏海敏的巨幅表演跨度,便是台灣京劇轉型的絢麗身影。回顧50年舞台人生,她卻說自己「沒什麼活過」?
2021.3.29
戲劇
人物專訪
藝術
文化
Fill 1
生活.醫藥
以花為橋,設計更好的方式說再見──喪禮花藝師,陪伴翻閱生命終章
她用花卉布置為死者和生者搭起最後對話橋梁,陪留下的人閱讀逝去生命的最終篇章。翁采宜從事喪禮花藝師工作已15年,最大感想是「要活在當下」,如果想做什麼、想說什麼就馬上去做。
2021.3.28
文化
社會觀察
Fill 1
文化.藝術
鄉土劇的基因突變:不只迷因,年輕觀眾如何影響台語八點檔生態系?
不只長輩,年輕人也看「鄉土劇」?近年來,年輕觀眾以社群迷因梗圖、協力翻玩台語八點檔的「cult」次文化正蓬勃發展中。這對八點檔的情節內容和產製方式帶來什麼新影響?
2021.3.22
戲劇
文化
社會觀察
Fill 1
人權.社會
成為一個獵人──在法律夾縫與文化斷層中進入祖先的山
「母語沒有獵人這個字,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打獵不是買賣。」今天憲法法庭進行一場關於「原住民狩獵」的言詞辯論,這是史上首次由最高法院提出釋憲,盼從憲法高度正視原住民狩獵文化與現行法律制度的扞格。
2021.3.8
原住民
司法
憲法
動物保護
傳統領域
圖文故事
文化
Fill 1
影像
黃品維/少年演師陳冠霖
師承布袋戲國寶陳錫煌、演戲十年,25歲左右的冠霖是位初露鋒芒的布袋戲演師,在他身上我們看見,一門藝術要延續重點或許並非給了多少經費,而是有年輕人樂在其中,傳統藝術才有繼續「活著」的可能。
2021.3.6
戲劇
文化資產
藝術
圖文故事
攝影工作坊
文化
攝影
民俗
Fill 1
評論
洗澡熊說「法」/長髮姑娘:禁錮情慾的貞操高塔?
被禁錮在高塔中的拉芬采兒,長髮是唯一能夠出入她情慾的窗口,她決定為王子而垂下長髮,隱喻的也是她「掌控自我情慾的自主性」。這則童話如何回應了中世紀對「婚外、婚前性行為」的禁忌,又如何顛覆了它?
2021.3.4
司法
憲法
性別平權
文學
文化
歷史
親密關係
洗澡熊說「法」
1
2
3
4
5
6
…
10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