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礦業
Fill 1
評論
施逸翔/落實完整人權是優先價值,不是隨意選擇的自助餐
蔡英文即將展開總統第二屆任期,人權團體如何評價過去4年政績?在社會安全、公平正義、國際人權等面向,有何新政建言?
2020.5.18
轉型正義
血汗勞工
人權
難民
原住民
移工
政府國會
司法
社運
政治政策
民進黨
性別平權
蔡英文
精神疾病
農業
礦業
社工
東南亞
漁業
社會福利
NGO
Fill 1
環境.教育
25萬人連署、11次審查、4度朝野協商,為何修不掉《礦業法》霸王條款?
修了3年的《礦業法》協商破局,一但確定修法未過,礦場繼將續沿用舊法霸王條款「免環評、免告知、免同意」。60個因修法期被凍結的舊礦權展延20年,環評制度也將跟著陪葬。
2019.12.19
環境
花蓮
原住民
產業
礦業
經濟
Fill 1
環境.教育
【亞泥新城礦山後續報導】礦下的人,裂解的部落會議
修法牛步與制度缺陋,使得同為受害者的太魯閣族人裂解成兩派。雞蛋碰撞雞蛋,抗爭力量潰散,而高牆堅固不移。
2018.9.4
轉型正義
環境
花蓮
原住民
礦業
Fill 1
影像
【圖輯】看見亞泥:搶救太魯閣大遊行
太魯閣有句俗諺說:「土地是血,山林是家」,40多年來,被剝奪的土地、土地上被迫流離失所的族人,企盼這次藉由社會大眾共同發聲,能夠結束這場惡夢,安全回家。
2017.6.25
環境
原住民
在地傳真
礦業
Fill 1
人權.社會
【亞泥佔地40+20年】原住民保留地上的流浪記(上)
在花蓮,前往觀光勝地太魯閣的主要幹道上,必定會經過亞泥新城山礦場,像個巨型的門神,大口吞吃鄰近國家公園的山石。
2017.6.8
環境
花蓮
原住民
礦業
Fill 1
人權.社會
【亞泥佔地40+20年】原住民保留地上的流浪記(下)
2017年,土地拿回來第3年了,但土地上至今仍屹立亞泥礦場的變電箱,楊金香的土地現況是「礦石成品堆置場」,權狀薄博一張紙,至今仍改變不了什麼。如今,亞泥又要再展延20年礦權,鄭文泉可有機會去耕作這塊被鐵絲網圍住的地?
2017.6.8
轉型正義
花蓮
原住民
礦業
Fill 1
影像
我們用家與田換來的水泥袋
1995年,政府發布水泥產業東移政策後,西部水泥礦區都在2003年礦權到期後全部結束。沒想到,13年後,位於新竹縣關西鎮的亞洲水泥關西廠與鄰近兩個礦區申請復礦,西部礦區可能死灰復燃。
2016.4.20
環境
礦業
圖文故事
Fill 1
環境.教育
台灣森林保育黑洞:炸山毀林的採礦者
1992年,台灣就全面禁伐天然林,林地政策從經濟利用轉變為保育優先。然而,採礦像黑洞般一片片吞噬台灣林地。 《報導者》調查發現,台灣現存254個礦區,6成位在500公尺以上的森林裡,其中高達21處位於國家公園、保安林、水源水質保護區等環境敏感區。修改《礦業法》解決制度漏洞,已是保護台灣山林的當務之急,更是520新政府上台後的重要責任與挑戰。
2016.4.20
環境
礦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