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精神疾病
Fill 1
評論
解構薇薇安.邁爾的童年餘波:傳奇保母攝影家自拍照之祕,與被忽略的囤積症
隨著薇薇安的囤積行為愈發嚴重,報紙開始出現在自拍像中,間接承認了自己在現實中無法面對的疾病。有一張將報紙描繪成一種威脅,扼殺她鮮明的輪廓;另一張則是自我解嘲,使用漂浮著的報紙和軟帽來頂替實體自我⋯⋯。
2023.9.23
美國
兒童虐待
精神疾病
育兒
家庭
書摘
攝影
家暴
Fill 1
評論
寫字療疾,照亮長路──熟悉又陌生的照護者
本文細數鍾文音、蘇偉貞、楊富閔、廖瞇、Loso Abdi、李欣倫等人以肉身為試煉、血淚為筆墨完成的作品,透過照護者的角度,書寫長照過程中的掙扎與徬徨,帶領讀者走一趟「老病死」的人生之途。
2023.9.9
醫療
出版
移工
性別平權
高齡老人
精神疾病
長照
文學
家庭
印尼
書摘
親密關係
照護
Fill 1
人權司法
國民法官怎麼面對人類最終極的痛苦跟挫折──母親殺子案,與背後的單親困境
近年單親媽媽殺子案頻傳,法務部統計10年來每年平均11位兒童死於「殺子自殺」。《報導者》全程記錄第四件國民法官案、許女殺子案的法庭現場,並追溯悲劇背後,單親母職在當代社會的困境。
2023.8.21
司法
兒童虐待
精神疾病
自殺
兒少
育兒
家庭
國民法官
婚姻
Fill 1
評論
【投書】在玉里,遇見走過白色恐怖的精神科老頑童
如果你在玉里養護所(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的前身),遇見一位思覺失調症病人,他自稱因酒後開講「反蔣政府言論」而反覆入獄、是白色恐怖受難者,你會如何回應?這正是我遇到的考驗⋯⋯。
2023.5.22
白色恐怖
精神疾病
認同
心理
歷史
酒癮
Fill 1
醫療健康
「如果沒有你,我不會有現在的人生」──那些陪伴成癮者戒癮的醫療工作者
毒癮是一種慢性病,卻遠比慢性病更難治療。在台灣,有一群醫師、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個管師,走上戒癮治療,這條最艱辛卻又重要無比的道路。
2023.5.8
醫療
司法
政治政策
毒品
獄政
精神疾病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Fill 1
評論
黃致豪/定義人的不是疾患,而是抵抗──《核心崩解》譯後有感
得天才獎的精障人士;家境富裕終身不愁吃穿的嚴重病人;對人、生命、與知識充滿熱情卻又時為滅世妄想所苦者。餘裕與障礙;成功與崩解。這個世上可以容納幾個艾倫・薩克斯?
2023.4.23
司法
教育
書評
精神疾病
Fill 1
影像
王崴漢、梁佳欣/當他們踏出自立生活新步伐,來一場不完美的旅行吧!
我們陪著幾位心智障礙青年,走出平常接受自立生活訓練的小工坊,到台北展開兩天一夜小旅行。在鏡頭下,我們定格了他們臉上的徬徨與興奮;在鏡頭外,我們看見他們走向自立生活的旅途進行式。
2023.4.1
新竹
身心障礙者
精神疾病
藝術
圖文故事
社會觀察
攝影
心理
NGO
Fill 1
評論
阿潑/《歐洲鬼地方》:沉默之下,亟欲訴說的傷口
在一個迷信怪力亂神動盪不安的社會,「鬼魂往往有話要說。」如果歷史幽靈在21世紀的今天,再次騷動呢?伴隨這個國家產生傷口的一切,是否真的消失了?思索轉型正義的同時,我們必須傾聽鬼魂的聲音。
2023.3.13
轉型正義
醫療
精神疾病
德國
社會觀察
心理
納粹
戰爭
Fill 1
Podcast
變裝跟蹤、私訊騷擾別再來!當他的「浪漫」追求成惡夢來源,《跟騷法》怎麼嚇阻?
無論性別,都可能成為被跟騷的被害人,這集你將聽見被害者吐露心聲。《報導者》記者琴宣與國內最早關注跟騷議題的現代婦女基金會,則將解釋《跟騷法》三大防線與未竟之處。
2022.12.15
司法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精神疾病
心理
Fill 1
人權司法
如何與被害人同行──跟騷法上路半年,有效嗎?保護令有何缺口?
《跟蹤騷擾防制法》上路滿半年,立法時注重的三道防線──書面告誡、保護令、刑事訴訟,在實務上運作效果如何?在被害人、警政、衛政單位、婦團與學者眼中,還有哪些漏洞應盡速補起?
2022.12.7
司法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精神疾病
心理
家暴
警政
1
2
3
4
5
6
7
8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