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精神疾病
Fill 1
評論
阿潑/《歐洲鬼地方》:沉默之下,亟欲訴說的傷口
在一個迷信怪力亂神動盪不安的社會,「鬼魂往往有話要說。」如果歷史幽靈在21世紀的今天,再次騷動呢?伴隨這個國家產生傷口的一切,是否真的消失了?思索轉型正義的同時,我們必須傾聽鬼魂的聲音。
2023.3.13
轉型正義
醫療
精神疾病
德國
社會觀察
心理
納粹
戰爭
Fill 1
變裝跟蹤、私訊騷擾別再來!當他的「浪漫」追求成惡夢來源,《跟騷法》怎麼嚇阻?
無論性別,都有可能成為被跟蹤騷擾的被害人。這集,你將聽見被害者吐露心聲,《報導者》記者琴宣與國內最早關注跟騷議題的NGO現代婦女基金會,則將進一步解釋《跟騷法》三大防線與未竟之處,並分享求助管道,以及親友如何提供有力支援,一起讓跟騷犯罪退散。
2022.12.15
司法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精神疾病
心理
Fill 1
人權.社會
如何與被害人同行──跟騷法上路半年,有效嗎?保護令有何缺口?
《跟蹤騷擾防制法》上路滿半年,立法時注重的三道防線──書面告誡、保護令、刑事訴訟,在實務上運作效果如何?在被害人、警政、衛政單位、婦團與學者眼中,還有哪些漏洞應盡速補起?
2022.12.7
司法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精神疾病
心理
家暴
警政
Fill 1
「我不想當英雄!」警察自殺只是個人問題?聽見藍色警服下、陽剛文化裡那些被噤聲的事
是他們太脆弱?還是,什麼將他們逼上絕境?今年至今,已經有6位警察在警局駐地或執行勤務時自殺,超過過去10年每年平均的5位。警工會連續4年針對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調查,超過五分之一「曾有離職甚至輕生念頭」,到精神科領藥(包含失眠、焦慮)的比例也逐年升高⋯⋯
2022.11.10
血汗勞工
勞權
精神疾病
自殺
心理
警政
Fill 1
人權.社會
開槍打死歹徒後,我的世界徹底崩解──一位警察走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告白
「我說我沒事,是因為警察『不能怕』。」背負著陽剛包袱,當警察遭遇日常勤務之外的極端經驗,受到的影響常是毀滅性的。透過真實故事,從個人到警界制度,有哪些求助訊號能被看見?
2022.10.31
精神疾病
自殺
心理
警政
Fill 1
政經.產業
台南殺警案背後,警察訓練出了什麼問題?
近年兩起殺警案引起社會高度重視,立院加速修法給警察更多「大膽用槍」空間。然而許多教官感嘆,長期以來基層訓練與實務狀況脫鉤,忽略警員在面對非高度致命武器脅迫下的應對,才是發生憾事的關鍵⋯⋯
2022.10.31
勞權
時事
教育
精神疾病
心理
警政
Fill 1
人權.社會
當槍口朝向自己──今年已6警自殺,警察精神危機亟待正視
今年已有6位警察在警局駐地或執行勤務時自殺。第一線的執法者,為何將警槍朝向自己?隱藏在藍色制服底下的脆弱,為何難以察覺?警察何以對「關老師」等體制內諮商資源裹足不前?
2022.10.31
血汗勞工
勞權
精神疾病
自殺
心理
警政
Fill 1
影像
梁佳欣、王崴漢/以藝術陪伴,做他們的心靈捕手──新竹市精神健康協會
在新竹市精神健康協會,有一群社工陪伴心智障礙青年找回生活規律、學習工作技能,也融入主流社會。短短5天的蹲點交流,我們在這看見一條精神病友的復健之路。
2022.8.6
新竹
身心障礙者
精神疾病
藝術
攝影工作坊
社會觀察
攝影
心理
Fill 1
評論
【投書】讓陽光照進國民法官評議程序:一場真實情殺案件的模擬法庭現場觀察
距離《國民法官法》開始施行剩下不到一年,全台持續進行各項準備工作及模擬法庭。廢死聯盟法務主任今年4月首度來到嘉義地院旁聽模擬法庭,他的觀察與建議是什麼?
2022.7.4
司法
精神疾病
國民法官
Fill 1
精神病房心理師成點歌DJ、老闆也變第一線:沒人力、分流難,長照機構的Omicron求生戰役
截至6月12日,全台1,700多間長照機構中,8成3都發生住民或照服員染疫,整體住宿式服務機構確診數累計3萬8千多人。冷冰冰的數字背後是活生生的人。這一集,將跟你分享長照機構老闆、照服員、心理師與住民的抗疫故事,聽見疫情增加額外的照顧壓力、碰上哪些困境、以及他們的聲音⋯⋯
2022.6.15
醫療
花蓮
精神疾病
長照
心理
COVID-19
照護
1
2
3
4
5
6
7
8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