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媒體
Fill 1
國際.兩岸
盧昱宇,多曬太陽!
因自行蒐集、記錄中國群體性事件(即維權、抗爭),中國公民記者盧昱宇被判刑4年。今年6月出獄的他,想書寫自己做「非新聞」和被捕、關押時的經歷,而名字,就叫做《不正確的記憶》。
2020.12.9
中國
人權
社運
人物專訪
社群媒體
媒體
讀者投稿
Fill 1
影像
李昭妟/她們在片場
進入傳播系時,女多於男;畢業後在影視圈、電影圈,所見卻是男多於女。我想知道,是職業需求、還是職場環境影響「她們」的選擇?「她們」現在又去了哪裡?
2020.11.28
紀錄片
產業
性別平權
攝影工作坊
媒體
Fill 1
國際.兩岸
香港攝影陳朗熹:暴力之外,這場運動有和平有愛有勇氣,我要拍下來
以一幅中大校園如戰場的影像傳遍港台,26歲的自由攝影師陳朗熹在反送中的採訪前線上,曾中過水炮車、曾恐慌發作...拿下香港新聞攝影年度圖片的他,想對台灣讀者說什麼?
2020.6.9
香港
人物專訪
反送中
攝影
媒體
Fill 1
國際.兩岸
在港台生江旻諺:從反服貿到反送中,我成為了港台運動「轉譯者」
身為首位進入香港重要刊物、港大學生會《學苑》的台灣人,江旻諺見證傘運後香港思潮的劇烈變化,如今他成為在台港人和台灣人之間理解的橋梁。
2020.6.8
香港
中國
社運
人物專訪
反送中
媒體
NGO
Fill 1
評論
譚蕙芸/溫暖燭火,冰冷之光──我如何記錄反送中運動
在香港的這個夏天,親情和公義兩難全。感激每一位受訪者的信任,你們敞開了心窗,挖出了私密的傷疤,不介意向我這個陌生人流露自己的脆弱,好讓我記下了一個時代的悲傷,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微光。
2020.6.7
香港
教育
反送中
書摘
媒體
Fill 1
評論
《紐約暫停記》:中共也喜歡自由的紐約
美國成為全球COVID-19疫情第三波震央,身在現場的記者李濠仲觀察到,對中國留學生和黨組織來說,瘟疫下的紐約,仍為他們提供了自由又包容的絕佳表現舞台...
2020.6.1
醫療
中國
教育
美國
書摘
武漢肺炎
媒體
大外宣
Fill 1
評論
林孟皇/直探媒體現實,《鏡子森林》的記者分際與倫理考驗
《鏡子森林》以調查記者、媒體生態為題材,寫實探究記者追真相時可能面對的各種社會壓力,在利益、道德之間如何恪守本心?
2020.5.1
戲劇
法律人追劇
媒體
Fill 1
國際.兩岸
大驅逐──不再需要外媒的中國?
中國政府連兩波驅離駐京美籍記者,中美因貿易戰和疫情加劇的外交戰,讓新聞記者陷入前所未見的威脅。駐中記者自己怎麼看?這招究竟斲傷了外國媒體,還是中國?
2020.3.23
香港
中國
人權
時事
美國
新疆
武漢肺炎
言論自由
媒體
大外宣
Fill 1
評論
他不是「新聞神話」──韓國傳奇主播孫石熙如何帶領公眾思考,產生改變?
在南韓,許多人奉傳奇主播孫石熙為圭臬,將他視為「新聞神話」,但他不是神,也不該作為神。他一路走過韓國民主化與電視台罷工抗爭,呈現在混亂時代,身為新聞人的所思所想。
2019.12.16
勞權
韓國
書摘
歷史
媒體
Fill 1
評論
野島剛/安田純平,他是勇敢去戰地採訪而失敗的「被害者」
傳達戰地的悲慘狀況,就產生了讓讀者思考的契機。這樣的新聞工作,既與國家利益也與世界的公共利益有直接關聯。
2018.11.14
日本
敘利亞
中東
媒體
1
2
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