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電影
Fill 1
評論
王子榮/從電影《咒》 到真實司法案件,看邪教是如何煉成?
「火佛修一、心薩嘸哞」貫穿電影《咒》,直到最後才揭開大黑佛母的詛咒真相⋯⋯,邪教如何產生?正常人又為何成魔?從驚悚國片到真實案件層層剝開。
2022.5.20
司法
電影
宗教
法律人追劇
Fill 1
政經.產業
犧牲兩條生命之後,影視勞動現場能否不再發生憾事?
影集《初擁》劇組3月中在苗栗神仙谷拍攝時,發生攝影師和收音助理死亡事故,引發社會關注劇組職安,政府也有所動作。即將上路的政策有哪些推進?又有哪些不足?
2022.4.30
血汗勞工
勞權
產業
戲劇
政治政策
電影
職業災害
追蹤報導
工安
Fill 1
評論
掀浪者牟敦芾與他的未竟之業
自2018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後,「叛逆導演」牟敦芾的《不敢跟你講》(1969)和《跑道終點》(1971)便開始在世界巡迴放映並獲得熱烈迴響,討論著這兩部電影如何擁有改寫台灣電影史的可能性⋯⋯
2022.4.22
導演
香港
中國
產業
電影
歷史
言論自由
LGBTQ+
電影不欣賞
Fill 1
評論
林孟皇/生育觀光悲喜劇──《如獲至寶》的代孕風波和啟示
當人工生殖技術早已成熟時,是否該立法支持因故無法如願生育的人,成為值得深思的課題。而「不必生下孩子,也能成為父母;不必擁有血緣關係,也能成為一家人」,是《如獲至寶》帶給人們的最大啟示。
2022.4.15
醫療
司法
印度
性別平權
電影
觀光
育兒
家庭
法律人追劇
收養
Fill 1
影像
【後時代革命】人物誌1:識愁滋味的電影少年M
M目睹港鐵太子站的警察暴力襲擊事件後,投入拍攝一個夜更管理員獨自面對疫情下空蕩校園的故事《謝生》,記錄香港監控社會下在壓抑中求生存的微小個人。如今他來北藝大讀書,看著身邊快樂的同學,「我以前也是這樣,但現在回不去了。」
2022.4.7
香港
電影
圖文故事
認同
反送中
攝影
言論自由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評論
盜亦有道──專訪「秋海棠」錄影帶專賣店老闆陳昶飛
「台灣各大電影科系的老師如果沒有聽過『秋海棠』,就代表他在混。」在上個世紀的海盜時代,「秋海棠」販售的錄影帶和影碟成為台灣影青們的命脈、一種必要之惡的傳奇。看過手裡每一部片的老闆陳昶飛,是影癡、還是生意奇才?
2022.3.18
產業
司法
歐洲
社運
教育
電影
人物專訪
解嚴
經濟
歷史
電影不欣賞
Fill 1
評論
陳子軒/運動與俄的距離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超過2週,運動世界紛紛表態,在國際奧委會登高一呼下,多數運動組織與聯盟,都加入了實質或是象徵性地抵制俄羅斯體壇的行列。本文回顧了蘇聯時代開始,該國和台灣以及世界體育的交流史。
2022.3.11
體育
時事
外交
電影
棒球
足球
俄羅斯
國際關係
奧運
Long Game
體操
籃球
Fill 1
評論
林盈志/《秋決》1960-1972:一次文物再脈絡化的嘗試
電影文物典藏的意義是什麼?以李行導演經典作《秋決》為例,我們將明白如何透過專業人士的蒐藏研究,將原本「去脈絡化」的文物重新予以「再脈絡化」,除了找回原本在文化歷史脈絡下的意義,也讓人更立體地認識創作者與故事。
2022.2.25
導演
文化資產
電影
歷史
電影不欣賞
Fill 1
評論
念念不忘,必有「影響」──專訪《影響》雜誌發行人王曉祥
70年代,中視節目《六十分鐘》、《歷史上的今天》,為閉鎖的台灣打開世界之窗,背後靈魂製作人就是王曉祥。但王曉祥不只是媒體人,更是電影人。他和一群台灣年輕影人創辦的《影響》雜誌,聚集了那個年代最敢言的影評人,不抱團取暖、不敬老尊賢,只就影論影,靠不支薪的編輯團存活9年,灌溉了一個世代的台灣電影土壤。
2022.1.28
電影
人物專訪
解嚴
歷史
媒體
電影不欣賞
Fill 1
文化.藝術
運動的魔力和魔性──5部運動電影,通往人生的修煉道
運動賽事,勝負關鍵不在天賦、技術、機運,更在領悟。年節正逢疫情升溫,在家防疫時光,《報導者》總主筆楊惠君推薦5部運動影片,題材橫跨女性棒球員故事、禁藥爭議、賽場教練哲學、運動員心理健康……讓我們一起看見勝負之外的賽局,反思人生。
2022.1.27
同性戀
紀錄片
體育
性別平權
電影
棒球
精神疾病
博弈
心理
奧運
自行車
藥物
1
2
3
4
5
6
…
17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