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韓國
Fill 1
人權司法
防疫與投票絕非兩難──韓國可以、台灣呢?台權會訴求決戰憲法法庭
2022年11月26日台灣九合一地方大選,指揮中心和中選會禁止確診者出門投票,影響65,000人的公民投票權,引發極大爭議,人權團體將挑戰走憲法法庭。韓國同樣在COVID-19疫情下歷經兩次大選,怎麼做到讓確診和居隔者投票?
2023.3.21
人權
選舉
司法
政治政策
憲法
韓國
防災
公投
COVID-19
2024總統大選
Fill 1
影像
王崴漢/追星記事:他們在K-pop愛豆中,追尋的青春和自己
「一直支持我喜歡他的動力就是歸屬感。」K-pop席捲全球的流行文化浪潮中,投注大量時間甚至金錢「入坑」追星的年輕男女,經歷著怎樣的青春?公車廣告、周邊商品和付費的聊天互動,在已成龐大產業的娛樂文化消費之下,追隨愛豆,或許也意味著追尋自己……
2022.11.12
韓國
音樂
圖文故事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Fill 1
評論
董思齊/從民主幽靈變完整公民──韓國18歲公民權如何通過?有何影響?
歷年韓國學生參與多次改變歷史的社運,卻直至2019年底才獲得18歲投票權,社會一度有「政治不應進入校園、教育不應受政治影響」的爭論。不過,2021年韓國又通過18歲參政權,進而讓青年參政、政黨的青年政策逐成風氣⋯⋯
2022.11.2
選舉
社運
教育
政治政策
憲法
韓國
Fill 1
國際兩岸
3米2窄巷的萬聖節踩踏悲劇:誰讓「梨泰院慘案」變得不可挽回?
梨泰院萬聖節群聚踩踏已累計156人死亡,畫面傳遍社群引起廣大悲傷。然而按照正常規畫,萬聖節的踩踏事故完全可事前預防,豈料因各級政府與相關單位「一點點苟且」的互相積累,最終釀成不可挽回的遺憾⋯⋯
2022.10.31
時事
韓國
防災
警政
公共安全
Fill 1
國際兩岸
首爾地鐵新堂站跟騷殺人事件:韓國「不要再殺女」的第N次怒吼
「如果她不是女人,還會因拒絕見面而被殘酷殺害嗎?」在跟騷案一審宣判前夕,28歲女性被害者在韓國首爾地鐵新堂站,遭長期跟蹤騷擾她的31歲男性凶手埋伏砍殺身亡,在韓國掀起厭女殺人的輿論巨浪,也暴露出《反跟騷法》等相關制度的不足。
2022.9.20
時事
司法
政治政策
韓國
性別平權
性暴力
警政
Hello World
性別
Fill 1
評論
王子榮/從《非常律師禹英禑》,望進法律議題萬花筒和律師倫理三面困境
「以戲劇作為法普媒介,絕對是傑出的一手。」王子榮法官稱讚的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如何帶領觀眾跟著患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的主角律師,接觸琳瑯滿目的法律個案,並從中體會律師在三種倫理困境中的掙扎?
2022.9.9
戲劇
司法
韓國
身心障礙者
法律人追劇
Fill 1
評論
劉芷妤/我們得把這裡給清乾淨才行──讀洪承喜《紅線:我的性紀錄》
《紅線:我的性紀錄》描繪從墮胎證詞、首次性行為、從事性工作、遭受性侵等太過私密而遭噤聲的女性故事。劉芷妤指出,若社會無法直視「性」的敘事經驗,將其描繪為始終躲藏在地底的濕黏怪物,就難以獲得真實的平等。
2022.9.8
韓國
性別平權
性暴力
書評
社會觀察
Fill 1
國際兩岸
首爾115年最極端暴雨後,韓國居住不正義的「半地下屋」之死
8日晚間,韓國首爾降下115年最強降雨,暴雨灌入整區多為弱勢租戶的「半地下屋」,讓走避不及的一家三口淹死在城中心,也將居住不正義的現實赤裸攤在國際目光下⋯⋯
2022.8.16
環境
時事
韓國
居住正義
防災
社會觀察
氣候變遷
Hello World
Fill 1
國際兩岸
台灣有事不只日本有事:裴洛西離台後,日韓如何回應中國飛彈危機
「裴洛西風波」未平,台海陷入緊張軍事對峙,就連鄰近的日韓也難置身事外:日本突襲改組內閣,由親台派回鍋防衛相;韓國則趁亂親近中國、對加入台美日韓半導體同盟猶豫不決⋯⋯
2022.8.10
中國
時事
日本
外交
美國
韓國
國際關係
軍事
Hello World
Fill 1
醫療健康
【不斷更新】COVID-19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
COVID-19疫情牽動全球局勢演變。《報導者》以倒敘方式,用文字記錄從台灣至世界各國疫情每一個重要紀實,包括病例、邊境管制政策與科研發展等,不斷即時更新中。
2022.8.9
醫療
中國
時事
日本
歐洲
政治政策
美國
韓國
法國
兩岸
英國
新加坡
科學
德國
防災
東南亞
中東
俄羅斯
COVID-19
公衛
疫苗
東亞
篩檢
紐西蘭
1
2
3
4
5
6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