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心理
Fill 1
評論
【投書】在玉里,遇見走過白色恐怖的精神科老頑童
如果你在玉里養護所(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的前身),遇見一位思覺失調症病人,他自稱因酒後開講「反蔣政府言論」而反覆入獄、是白色恐怖受難者,你會如何回應?這正是我遇到的考驗⋯⋯。
2023.5.22
白色恐怖
精神疾病
認同
心理
歷史
酒癮
Fill 1
人權司法
當離婚案成律師圈新藍海:開放市場與倫理之間的拉扯與辯論
離婚案件因為入門門檻低、需求量變高,近年吸引不少律師投入,但不同的執業風格與專業進入這塊市場後,也激起倫理辯論:如果律師接到家事案後,只管拚命訴訟,會造成什麼問題?
2023.5.10
產業
司法
社群媒體
兒少
行銷
家庭
心理
親密關係
婚姻
Fill 1
人權司法
大人的戰爭、被爭奪的孩子──卡在撕裂式離婚裡的家庭
當代離婚家庭搶子的激烈程度,在男女經濟對等、親職意識提升、少子化、名人效應催化等因素交融下,愈來愈高。親權爭訟中,個人受盡了傷,孩子更常是最大的受害者⋯⋯
2023.5.10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兒少
社工
育兒
家庭
心理
親密關係
NGO
家暴
婚姻
Fill 1
評論
創傷之後,復原的極限與無限:沒有任何藥物可取代人際善意與社會支持
在《創傷與復原》出版第30年,赫曼持續分享最新研究:大腦科學的神經回饋技術如何幫助心理師與兒少建立關係、列為成癮物質的迷幻藥如何在專業心理治療師手中發揮輔助效果?她也提醒不能忘卻的治療本質⋯⋯
2023.5.7
醫療
美國
科學
書摘
心理
家暴
藥物
Fill 1
教育校園
專訪豐原高中生父親:一個好老師可以救學生,但我兒子在豐中沒遇到
「入學後都配合豐原高中的教學與管教,配合到孩子都死了⋯⋯現在我只希望有個公正調查結果,對霸凌孩子的老師教官給予嚴厲的處分。」但為何初份調查報告只能建議涉案人士記過?而從國中就持續有輔導紀錄的案主,為什麼仍被高壓的方式對待?
2023.4.23
台中
時事
高中生
教育
自殺
兒少
心理
霸凌
Fill 1
影像
戰線之間:遭受重創的烏克蘭醫療照護
烏克蘭戰爭帶來巨大破壞,醫療基礎設施亦不能倖免。本文基於無國界醫生團隊的直接觀察,或向傷病者及當地醫護人員獲知的訪談,在最接近前線之處,描繪人民因戰爭斷醫無藥的處境⋯⋯
2023.4.22
醫療
圖文故事
俄羅斯
烏克蘭
攝影
心理
照護
戰爭
Fill 1
影像
王崴漢、梁佳欣/當他們踏出自立生活新步伐,來一場不完美的旅行吧!
我們陪著幾位心智障礙青年,走出平常接受自立生活訓練的小工坊,到台北展開兩天一夜小旅行。在鏡頭下,我們定格了他們臉上的徬徨與興奮;在鏡頭外,我們看見他們走向自立生活的旅途進行式。
2023.4.1
新竹
身心障礙者
精神疾病
藝術
圖文故事
社會觀察
攝影
心理
NGO
Fill 1
文化生活
美、日職決戰WBC!經典賽後棒球排名最新變化、台灣世界第四積分怎麼來?數據告訴你
大谷翔平再見三振,日本強壓地主美國第三度贏得WBC冠軍,夢幻的情節比漫畫、電影更熱血。WBC開打前,台灣世界排名其實高居第二,2019年U18更力壓美國奪冠,如今這些選手在哪裡?為何學生棒球與成棒實力無法銜接?
2023.3.21
產業
時事
日本
美國
棒球
科學
心理
Data Reporter
Fill 1
人權司法
詐騙、強控車、送摘器官:從犯罪工具人煉成無情施虐者的少年們
「我不知道為什麼人要暴力到這個程度⋯⋯尤其記得幾位年輕人的殘酷『樂趣』。」在一處被嘲諷命名為「米奇不妙屋」之地,16名暴力拘禁人頭戶的控員平均年齡約20歲,3名未成年。這些少年不但成為詐欺犯,也更加冷血和暴力⋯⋯
2023.3.15
司法
社群媒體
兒少
心理
仲介
警政
詐騙
人口販運
Fill 1
評論
阿潑/《歐洲鬼地方》:沉默之下,亟欲訴說的傷口
在一個迷信怪力亂神動盪不安的社會,「鬼魂往往有話要說。」如果歷史幽靈在21世紀的今天,再次騷動呢?伴隨這個國家產生傷口的一切,是否真的消失了?思索轉型正義的同時,我們必須傾聽鬼魂的聲音。
2023.3.13
轉型正義
醫療
精神疾病
德國
社會觀察
心理
納粹
戰爭
1
2
3
4
5
6
…
1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