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宗教
Fill 1
影像
劉軒宇/煙囪之下,大林蒲記事
南星計畫擱置多年、遷村討論未有共識,曾經繁榮的漁村如今被煙囪包圍⋯⋯同為高雄小港人,攝影者穿過煙囪、走進地方信仰中心、市場與百年老宅,紀錄大林蒲20,000人的生活與生存日常。
2023.3.18
環境
高雄
攝影工作坊
宗教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評論
我們再也認不得自己的家──玉樹地震後,那些以重建之名改變藏地的事
「軍人來時像英雄一般。但後來他們留了下來。玉樹向來是西藏城鎮,但如今我們卻成了少數民族。他們建了新公路。來的人愈來愈多。軍隊開來卡車,運來槍枝,把這座鎮重建得像一座低地城市,像首都的近郊。」
2023.3.9
地震
中國
災後重建
宗教
Tibet
交通
文化
書摘
軍事
Fill 1
影像
林彥廷/「粉紅超跑」日與夜:進香路上的馳走與駐足、想像與祝福
已有百餘年傳統的白沙屯媽祖進香,2023年報名人數創歷史新高,但不變的是旅途上的互助氛圍,與信眾追隨媽祖的心念,在綿延數百公里的路上走出當代信仰面貌。
2023.2.25
媽祖
圖文故事
宗教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民俗
雲林
Fill 1
評論
張鎮宏/放棄自爆的恐怖分子?巴黎恐攻大審中,對照《家.國.安全》的邪惡自問
為什麼一個普通人會參與恐怖攻擊?我們該如何面對他的懊悔?張鎮宏從法國恐攻中唯一生還的恐怖分子談起,將其法庭證詞對照《古蘭似海》作者在新書《家.國.安全》裡對「邪惡」起源的探問。
2023.2.24
比利時
出版
司法
恐怖攻擊
ISIS
法國
書評
敘利亞
宗教
Fill 1
文化.藝術
走了,便是道──白沙屯媽祖的勇兵們
徒步前往北港進香刈火路程上,穿著「勇」字制服舉旗、敲鑼、扛轎者與隨香的香丁腳及奉茶者,是與白沙屯媽祖最親近的人。《報導者》專訪過去多次擔任執事與隨香者,他們有什麼獨有的見證與體悟?
2023.2.22
苗栗
媽祖
宗教
文化
民俗
Fill 1
文化.藝術
白沙屯媽祖進香有多熱?全台媽祖廟影響力如何轉變?數據告訴你
超過170年歷史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活動,在短短20年間,參與人數從3,000人躍升至逾10萬人,為台灣宗教民俗文化創造嶄新樣貌。今年「粉紅超跑」路線為何?有哪些有趣的數據和變化趨勢?
2023.2.21
台南
台中
苗栗
彰化
媽祖
宗教
文化
民俗
台北
雲林
Data Reporter
Fill 1
影像
鄭宇辰/米龜、麵龜、黃金龜──澎湖人的元宵祈福,乞龜
澎湖的元宵節往往比過年更加熱鬧,從農業社會延續至今的「乞龜」,演變出宮廟間極具特色的各種「龜」和節慶活動,既是充滿人情的祈福民俗,也是一場地方嘉年華。
2023.2.11
澎湖
圖文故事
宗教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民俗
Fill 1
國際.兩岸
西葡朝聖之路來的護身符:願你一路平安,百里路上沒有陌生人
在7天內徒步完成134.7公里的朝聖之路,循著扇貝的指引邁向聖地,享受著如此疲憊又滿足的「純粹」旅行。原來一聲聲「Buen Camino」的問候,都是上帝的安排。
2023.1.20
歐洲
音樂
宗教
旅遊
Fill 1
評論
東港迎王祭典裡的外籍漁工:播噹嘟音樂、賣力打鼓、搖晃發財車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一書集結江婉琦多年田野調查與書寫,將全台各地移工們的真實情感與故事拉近至讀者眼前。本文記錄她在3年一次的東港迎王中,遇見在地有名聲的迎王遶境「外勞鼓隊」⋯⋯
2022.11.30
屏東
移工
音樂
宗教
朝鮮
漁業
食物
印尼
書摘
民俗
語言
Fill 1
評論
石明謹/卡達世界盃真正的意義:一場伊斯蘭的世界盃
身為沙漠小國與足球菜鳥,卡達卻不惜大興土木執意舉辦伊斯蘭世界的首場世界盃,背後有著FIFA與卡達的各自盤算,試圖爭取龐大穆斯林市場與話語權。
2022.11.19
體育
宗教
足球
世界盃
中東
文化
卡達
1
2
3
4
5
6
…
9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