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社群媒體
Fill 1
向世界解釋台灣觀點:在烏克蘭戰爭報導中,我們看見⋯⋯
《報導者》俄烏戰爭跨國報導動員20名同事,除了出國採訪力求深入各種前線的記者,還有留守在台灣的編輯、設計師、工程師、編譯、專案經理、產品經理等。讓讀者看見、聽見世界上正發生的重要事情,是團隊的責任,也是信念。
2022.6.23
難民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媒體
兒童新聞
戰爭
媒體素養
Fill 1
國際.兩岸
新聞自由重創、民主派媒體接連關停,香港人還看什麼新聞?
反送中運動後的清算浪潮2021年起席捲香港媒體,《蘋果日報》、《立場新聞》、《眾新聞》相繼關停,多家電視台也經歷高層換血和節目審查。許多港人轉看與自己立場相近的YouTube評論頻道。而媒體的空白,則由一些公民記者、新創媒體試圖孤掌填補⋯⋯
2022.6.8
香港
社群媒體
媒體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國際.兩岸
基輔防空洞裡的脫口秀:用笑話當武器的喜劇演員,和他來自全球的觀眾
「抱歉,這笑話很地獄,抱歉。在殘酷的時代段子也是殘酷的。但再殘酷也比不上掉在你頭上的炸彈。」在戰時的脫口秀演員,是啦啦隊,是諮商師,是情緒出口,也是協助各地觀眾正視現實的窗口:「我們笑,所以就不會哭了」
2022.6.6
人物專訪
藝術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心理
國際關係
展演活動
北約
戰爭
Fill 1
國際.兩岸
【在台篇】香港記者在台灣:「兩邊不到岸」的報導與另一種人生
「但平常一個香港記者,來到台灣,就算你拿了就業金卡、得過什麼大獎,來到這裡,誰認識你呢?」「為了可以繼續讓自己拍攝下去,我什麼都肯做。」「都不可以這麼灰心的。好好生活。」
2022.6.5
香港
勞權
產業
社運
社群媒體
反送中
社會觀察
媒體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國際.兩岸
【在港篇】從黃金年代到2021,香港記者來台前的燃燒、成長和失落
香港《蘋果日報》高層被捕的消息一出,許多記者震驚甚至痛哭:「它就是在告訴你人生過去十幾年做的事,是沒用的。」在反送中如戰場般的日夜淬鍊後,這些視新聞為志業的專業工作者,卻只能離開⋯⋯
2022.6.5
香港
社運
社群媒體
反送中
媒體
港版國安法
移民
Fill 1
【王室的枷鎖】「人民王妃」黛安娜的悲劇:狗仔隊文化怎麼形成的?
黛安娜生前形象親民、致力公益而擁有無數粉絲,被稱為「人民的王妃」,但1997年她遭到狗仔隊飛車追逐,座車最終失控撞毀,不幸喪命。名人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但誰也不想見到這樣的悲劇發生,究竟狗仔隊與新聞自由的界線在哪裡?
2022.6.2
英國
社群媒體
歷史
媒體
兒童新聞
媒體素養
Fill 1
國際.兩岸
寫下從地獄裡生還的故事:在馬里烏波爾,一個地方報總編輯如何「留住」家鄉和真相
烏克蘭南方港城馬里烏波爾,因俄軍圍城陷入人道危機,2萬多人死亡。在這裡,一個地方媒體從生活資訊站變成了戰爭暴行的記錄者,堅持留守的總編輯穆利基納寫下平民、醫院、劇院遭轟炸,在俄軍「過濾營」受辱的真相。
2022.4.27
時事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媒體
軍事
戰爭
Fill 1
援助烏克蘭,在台灣的我們可以怎麼做?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波蘭政府開放了國界,讓所有在烏克蘭戰火下的難民,進入波蘭。波蘭全民動員,團結又有效率地對烏克蘭鄰居伸出援手,令人驚訝、感動、佩服。遠在台灣的我們,如果想要支持烏克蘭,應該怎麼做呢?
2022.4.15
難民
歐洲
外交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NGO
波蘭
兒童新聞
戰爭
Fill 1
國際.兩岸
製造平行宇宙「中國真相」:一場「俄羅斯自衛戰」和夾縫中的異議者
一場戰爭,兩個平行宇宙。當中國官媒政治宣傳日益成熟,熟悉民眾情緒的民族主義大V湧現,再配合早已進駐簡體中文市場的俄國官媒,如何合力營造出挺俄抑烏、混合普丁崇拜與反美情結的「中國真相」?
2022.3.21
中國
時事
社群媒體
假訊息
俄羅斯
烏克蘭
言論自由
媒體
大外宣
軍事
Fill 1
評論
林蔚昀/從波蘭援助烏克蘭難民的溫暖與脆弱,看台灣真正該準備好的事
許多人常喊「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也有人說現在要開始鍛鍊身體、準備急難包、知道防空洞在哪裡。從波蘭和烏國的經驗可見,面對戰爭,我們還需要學會判斷事實、對話、團結、知道如何組織公民、照顧弱勢、使用外交手段⋯⋯
2022.3.13
難民
時事
歐洲
外交
科技
文學
社群媒體
假訊息
俄羅斯
烏克蘭
社會觀察
COVID-19
國際關係
歷史
種族歧視
波蘭
LGBTQ+
軍事
1
2
3
4
5
6
…
9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