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種族歧視
Fill 1
評論
林孟皇/殺豬分肉是傳統或賄選?從《哈勇家》gaga思考國家法制與族群文化的規範衝突
選舉期間,原住民候選人殺豬與族人分食,這是賄選嗎?電影《哈勇家》劇情讓法官捏把冷汗,卻也點出原住民傳統慣習與現行法律條文的衝突所在……多元文化價值體系下,台灣司法實務怎麼論證是非對錯?
2023.6.2
轉型正義
選舉
原住民
司法
電影
法律人追劇
種族歧視
Fill 1
評論
李琳/休息不但不可恥,更是我們生而為人的權利──讀《休息即抵抗》
有「午睡主教」之稱的崔西亞・赫塞,在《休息即抵抗》一書中,分析讓大部分人精疲力盡的文化與歷史成因,並提出休息可以作為抵抗奮鬥文化、白人至上主義的武器。
2023.4.21
血汗勞工
人權
社運
美國
書評
社會觀察
歷史
種族歧視
Fill 1
Podcast
加分是優勢還是「原」罪?成績之外,都市原住民在困惑與掙扎中走過的「成長痛」
在社會標籤下,原住民學生就學後,無論表現如何,似乎都只被「加分」印象一筆帶過。然而,他們在成績之外的生命經驗是什麼?又如何回過頭影響他們的課業?
2022.7.20
原住民
認同
文化
種族歧視
Fill 1
評論
僑生也需要轉型正義:馬來西亞學生「北漂台灣」除魅記
台灣社會對僑生仍有強烈的刻板印象與誤解,儘管僑生身分確實是特權政策。不符合時代的政策必定帶來錯誤的「國際觀」,無論是哪黨執政,只要一天不對僑生的身分認定政策作改革,僑生被「族群歧視」的隱憂與爆發,就會一直存續。
2022.6.26
轉型正義
政府國會
教育
民進黨
馬來西亞
認同
國民黨
書摘
種族歧視
Fill 1
評論
林蔚昀/從波蘭援助烏克蘭難民的溫暖與脆弱,看台灣真正該準備好的事
許多人常喊「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也有人說現在要開始鍛鍊身體、準備急難包、知道防空洞在哪裡。從波蘭和烏國的經驗可見,面對戰爭,我們還需要學會判斷事實、對話、團結、知道如何組織公民、照顧弱勢、使用外交手段⋯⋯
2022.3.13
難民
時事
歐洲
外交
科技
文學
社群媒體
假訊息
俄羅斯
烏克蘭
社會觀察
COVID-19
國際關係
歷史
種族歧視
波蘭
LGBTQ+
軍事
Fill 1
政治社會
想做原民生「第二個家」,大學原資中心卻陷入血汗助理與被邊緣化困境
為營造多元友善校園環境,教育部大力推動、超過9成大專校院都有設置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但人力編組、低薪、主管不理解原民文化等問題不斷累積,許多中心的專任助理認為,這形同在校園複製原住民族邊緣地位⋯⋯
2021.11.7
血汗勞工
勞權
原住民
教育
政治政策
認同
文化
種族歧視
薪資
讀者投稿
Fill 1
評論
陳昭如/這裡人人皆平等──戰爭下的美國「集中營」
珍珠港事變後,美國裡超過11萬名日裔被視為國家之敵,被送到各地拘留營。移民第二代的是松豐三郎(Fred Korematsu)起身反抗,以他為名的判決,終成美國法律史上記錄種族壓迫的重要一頁。類似日裔移民的故事,由大塚茱麗(Julie Otsuka)寫為小說《天皇蒙塵》。
2021.9.1
轉型正義
人權
司法
日本
憲法
美國
書摘
歷史
種族歧視
軍事
Fill 1
評論
林佳和/「黑權與驚恐」下的墨西哥奧運,閉幕38年後才真正結束
60年代,為推廣至第三世界而中選主辦奧運的墨西哥,以屠殺事件難堪地迎接開幕;而賽場上黑人選手爭取平權的撼人場景,在打壓、逐出等事件糾纏下,38年後才真正感傷落幕。
2021.7.27
體育
社運
國際關係
歷史
奧運
種族歧視
墨西哥
Fill 1
評論
石明謹/歧視、抵制、恐攻和病毒──不完美的奧運,更激發人類追求美好
性別歧視、種族隔離、政治角力⋯⋯在以平等為號召的奧運史上,每每諷刺地留下汙點。或許完美的奧運殿堂只在想像中,但這也正是它令人嚮往的濫觴。
2021.7.25
體育
產業
日本
足球
國際關係
歷史
奧運
種族歧視
Fill 1
Podcast
被「禁足」的人:一張染疫切結書背後,你不知道的台灣移工生活
6月初苗栗電子廠爆出群聚疫情後,6月7日苗栗縣府宣布全縣移工禁止外出,台灣不少工廠移工就過起這樣的3週。雖6月29日苗栗解除禁足令,但仍有各地移工反應,一些工廠仍在自主禁足⋯⋯
2021.6.30
苗栗
人權
勞權
移工
政治政策
防災
社會觀察
COVID-19
公衛
種族歧視
篩檢
1
2
3
4
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