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美國總統大選
Fill 1
評論
臉書稱霸全球的經營黑幕:當對世界有益,可能不見得對臉書有益
「政治人物享有絕對的言論自由」向來是臉書對外解釋為何不會禁言某些不實資訊、仇恨言論的最高準則,但2020下半年此政策卻一路翻轉,最後禁了川普帳號。《紐約時報》記者為書揭露臉書內部、以至於矽谷與白宮之間複雜的決策角力。
2022.1.18
社運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大數據
川普
社群媒體
書摘
言論自由
Fill 1
國際.兩岸
【投書】防疫與經濟是兩難嗎?從美國大選看經濟復甦之道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代表拜登「防疫牌」勝過川普「經濟牌」了嗎?從多項研究和經濟觀點分析,黃國治指出經濟和防疫不一定是二選一,但川普政府經濟優先的政策,的確沒打中疫情主要影響族群的困境。
2020.11.12
政治政策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防災
經濟
COVID-19
公衛
Fill 1
評論
卞中佩/美國總統大選勝負關鍵:代表美國夢的城郊地區
2020美國總統大選勝負不只要看搖擺州,更要看州裡的「城郊」。在好萊塢裡代表美國夢的城郊,此次在疫情及BLM的衝擊下,會續投川普或倒戈拜登?無論結果如何,美國夢也將被重新定義。
2020.10.13
選舉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川普
COVID-19
Fill 1
國際.兩岸
專訪前「劍橋分析」業務總監:只要臉書的生意繼續,民主就有危機
講到操弄個人隱私數據,幫川普打選戰的劍橋分析惡名昭彰。一位吹哨者挺身揭露業者的手法、臉書拒補的漏洞、對民主的威脅。
2020.1.6
選舉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希拉蕊
川普
人物專訪
社群媒體
假訊息
2020總統大選
Fill 1
評論
不只是厭女:女性政治人物,為何常被認為「不夠完美」?
康乃爾大學教授曼恩以希拉蕊柯林頓為例進行分析,發覺人們時常將自身的性別歧視與隱藏偏見,投射成女性政治人物的個人缺陷。當厭女結合了社會慣習,往往難以察覺或對抗。
2020.1.5
選舉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性別平權
書摘
Fill 1
評論
戰爭的開始,常源於假新聞:有圖沒真相的年代,如何避免被操弄?
假新聞、機器人、草根行銷,當虛假訊息,構成人們日常生活樣貌,藉此製造仇恨、販賣廣告,我們到底該如何避免被操控?
2019.11.11
美國總統大選
科技
川普
德國
假訊息
俄羅斯
書摘
歷史
納粹
Fill 1
國際.兩岸
深入全球假新聞之都,看「境外網軍」是如何煉成的?
北馬其頓共和國的小城韋萊斯(Veles),上千個青年從製造假新聞之中,淘出跑車、新房,和一場震驚全球的美國總統大選。 為了認識境外網軍與他們的產地,《報導者》越洋專訪假新聞製造鏈起源的這群「創業家」,和他們的「網軍教練」。
2019.4.22
美國總統大選
希拉蕊
川普
社群媒體
假訊息
Fill 1
政經.產業
老大哥回來了嗎? 從臉書審查到德國《網路執行法》
種種事件,再度讓Facebook成為爭議焦點,也觸發歐洲各國「管制」社群媒體的聲浪。這些審查是保障言論自由還是威脅?
2018.3.22
產業
政治政策
美國總統大選
英國
德國
社群媒體
言論自由
資訊安全
Fill 1
評論
董思齊/南海議題上韓國採取戰略模糊之原因
確定川普當選之後,韓國隨即開展一連串行動,這透露出韓國對外交與安全議題上的緊張與焦慮不安。
2016.12.12
中國
外交
韓國
美國總統大選
國際關係
東亞
Fill 1
評論
葉浩/同床異夢的民主與民粹──川普時代的左派進步價值何去何從?
與其說川普是個召喚民粹幽靈出來的大法師,不如說全球化的溫床接生了這個幽靈,主流媒體餵養它,而川普不過是看到了民粹的走向,借力使力罷了。
2016.12.2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川普
1
2
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