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社會觀察
Fill 1
影像
《城市密碼.台北賦格》:從商旅到神龕、「打鐵街」到文青咖啡店的都會身影
一場由攝影家沈昭良策展,集結來自4國共9位攝影師,以各自觀點切入台北市中山到雙連一帶的都市生活,捕捉混雜著居住、商業、文化與公共交通等多重空間的街道紋理。
2023.9.30
建築
藝術
影像導覽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Fill 1
評論
陳子軒/盛夏日本運動啟示錄:「日本能、為什麼我們不能」打中你嗎?
日本大球的成功,與慶應高中的奪冠,也許只是時間點上的巧合,但深化運動如果沒有長期的願景與目標,絕非一蹴可幾,更不是可直接複製貼上──以台灣的運動組織結構與文化,全然的複製貼上只會格式不符而已⋯⋯
2023.9.8
體育
日本
韓國
認同
文化
社會觀察
共產黨
Long Game
Fill 1
Podcast
從「猴子」變成人,一位「機車記者」山道上的10年見聞
《報導者》「機車線」記者林雨佑自己是資深重機騎士,網路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意外成為現象級作品後,他也發揮舍我其誰的精神,直接「領域展開」,本集雨佑將用數個關鍵字,帶你從「猴子」和「人類」視角出發,聽見影片場景背後的真實故事和門道。
2023.8.29
宜蘭
政治政策
交通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新北
警政
Fill 1
政治社會
騎士、追焦手和機車網紅:北宜公路上的「山道猴子」為何而跑?
最近爆紅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很多人都想問:現實中的山道猴子追求什麼?山路追焦文化有多盛行?其中涉及哪些交通安全問題?我們來到下集主角們跑的台灣最著名跑山勝地北宜公路,這裡還有很多故事⋯⋯
2023.8.27
宜蘭
社群媒體
交通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新北
警政
Fill 1
評論
林雨佑/千萬點閱率背後,「山道猴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本文從記者多年在車圈的經驗出發,結合數據指出台灣駕訓監理制度為何如同放任山道猴子跟馬路三寶自然繁衍?同時從交通安全教育、經濟價值、產業發展等面向,試圖提出將台灣山道文化翻轉為賽道文化的可能。
2023.8.27
政治政策
社群媒體
交通
認同
社會觀察
Fill 1
Podcast
他們為何成為「犯罪的人」?記錄3起國民法官審判案後,我們看見的、想問的
截至8月25日,今年度各地方法院已受理53件國民參與審判案件,未來你我都可能成為法庭裡提問、做出量刑的國民法官,這集你將聽見記者一手觀察與個人感觸,而在單一個案之外,我們也試圖更宏觀看見整個結構,思考「被告,為何成為犯罪的人?」
2023.8.24
時事
司法
性別平權
社工
交通
家庭
社會觀察
家暴
國民法官
婚姻
Fill 1
Podcast
她42歲第一次擲筊、刻印章,他26歲方知非父母親生:從美國到台灣,兩對養母子破解身世的奇異旅程
這集,你將聽見兩對養母子女的故事、從社會時代背景理解平庸邪惡為何發生;記者詩愷與攝影世澤分享採訪途中與按下快門時的細膩觀察,以及郭訪台一個月後的最新發展⋯⋯
2023.8.17
人權
司法
兒少
社工
家庭
社會觀察
寄養家庭
收養
人口販運
Fill 1
人權司法
心裡好像有填不滿的黑洞──台灣收養制度怎麼因他們的犧牲而改革?
使用不同語言、互不認識的被收養人們,不約而同用這詞彙形容失根之苦:「心裡好像有一個填不滿的黑洞。」而選擇找上人口仲介的養父母,又有何難言之隱?為兒童最佳利益而生的當代收養制度,法律其實是為了規範大人⋯⋯
2023.8.13
人權
司法
美國
兒少
社工
家庭
澳洲
社會觀察
寄養家庭
收養
Fill 1
人權司法
尋親為什麼這麼難?從扭轉社會偏見到建立DNA資料庫的漫漫長路
站在鏡頭自我介紹「我是誰、我來自哪裡、幾歲被收養?」訴諸媒體是尋親者的最後希望,卻也備受偏見和猜疑壓力。在台灣尋親為何如此之難?同樣經歷過嬰兒大量被私賣和出養的韓國,又怎麼處理這個歷史傷痛?
2023.8.13
人權
司法
韓國
兒少
社工
家庭
社會觀察
收養
人口販運
Fill 1
評論
陳子軒/女足世界盃、世大運、U12世界盃──2023夏日運動的黑色喜劇
世大運甫落幕,台灣收獲10金、46面獎牌,遠勝美國的1金、23獎牌,這代表台灣體育實力大勝美國嗎?作者從今年夏天3場世界級賽事現場,提醒切莫因為場上成績,迷失運動發展的長期耕耘方向。
2023.8.11
體育
人權
時事
性別平權
棒球
世大運
兒少
足球
社會觀察
Long Game
1
2
3
4
5
6
…
33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