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冷戰
Fill 1
評論
林蔚昀/21世紀新冷戰當前,回顧20世紀冷戰的台灣:舉足輕重的邊緣人
美中貿易戰、俄國入侵烏克蘭,「新冷戰」趨勢已不可逆。林蔚昀追尋上個世紀的「冷戰」中,被退出聯合國的國府如何與波蘭和東歐等國互動,期望我們從經驗中繼承自信、大膽、靈活以及對國家尊嚴、平等對待的堅持⋯⋯
2023.8.22
金門
歐洲
外交
美國
國民黨
經濟
國際關係
歷史
波蘭
冷戰
Fill 1
評論
林蔚昀/酒色、絕食與軍事化之島──冷戰下被劫持波蘭船員眼中的台灣
1950年代,在共產與西方陣營對壘的國際情勢下,兩艘來自波蘭的輪船被中華民國政府劫持。波蘭船員們被扣留在台灣島上,國民黨想讓他們看見「自由世界」的進步,進而「投奔自由」;但船員們看見的卻是一座「被貧窮、飢餓和恐怖統御」的島嶼⋯⋯
2023.5.16
白色恐怖
中國
原住民
美國
國民黨
文化
國際關係
歷史
波蘭
共產黨
蔣介石
冷戰
Fill 1
文化生活
鄉土、母土、本土──漢聲與七○年代的文化翻土
文學界有轟轟烈烈的鄉土文學論戰,「台灣藝術」也在70年代的連串外交挫敗中展開辯證過程。在當時藝術下鄉的風潮中,意外捲動了一場文化翻土,使台灣化的「鄉土」覆蓋復興中華文化的「母土」。而在此時代變革中,《漢聲》雜誌扮演了在旱地上提鍬翻土、種出豔色花蕊的重要角色。
2022.12.15
出版
外交
美國
兩岸
人物專訪
藝術
認同
文化
民俗
歷史
冷戰
Fill 1
文化生活
退後原來是向前──45年後,由歷史浪尖回歸的雲門《薪傳》
2023年,雲門由新一代舞者重新詮釋《薪傳》。1978年在嘉義首演《薪傳》的那天,恰好是美國單方面宣布跟台灣斷交時。45年前後,不同世代、卻有類似的時代氛圍,林懷民和年輕舞者們,怎麼想?
2022.12.15
美國
兩岸
認同
文化
歷史
冷戰
舞蹈
Fill 1
評論
《他們說我是間諜》:從朋友鄰里間,窺見可怖又「可親」的祕密警察身影
曾在1970與80年代前往羅馬尼亞執行民族誌調查的美國人類學家,在該國共產政權垮台後,意外從解密檔案中發現自己曾被國安局全面監控。驚訝與困惑之餘,她決定深入研究自己的祕密檔案。透過多次訪談,她發現祕密警察複雜且多元的形象⋯⋯
2022.7.30
歐洲
社會觀察
書摘
歷史
共產黨
冷戰
Fill 1
國際兩岸
道歉遲到61年:比利時還給剛果的「一顆英雄牙齒」
196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獨立,不到3個月陷入內亂危機,開國總理也無端消失,幕後推手與殺手竟是前殖民母國比利時?61年後,比利時隆重歸還剛果民族英雄最後的骸骨「一顆金牙」,之於兩國歷史與當代社會各有何重要意義?
2022.6.21
轉型正義
比利時
非洲
經濟
國際關係
歷史
歐盟
軍事
冷戰
Hello World
Fill 1
評論
【投書】中立的歷史與終結?芬蘭瑞典入北約戳痛俄國的「西方宿怨」
在俄國侵烏戰爭爆發後,芬蘭與瑞典正式向北約提出入會申請,引起國際社會的注目,因為這不僅將影響地緣政治,從歷史來看,也意味著兩國與俄羅斯關係的巨變⋯⋯
2022.6.16
食物
國際關係
歷史
軍事
瑞典
北約
冷戰
蘇聯
芬蘭
Fill 1
評論
林蔚昀/我在波蘭,尋找「台灣」──從地名研究啟程
從2009年開始,我一直在尋找波蘭的「台灣」──真的被稱為「台灣」(Tajwan)或「福爾摩沙」(Formoza)的地方,找到了45個。為什麼會有這些地名?台灣人可以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2022.4.20
朝鮮
認同
國民黨
文化
社會觀察
國際關係
歷史
波蘭
軍事
共產黨
蔣介石
冷戰
蘇聯
Fill 1
6張圖卡,掌握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6大關鍵字
為什麼俄羅斯要攻佔烏克蘭?歐美國家又為什麼要支援烏克蘭?聯合國為什麼不能阻止戰爭?《報導者》和專家一起整理出六個關鍵字:蘇聯、冷戰、北約、廣場革命、聯合國安理會、混合戰,讓你掌握這場戰爭的重點。
2022.4.13
外交
美國
假訊息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奧運
北約
聯合國
兒童新聞
戰爭
冷戰
蘇聯
1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