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轉型正義
Fill 1
評論
林孟皇/殺豬分肉是傳統或賄選?從《哈勇家》gaga思考國家法制與族群文化的規範衝突
選舉期間,原住民候選人殺豬與族人分食,這是賄選嗎?電影《哈勇家》劇情讓法官捏把冷汗,卻也點出原住民傳統慣習與現行法律條文的衝突所在……多元文化價值體系下,台灣司法實務怎麼論證是非對錯?
2023.6.2
轉型正義
選舉
原住民
司法
電影
法律人追劇
種族歧視
Fill 1
評論
阿潑/《歐洲鬼地方》:沉默之下,亟欲訴說的傷口
在一個迷信怪力亂神動盪不安的社會,「鬼魂往往有話要說。」如果歷史幽靈在21世紀的今天,再次騷動呢?伴隨這個國家產生傷口的一切,是否真的消失了?思索轉型正義的同時,我們必須傾聽鬼魂的聲音。
2023.3.13
轉型正義
醫療
精神疾病
德國
社會觀察
心理
納粹
戰爭
Fill 1
文化生活
張鎮宏/《阿根廷1985》:為何他們的轉型正義,一直成為被看見的電影?
今年榮獲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阿根廷1985》,為什麼在白色恐怖結束數十年後,仍能引發全國跨世代觀眾的「正義」共鳴?張鎮宏從阿根廷的威權歷史談起,重返轉型正義的關鍵時刻,也填補上電影改編的歷史誤差。
2023.2.27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電影
文化
國際關係
歷史
阿根廷
Fill 1
人權司法
黨產會認定671筆不當黨產之不動產,數據帶你看哪裡最多?成功追討僅6%
《報導者》Data小組爬梳6年來,黨產會對國民黨與被認定是其附隨組織的救國團、婦聯會、中廣、救總等所有處分書,針對被認定不當黨產中的671筆不動產,從地理位置、產權擁有者與追討進度一一分析,也思考台灣需要的社會對話⋯⋯
2023.2.26
轉型正義
政府國會
司法
國民黨
Data Reporter
Fill 1
文化生活
巴爾幹來的小說地圖:在大屠殺嘆息中,讀《德里納河上的橋》後來的事
帶著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的二手書,旅行至作品中波士尼亞的古老石橋,意外遇見為內戰中被屠殺親人舉行紀念儀式的人們。300朵拋入河中的玫瑰轉瞬不見,但巴爾幹上的血與淚仍未走遠。
2023.1.20
轉型正義
歐洲
音樂
家庭
歷史
旅遊
Fill 1
評論
何榮幸/《板中青年》返校記──1983板橋高中白色恐怖事件的復歸與平反
板橋高中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白色恐怖史,一群熱愛文學創作的的校刊社成員因幾篇文章被控思想有問題、威脅送警總,《報導者》執行長何榮幸當年被控是「首謀」之一。近40年後,被消失的《板中青年》第37期終於返校,不義歷史也將留在新校刊。
2022.11.4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人權
社運
教育
解嚴
歷史
媒體
新北
Fill 1
人權司法
大法官宣告《原住民身分法》違憲後,西拉雅族人「甘願做蕃」的未竟之路
平埔族是不是原住民?10月28日西拉雅族正名釋憲案,憲法法庭宣判現有法令違憲,為正名奮鬥近30年的族人終成為憲法上的原住民,但這波釋憲爭義點不只在法律定義與文化認同、更牽扯出原民資源分配的討論⋯⋯
2022.10.27
轉型正義
台南
人權
原住民
司法
憲法
文化
Fill 1
評論
阿潑/反抗的最高境界,是笑著面對:《流麻溝十五號》嘗試的對話與融合
《流麻溝十五號》從政治犯、管理幹部甚至綠島居民都以女性視角出發,讓她們呈現自己的主體性,面對自己的選擇,「當犧牲來臨時,我們微笑以對」。到底誰是「匪諜」?誰能「新生」?
2022.10.26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出版
群眾募資
228
電影
國民黨
家庭
歷史
Fill 1
國際兩岸
全球最進步的智利新憲法,為何公投慘敗不過關?一場從捷運燒起的制憲之戰
致力擺脫威權憲政遺緒,且大幅提升性別平權、勞權與原民權利,被稱作「全世界最進步」的智利新憲法草案,在公投複決中,竟遭遇61.86%國民反對。2年前授權同意制憲的民眾,如今為何強勢否決進步新憲?
2022.9.6
轉型正義
人權
原住民
憲法
公投
歷史
Hello World
Fill 1
評論
莊瑞琳/漫長的第一代:台灣的轉型正義與記憶政治
這本書發表會前幾天,我致電給一位家屬,她說「我願意去新書發表會,但請不要認出我,也不要叫我的名字」。當天我在會場角落靜靜看著這位女士瘦小的身影,像被擠壓了的小黑點。自以為這本書的誕生代表被壓抑的從此可以發聲,一股難以言喻的心情在我體內炸開。
2022.9.2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出版
228
烏克蘭
歷史
出版觀景台
共產黨
蘇聯
1
2
3
4
5
6
…
1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