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紀錄片
Fill 1
國際兩岸
韓國「#MeToo後真相」的社會撕裂與修復之路──首爾市長之死3年後
前首爾市長朴元淳性騷擾與自殺案,是韓國#MeToo運動衝突性最強、社會爭議也最大的關鍵事件,性騷擾舉報者「金絲草」反遭龐大輿論獵巫,加劇性別對立陰謀論,更把韓國推入難以短期內修復的「#MeToo後真相時代」。
2023.6.12
紀錄片
人權
韓國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社會觀察
霸凌
Hello World
MeToo
Fill 1
文化生活
從《金融醜聞》到《終極一曲》:4類紀錄片裡的現實人生
隨著運動菜單從健走機、划船機到重訓,執行長何榮幸2023年追劇菜單端出「紀錄片」好菜,有記者不懈求真、體壇驚人醜聞、藝人突破自我的勇氣,以及所有地球人都無法轉身迴避的環境議題⋯
2023.1.19
紀錄片
環境
體育
電影
音樂
海洋
世界盃
媒體
氣候變遷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死侍與《小球會大明星》──創造威爾斯小球會的灰姑娘童話
「死侍」萊恩・雷諾斯與好萊塢男星羅伯.麥可亨尼共同買下了一支英國的小鎮足球隊,讓這支名不見經傳、戰績平平的隊伍獲得爆炸性的關注,也為英國地方層級的足球賽事注入活力;當運動賽事不只比技術也比「說故事」,它能帶領球隊邁向happy ending嗎?
2022.12.16
紀錄片
體育
戲劇
英國
觀光
社群媒體
足球
Long Game
Fill 1
評論
林欣楷/日本奇蹟的原動力──從杜哈悲劇到羅斯托夫14秒,把失敗追究到底
以兩場驚天逆轉擊倒德國與西班牙的日本隊,從監督森保一無懼抨擊的戰術貫徹,到球員們的奮戰堅持,日本持續以過往失敗為鑑,讓踏實的腳步站上夢想的舞台。
2022.12.4
紀錄片
體育
日本
足球
世界盃
卡達
Fill 1
評論
不是先知也不是賭徒──專訪春暉影業陳俊榮
在影癡心中佔一席之地的「春暉電影台」,老闆何人?從經營戲院、跑影展買片到成立電影公司、投資國片,陳俊榮一直跑在電影產業的前面,卻也因事務龐雜引發財務危機。即便大起大落,他仍持續走在電影發行的路上……
2022.11.25
紀錄片
出版
產業
電影
人物專訪
歷史
電影不欣賞
Fill 1
文化生活
帶從未到海邊的媽媽去看海──盧盈良《神人之家》冥冥之中的人生劇本
獲2022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神人之家》,是盧盈良離家23年後「浪子回頭」的家庭紀錄,起於母親想拍遺照的一句話,也因想幫通靈哥哥籌錢紓困而啟動。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力量推著他拍出來。
2022.11.17
導演
紀錄片
嘉義
金馬獎
農業
人物專訪
宗教
家庭
博弈
Fill 1
文化生活
陳梓桓《憂鬱之島》映照的香港故事:大海浮沉,找一座孤島的命運
又一部關於反送中的紀錄片入圍了金馬獎。歷史的重複、命運的交疊,構成了《憂鬱之島》的主軸,導演陳梓桓試圖從經歷香港六七暴動、文革逃港、八九六四的前人身上看到未來的香港,也問自己:「什麼是香港?我們想成為或不想成為什麼人?」
2022.11.16
導演
紀錄片
香港
社運
金馬獎
人物專訪
認同
反送中
Fill 1
評論
郭力昕/再寫張照堂:一個燦爛的存在
獲第59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的攝影家張照堂,不只靜照聲譽卓著,亦為台灣實驗電影先鋒。一生冷眼看世界、又積極擁抱塵世的張照堂,真正熱情以對的仍是人、生活,和從中提煉的藝術作品。那些經典的影像,成為啟蒙了無數同代與後代影像藝術家的養分,與台灣攝影史上無可取代的資產。
2022.11.15
紀錄片
出版
金馬獎
藝術
家庭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Fill 1
文化生活
痛苦之後,行動就是你們的事了──蔡崇隆《九槍》用紀錄片扣下扳機
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九槍》,導演蔡崇隆將警方密錄器一刀不剪、直擊移工阮國非被槍擊的現場,用畫面叩問人心:殺死阮國非的,難道真的只是那九槍嗎?
2022.11.10
導演
紀錄片
移工
金馬獎
人物專訪
東南亞
越南
警政
Fill 1
文化生活
我先走了,你可以好好地活著──陳芯宜用VR跨越死亡撫慰生者
人在面對死亡時的無能與無力,即使重來一次依舊不會有答案。9月甫抱回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導演陳芯宜,在她兩部VR作品中透過溫暖的結局,期望讓觀眾終究可以試著放下,也希望自己可以放下。
2022.10.18
導演
紀錄片
白色恐怖
電影
科技
人物專訪
藝術
VR
舞蹈
1
2
3
4
5
6
…
10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