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同性戀
Fill 1
評論
台男的狂八〇新電影?──在侯孝賢與楊德昌下面的風景
八○年代新電影常是男人彼此相聚,甚至想霸道占據的新領域。幸運的是侯孝賢和楊德昌固然樂於結夥革命、提攜後進,但始終更忠於自己的聲音。我總感覺,對他們來說,那條沒人走過,甚至沒人想過該怎麼走的路,才是我們台灣人、我們電影人更該闖的路。
2023.8.4
同性戀
導演
性別平權
電影
歷史
電影不欣賞
Fill 1
評論
台灣新電影的女性主義麻煩與苦女再現
女性受苦是男導演改編作品中的常見主題,過往多有論文以男性凝視批判之。作者則以這些電影中的「廢男」與「惡女」形象,指出在女性主義電影批評又多走了這麼多年的今天,對於新電影的性別分析應該有更多可能。
2023.7.7
同性戀
導演
社運
性別平權
電影
家庭
文化
歷史
電影不欣賞
婚姻
Fill 1
評論
《比遠方更遠》:旅行是一組矯正鏡片,幫我們看清地球上模糊的現實
「鼓勵國民旅行,或許跟鼓勵就學、環保或全民節約同等重要。」《背離親緣》知名作家安德魯.所羅門在《比遠方更遠》中 身兼報導者,前往近30年來發生劇烈變革的地域,點出接納異己之難,以及此一艱難所透露的寶貴訊息。
2023.6.14
同志家庭
同性戀
中國
美國
性別平權
非洲
中東
俄羅斯
書摘
言論自由
移民
阿富汗
旅遊
Fill 1
國際兩岸
站在廢墟反抗荒誕:校園裡放彩虹旗被處分,兩名北京清華學生提吿中國教育部
向法院遞交了提吿中國教育部的材料後,就讀北京清華大學的黃同學做好了最壞打算。她設想過幾種後果:警察上門威脅父母,將她的性傾向、所做的事全部告訴他們;校方威脅她不能畢業;她被官方強制送往精神病院⋯⋯
2023.3.29
同性戀
中國
人權
教育
性別平權
NGO
LGBTQ+
Fill 1
國際兩岸
卡達世足FIFA現形記──瘋狂、黑金、死傷不斷的血色世界盃
卡達世界盃的參賽選手,不僅得面對酷熱氣候與首度延至年底出賽的雙重挑戰,場外的FIFA政治貪腐、人權侵犯與大量移工死傷等爭議,更讓本屆世足蒙上血色陰影。
2022.11.13
同性戀
血汗勞工
勞權
時事
移工
法國
足球
世界盃
中東
COVID-19
NGO
LGBTQ+
卡達
Fill 1
國際兩岸
在基輔,一座無法見光的同志庇護所,和他們那面飄到台北的旗
台灣同志遊行20週年的台北街頭,出現一面來自烏克蘭的旗幟。10月初,《報導者》前往基輔,走進旗幟的來處──基輔同志遊行(KyivPride)組織,他們說:「烏克蘭代表的價值,就是自由。追求每個人的人權跟自由,是對俄國反抗的一部分。」
2022.10.29
同性戀
人權
司法
社運
性別平權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NGO
跨性別
LGBTQ+
戰爭
Fill 1
影像
2022台灣同志大遊行20週年:從三大亮點,看見打破框架後的無限可能
從希望同志被看見到爭取婚姻平權,20年來台灣同志遊行隊伍、活動有什麼樣的變化?還有哪些未竟之事?《報導者》在現場記錄這場多元盛宴,不論國籍、性別、性向,在這裡努力被看見、被理解⋯⋯
2022.10.28
同性戀
時事
社運
性別平權
婚姻平權
烏克蘭
攝影
NGO
跨性別
LGBTQ+
Fill 1
Podcast
27歲時,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明天:我是愛滋帶原者,這是我經歷的、我想說的
本集,愛滋病患者拉拉分享他「多活20年」後的人生體悟,分眾報總監惠君與醫藥記者陳潔則從醫藥與社會發展對照,告訴我們可以如何理解這個疾病與感染者們⋯⋯
2022.9.7
同性戀
醫療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愛滋病
公衛
Fill 1
國際兩岸
新加坡「同性性行為除罪化」政策背後,加倍保守的「護家」之國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1日宣布,將廢除〈刑法377A〉條文,使同性性行為除罪化。但同時他也祭出修憲計畫,要把「婚姻限定一男一女」正式寫入星國憲法,守護「傳統家庭價值」。
2022.8.24
同性戀
時事
司法
新加坡
婚姻平權
家庭
社會觀察
Hello World
Fill 1
醫療健康
如果還有明天──HIV帶原者20年的生命許願,漫長的愛滋奮戰歷程
一群台灣最早使用雞尾酒療法的愛滋帶原者,經歷20年的治療,重回當年許下心願的樹下。他們如何以生命呈現台灣愛滋演進與防治的社會歷程?
2022.8.14
同性戀
醫療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愛滋病
宗教
社會觀察
歷史
公衛
1
2
3
4
5
6
…
10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