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蘇聯
Fill 1
評論
我們家族應該感恩蘇聯?她回到烏克蘭《公雞之家》找尋消失的真相
讀著尼科季姆的檔案,謊話與有所保留的真相構成了一團迷霧,讓人找不到方向,也讓人無法用個人的道德羅盤分析時局。史達林的憲法都能被描述成「世界上最民主」的憲法了,試問「民主」一詞在蘇聯還能有什麼意義?
2023.5.17
家庭
烏克蘭
書摘
歷史
蘇聯
Fill 1
評論
沐羽/英雄的廚房與反英雄的國家──讀《克里姆林宮的餐桌》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人只想做一個人。維特多寫的是想要成為英雄的一個政權,以及底下那些連人都幾乎當不成的群體。然而有人活動的地方就有廚房,就有火,而火象徵希望與再生,他們盜來了火,在昏暗的政局裡點燃了人性的光。
2023.2.23
書評
食物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波蘭
蘇聯
Fill 1
國際兩岸
作為「中共改造民族」的活著?專訪熊倉潤:維吾爾人正遭遇中國特色種族滅絕
出版《新疆:被中共支配的70年》的日本法政大學副教授熊倉潤指出,暴力統治,一路累積的錯誤,讓中共只能以「改造民族」極端手法來鞏固統治。統治者不需要毀滅你的民族,只需要優先淘汰無法被改造、或不被黨信任的人就夠了。
2023.2.8
中國
人權
出版
日本
外交
人物專訪
新疆
社會觀察
國際關係
共產黨
聯合國
蘇聯
Fill 1
國際兩岸
解析習近平「登基」後3種路徑發展,吳介民:新柏林圍牆就是台灣海峽
二十大落幕,美中新冷戰已無法回頭。研究中共30年的吳介民提醒,不要被「習總加速師」表層的政治鬥爭唬住,真正應在意的是:我們自己現在要怎麼保護台灣的自由民主跟「事實主權」。
2022.10.24
中國
外交
政治政策
美國
兩岸
經濟
國際關係
大外宣
軍事
東亞
共產黨
蘇聯
Fill 1
評論
衝突讓我們更團結──從帝國邊疆到獨立民族,烏克蘭人的千年追尋
在戰爭未歇的此刻,探索歷史的意義何在?哈佛大學烏克蘭研究中心主任浦洛基,梳理烏克蘭的千年歷史,為當下烏克蘭危機的起因與趨勢提出分析,並期待歷史能讓我們更深入思考當前事件,進而影響未來。
2022.9.28
歐洲
認同
俄羅斯
烏克蘭
書摘
國際關係
歷史
戰爭
蘇聯
Fill 1
評論
莊瑞琳/漫長的第一代:台灣的轉型正義與記憶政治
這本書發表會前幾天,我致電給一位家屬,她說「我願意去新書發表會,但請不要認出我,也不要叫我的名字」。當天我在會場角落靜靜看著這位女士瘦小的身影,像被擠壓了的小黑點。自以為這本書的誕生代表被壓抑的從此可以發聲,一股難以言喻的心情在我體內炸開。
2022.9.2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出版
228
烏克蘭
歷史
出版觀景台
共產黨
蘇聯
Fill 1
評論
徐裕軒/歷盡磨難、堅持抵抗:學做烏克蘭人
俄烏是血脈相連的「兄弟之邦」?事實上,以烏克蘭的觀點觀之,烏克蘭的過往遠比作為俄羅斯的小老弟更為多元和豐富,烏克蘭千年傷痛史中不堪的記憶與創傷,更直接與俄羅斯相關⋯⋯
2022.8.22
外交
書評
俄羅斯
烏克蘭
書摘
國際關係
軍事
戰爭
蘇聯
Fill 1
評論
創造能產生新思考的條件──《靈魂與灰燼:臺灣白色恐怖散文選》的內擴與外延
承擔記憶的責任、找到語言,然後重新敘述,這整個過程,其實也就是找出如何活下去的可能。像這樣的準備過程,可能是所有政治受難書寫,共同回應的一個厚重的主題。一個關於主體修復的問題。
2022.8.18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出版
自殺
文學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共產黨
納粹
蘇聯
Fill 1
評論
李雪莉/因為反抗,所以存在
不過半年前,俄羅斯揮兵侵略烏克蘭,打起二戰後最慘烈的戰爭。至今仍奮力抵抗鄰國侵略的烏克蘭,以驚人的反抗意志,讓自己在世界上成為耀眼且重要的存在。
2022.8.15
外交
俄羅斯
烏克蘭
書摘
國際關係
致報導者
軍事
戰爭
蘇聯
Fill 1
國際兩岸
「這是我們給台灣的忠告!」來自外交前線的箴言,台灣能從俄烏戰爭學到什麼?
「請你們看著這場戰爭,不要忘記歷史,從歷史中學習,尤其是在你們旁邊的那個國家,它的本質不會變的。請為會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當清晨4點有人轟炸你的家園,你已經準備好該怎麼做。」
2022.7.24
中國
兩岸
德國
認同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NGO
歐盟
軍事
北約
戰爭
蘇聯
1
2
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