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台南
Fill 1
文化.藝術
以影像封存台南消逝的時光與地景──黃信堯在《北將七》的12年漫遊
「電影一路拍了12年,我感覺『它』會告訴我怎麼拍,但我很難講『它』是誰,可能就是北門、將軍、七股這片土地。」綠電開發計畫將怎麼改變這片土地?台南人黃信堯不知道,只是用鏡頭封存此刻的家鄉面貌。
2022.4.26
導演
紀錄片
台南
能源
農業
人物專訪
藝術
tidf
Fill 1
影像
再看她一眼:消失的激情與地景,沒入時光的南鐵抗爭
8年間,南鐵地下化從政策轉折到拆遷者、聲援者起落,鐵道邊的老社區未來勢將成一則都巿傳說,我們重新整理這一場抗爭影像紀錄,為都巿轉型的陣痛留存永恆的證據與記憶。
2021.9.8
台南
人權
時事
社運
民進黨
居住正義
圖文故事
台鐵
交通
社會觀察
Fill 1
文化.藝術
《孤味》導演許承傑:沒有一個人可以真的教另一個人怎麼放下
源自於導演許承傑和外婆生命故事的《孤味》,「八點檔」般的組合曾受投資人質疑,卻廣受鄉民共鳴。有人說《孤味》在教人學會「放下」,他卻不這麼想...
2020.11.11
導演
台南
電影
金馬獎
人物專訪
家庭
社會觀察
Fill 1
人權.社會
反南鐵東移運動的矛與盾──安置、訴訟、自拆,從323戶剩2戶的最後頑抗
《報導者》深入反南鐵東移抗爭現場、進駐抗爭者家中,記錄拒遷戶如何在各方壓力下崩解。這場8年的反迫遷運動,是哪些官方策略與住戶內部矛盾,讓抗爭力量逐漸消散?
2020.9.19
台南
社運
政治政策
居住正義
拆遷
台鐵
交通
土地徵收
Fill 1
政經.產業
土地開發優於土地正義──台南鐵路地下化政策從原軌到東移的轉彎關鍵
台南鐵路地下化是近年爭議極大的土地徵收事件。《報導者》掌握多份未公開政府報告,揭開自規劃初期即存在並優先考慮的「原軌案」,卻被「東移案」後來居上的關鍵。
2020.9.19
台南
社運
政治政策
財政
拆遷
台鐵
交通
Fill 1
人權.社會
老病凋零無力續戰──抗爭8年後,他們搬進南鐵安置宅
這是反南鐵東移8年抗爭裡,其中一戶在最後一刻「被妥協」安置的家族故事。「我們答應,但沒有同意⋯⋯」陳秌沛將這句話說了又說。他的心願,仍是把家蓋回來。
2020.9.19
台南
人權
社運
政治政策
居住正義
拆遷
台鐵
土地徵收
Fill 1
人權.社會
從租用到迫遷──南鐵東移,25年政策與地貌的轉變
南鐵東移爭議橫跨25年,《報導者》結合Google衛星圖資與重要文件史料,試圖還原這起台南重大公共建設的時空演變。
2020.9.19
台南
財政
居住正義
台鐵
交通
歷史
Fill 1
政經.產業
台裔科學家,和他挑戰Google、惹惱中俄的創業計畫:付費加密電子郵件
來自台南的嚴育銓,與夥伴靠著群眾募資創辦質子科技、開發加密電郵系統ProtonMail,以「還給使用者控制數據隱私自由」的核心理念,向大企業甚至政府挑戰,更成為異議者保護傘。
2020.5.4
台南
產業
大數據
科技
社群媒體
資訊安全
瑞士
Fill 1
影像
鹽水蜂炮炸四方,除瘟祈福傳百年
人人穿戴口罩、full gear的景象,在這裡卻是象徵節慶的風景。縱有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陰影,湧來的人潮,更襯托了除瘟祈福的初心。
2020.2.9
台南
在地傳真
觀光
圖文故事
攝影
民俗
Fill 1
生活.醫藥
13位心理師的聯名陳情書,揭開校園心理安全網缺口
10月,13位台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心理師向監察院陳情,指主管多次阻擋心理師介入重大校園危機事件,一併揭開了校園心理輔導網長期被忽略的缺口。
2019.11.4
台南
時事
教育
政治政策
社工
心理
1
2
3
4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