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漫畫
Fill 1
記者的防彈背心──8,000公里的新聞連線
俄烏戰爭爆發後兩週,《報導者》組成了「戰爭跨國報導」團隊,有記者前往當地採訪,內勤也不分日夜全力備戰支援,跨越8,000公里的連線,完成一則則即時與深入的報導。「火線新聞台」單元帶你用漫畫的方式,走進編輯室,了解我們如何克服各種考驗和挑戰,與時間賽跑下完成報導。
2022.6.23
難民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漫畫
兒童新聞
戰爭
媒體素養
Fill 1
文化.藝術
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亞洲區藝術總監法舒婁:台漫缺乏一個現象級的作品
「台灣身分認同的一種力量,就是非常的混雜,所以變成一種非常有趣的標誌⋯台灣漫畫應該有機會在國際舞台上更加耀眼,但它必須要有一個暢銷、可以輸出的『現象級的作品』。」
2022.6.19
出版
日本
韓國
法國
人物專訪
認同
文化
漫畫
Fill 1
文化.藝術
亞洲不只有日漫──在歐洲試圖找到定位,「複雜又迷人」的台漫面貌重塑中
台灣的國姓爺、台北都會女子、殯葬業禮儀⋯台灣新銳漫畫家的創作在法國市場漸漸發光,台漫授權法國比例在兩年間從2.44%提高至16.67%。這些作品為什麼吸引法國出版社?
2022.6.19
出版
產業
法國
藝術
文化
漫畫
Fill 1
文化.藝術
新生代台灣漫畫家的突圍戰鬥──品牌化、在地化,用新題材為產業拓荒
你最近看過台漫嗎?即便漫畫產業尚未健全,在官方和民間多方協力下,這一代從同人誌起家的創作者仍奮力突圍,百花齊放。這一波「台漫新浪潮」該如何被定義,沒有單一解答。
2022.6.19
出版
產業
文化
漫畫
Fill 1
文化.藝術
網路條漫世代崛起!韓國平台如何打造跨國漫畫生態系、黏住8千萬讀者?
近8年韓國網路條漫平台前仆後繼登台,以貼近手機原生世代閱讀習慣的方式,開發大量新讀者和商業模式,打造創作者、平台業者、影視公司得以獲利的生態圈。這能提供台灣借鏡嗎?
2022.6.19
出版
產業
戲劇
日本
政治政策
韓國
電影
科技
文化
漫畫
Fill 1
評論
陳蘊柔/當痛恨漫畫的總統成為漫畫傳記主角:流亡記者以事實圖像揭露土耳其總統的雙重性格
當漫畫和報導結合,有多大的力量?德國獨立媒體CORRECTIV出版土耳其總統圖像傳記《艾爾多安》,德語版首刷5,000本不到一個月就賣光。極具直覺感的圖文組合,應如何嚴謹呈現史料與論點?
2022.5.19
出版
政治政策
性別平權
德國
宗教
土耳其
媒體
漫畫
Fill 1
環境.教育
只要大家還記得,她就不算死──普悠瑪事故倖存學生的心路故事
「我知道自己的國中生活跟別人不太一樣,我想讓大家知道,不管再怎麼難過,還是可以勇敢地撐下去,然後跟大家說,我們都可以過得好好的。」
2022.5.3
台東
出版
教育
災後重建
兒少
交通
心理
漫畫
Fill 1
人權.社會
兩碗辣泡麵──不會逝去的友情滋味
一次普悠瑪列車事故,愛笑愛吃辣的女孩,離開了;愛哭不敢吃辣的女孩,在重傷中存活下來。活下來的女孩,想讓離開的好友也不會被遺忘,於是提筆創作,寫下了兩個人的「泡麵友誼」。
2022.5.3
台東
出版
教育
災後重建
兒少
交通
食物
漫畫
Fill 1
評論
關於《報導者事件簿》, 我們的想像與期待
擅長文字報導的《報導者》遇到了以漫畫敘事見長的蓋亞文化,一起透過《報導者事件簿》帶領讀者進入報導漫畫的魔幻空間,先有共感,再來深度理解議題,例如這系列的第一本:留學黑工。
2022.4.24
血汗勞工
人權
勞權
出版
教育
東南亞
非洲
書摘
媒體
漫畫
仲介
Fill 1
戰爭是什麼樣子?14個名人推薦給你的小說、漫畫、繪本和詩歌
文學像一顆種子,每一個人都是一畝田,每部作品落在不同的人心裡,會結出不同的果實。14位名人分享他們最喜愛的一本關於「戰爭」的文學作品,讓我們由不同人的視野,理解對於戰爭的各種想像和感受。
2022.4.13
出版
日本
英國
音樂
德國
文學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漫畫
波蘭
阿富汗
兒童新聞
戰爭
繪本
詩歌
1
2
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