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英國
Fill 1
評論
政治舞台上,作為「庶民布景板」的香港公屋
香港史上眾多「政治擺拍」當中,除了2017年曾俊華在獅子山和Y型大廈前的競選廣告外,還是以英女王首次訪港時,步出愛民邨公屋單位的新聞照片最受稱頌。這,要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當中才能明白⋯⋯
2023.9.26
香港
中國
政治政策
居住正義
英國
行銷
書摘
房地產
Fill 1
評論
說「誰的」國語?從威爾斯語、夏威夷語和粵語,看語言的瀕危與復興如何對抗強權敘事
語言不是單純失落不存,而是遭到移除。語言之所以消逝,是因為在惡意或忽視之下被連根拔起,語言使用者則在遭到同化之下改講新的語言,或者被夾在消逝中的舊語言和難以企及的新語言之間苦苦掙扎。
2023.9.18
香港
中國
美國
英國
Tibet
新疆
認同
文化
書摘
語言
Fill 1
評論
林孟皇/從《醜聞真相》看英國法庭:公開審判與隱私保障如何平衡?
英國影集《醜聞真相》透過一樁政治人物的性醜聞,探討英國菁英階級的不堪真相。台灣觀眾則可從法庭戲,看見迥異於我國的英國法運作模式,以及不分國別,普遍存在各個社會的父權沉痾。
2023.8.18
司法
性別平權
英國
性暴力
家庭
法律人追劇
MeToo
Fill 1
評論
黃哲翰/老派保守主義的榮光與悔恨──讀彭定康《末代港督的告解》
末代港督彭定康在他的《告解》中,香港正是他將自己奉獻給世界秩序的樞紐。「拒絕做跛腳鴨,也不做北京填鴨」,從《告解》中的個人回憶角度來看,香港被緊密地串連在這數十年來世界秩序與身分政治的一場大糾葛裡⋯⋯
2023.6.30
香港
中國
歐洲
英國
新加坡
書評
認同
國際關係
歷史
歐盟
共產黨
Fill 1
評論
爭取公部門通譯經費,就是爭取人權──那些鋼索上的譯者與移民權益
口筆譯不止於搭建溝通橋梁,公部門裡的通譯服務更攸關移民與難民的人權。然而從英國到美國,在政府力求撙節之下,通譯服務大量外包或限縮語種,誤譯頻傳,更有人因此喪命⋯⋯
2023.5.29
人權
勞權
難民
出版
產業
政府國會
司法
歐洲
美國
英國
公務員
書摘
語言
移民
Fill 1
評論
彭定康《香港日記》:香港會持續奮鬥下去,我們所有的人也一樣
「從歷史的角度看來,世人不會忘記香港人曾為香港的自治與自由精神付出慘痛的代價,也不會忘記他們為了民主、尊嚴與自由而做出多少犧牲。香港會持續奮鬥下去,我們所有的人也一樣。事實上,這正是我們能夠用來定義自己的志業。」
2023.5.24
香港
中國
英國
認同
經濟
六四事件
書摘
國際關係
共產黨
Fill 1
教育校園
【2021國際閱讀素養調查】台灣孩子分數首度下滑的兩大警訊:低分族群比例擴大、理解情感能力不足
從政府政策、學校老師到親職教養書籍都強調「從小培養閱讀」的重要,但今天剛公布的PIRLS國際評測結果,發現台灣小學生閱讀能力落差擴大、理解情感能力不足。這些現象反映教學現場的哪些問題與思考?
2023.5.15
時事
貧富差距
教育
英國
兒少
閱讀
社會觀察
Fill 1
評論
葉浩/從英國到世界,立憲為何成為潮流?《槍炮、船艦與筆墨》裡的另類憲法史觀
18世紀前,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擁有憲法,為何今日成為現代文明與普世價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葉浩導讀《槍炮、船艦與筆墨》,從哲學思想辯證到遍地開花的社會實踐,思考憲法為何成為潮流?以及落地生根適用的根本要件。
2023.4.6
憲法
英國
書摘
歷史
戰爭
Fill 1
評論
《從前從前,有間古書店》:新鮮眼光下的百年珍本書店日常記事
編目是什麼?這項古書店員工必備技能,有哪些鋩角?當書籍毀損嚴重,修復師如何施展魔術,讓死狀悽慘的書本起死回生?英國莎樂倫書店的店員奧立佛,以新鮮視角為這間百年古書店日常,留下生動而詼諧的紀錄。
2023.3.31
出版
產業
英國
文化
書摘
Fill 1
國際兩岸
在香港之外重建香港──BNO移民兩年,離散港人怎樣在英國繼續發聲?
港版《國安法》落地至今,已逾14萬港人持BNO簽證抵英,形成50年來英國規模最大的移民浪潮。許多港人安頓生活之餘,學習如何對外講述香港,與英國政府拉扯博弈倡議的邊界,讓自己在難民、移民眾多的新國度發出聲量。
2023.2.16
香港
中國
外交
政治政策
英國
認同
文化
國際關係
語言
移民
1
2
3
4
5
6
7
8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