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導演
Fill 1
國際兩岸
窄路如何逢春?港產片屢破紀錄,「四字導演」和香港電影人的改變進行式
近年香港一群學院派出身、較為年輕的「四字導演」希望留在香港拍電影,主題皆涉獵社會題材,在香港本地票房屢破紀錄,在台灣金馬獎也受青睞。他們能走出中港合拍片的巢臼,另開一片天嗎?
2023.5.18
導演
香港
中國
產業
電影
社會觀察
Fill 1
文化生活
人與電影的內在關係:專訪《少年吔,安啦!》導演徐小明
1992年上映的《少年吔,安啦!》被譽為「台灣黑幫電影神作」。30年後數位修復版上映,引起觀影熱潮。本文專訪導演徐小明,從他的回憶出發,回想當時的電影製作環境,也回顧他對這部經典電影的創作理念。
2023.1.27
導演
電影
人物專訪
藝術
電影不欣賞
Fill 1
文化生活
詹京霖《一家子兒咕咕叫》──誰不是在這場遊戲裡?
《一家子兒咕咕叫》獲第59屆金馬獎13項提名,游安順、楊麗音等主要演員全入圍。導演詹京霖藉由賽鴿帶出人性,養鴿人阿欽師消失7年的043賽鴿飛回家,但失蹤兒子仍無聲無息,一個家處在瓦解邊緣。
2022.11.17
導演
產業
性暴力
金馬獎
人物專訪
家庭
博弈
Fill 1
文化生活
帶從未到海邊的媽媽去看海──盧盈良《神人之家》冥冥之中的人生劇本
獲2022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神人之家》,是盧盈良離家23年後「浪子回頭」的家庭紀錄,起於母親想拍遺照的一句話,也因想幫通靈哥哥籌錢紓困而啟動。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力量推著他拍出來。
2022.11.17
導演
紀錄片
嘉義
金馬獎
農業
人物專訪
宗教
家庭
博弈
Fill 1
文化生活
陳梓桓《憂鬱之島》映照的香港故事:大海浮沉,找一座孤島的命運
又一部關於反送中的紀錄片入圍了金馬獎。歷史的重複、命運的交疊,構成了《憂鬱之島》的主軸,導演陳梓桓試圖從經歷香港六七暴動、文革逃港、八九六四的前人身上看到未來的香港,也問自己:「什麼是香港?我們想成為或不想成為什麼人?」
2022.11.16
導演
紀錄片
香港
社運
金馬獎
人物專訪
認同
反送中
Fill 1
文化生活
柯震東《黑的教育》──中二少年遲來的成年禮
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拿下金馬新演員獎,11年後,柯震東首部執導電影《黑的教育》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等4項。片中三位高中生在畢業前一晚幹大事,卻意外經歷來自社會上的黑暗教育,正如同柯震東自身所經歷的大起大落。
2022.11.15
導演
高中生
教育
金馬獎
人物專訪
Fill 1
文化生活
陳潔瑤《哈勇家》──愛與親情如雲霧圍繞,家族風暴終會過去
導演陳潔瑤第三部長片想挑戰泰雅族最重要的祖訓戒律Gaga,又不想說教,所以透過家庭來說故事;而這個家庭產生最大衝擊的外來因素,就是選舉──體現出部落文化與社會體制間衝突的《哈勇家》,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等6項大獎。
2022.11.11
導演
選舉
原住民
金馬獎
人物專訪
認同
家庭
文化
Fill 1
文化生活
痛苦之後,行動就是你們的事了──蔡崇隆《九槍》用紀錄片扣下扳機
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九槍》,導演蔡崇隆將警方密錄器一刀不剪、直擊移工阮國非被槍擊的現場,用畫面叩問人心:殺死阮國非的,難道真的只是那九槍嗎?
2022.11.10
導演
紀錄片
移工
金馬獎
人物專訪
東南亞
越南
警政
Fill 1
文化生活
我先走了,你可以好好地活著──陳芯宜用VR跨越死亡撫慰生者
人在面對死亡時的無能與無力,即使重來一次依舊不會有答案。9月甫抱回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導演陳芯宜,在她兩部VR作品中透過溫暖的結局,期望讓觀眾終究可以試著放下,也希望自己可以放下。
2022.10.18
導演
紀錄片
白色恐怖
電影
科技
人物專訪
藝術
VR
舞蹈
Fill 1
評論
紀錄片《後現代韓國》的記憶重製與媒介遊戲
曾作為政宣傳聲筒的韓國廣播電視台(KBS),在2021年製作了紀錄片《後現代韓國》。導演李泰雄透過80至90年代的資料片、3D模擬動畫、古裝武俠劇片段與電玩畫面等媒介拼貼,點出韓國社會對於日本的集體情結及其對戰後現代化進程的焦慮。
2022.7.29
導演
紀錄片
日本
韓國
建築
社會觀察
歷史
媒體
電影不欣賞
1
2
3
4
5
6
…
1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