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Fill 1
評論
蘇子喬/2024大選後可能出現的「憲法時刻」──少數政府、聯合政府、共治政府
2024年若出現總統與國會不一致的局面,將開啟組閣權爭奪戰,除了決定選後政府形態,也將引燃我國總統與閣揆間的權力劃分、總統對閣揆是否有免職權等重大憲政議題⋯⋯
2023.12.10
選舉
政府國會
民進黨
憲法
柯文哲
國民黨
2024總統大選
民眾黨
賴清德
侯友宜
Fill 1
評論
當「好孩子」開始扼殺自己的聲音──笑容後的真實心情能被接住嗎?
看到一個面帶笑容、陽光開朗的孩子,你會怎麼稱讚他呢?想必大部分的人都會說他是個「好孩子」。然而這句再一般不過的「好孩子」,有時可能是導致孩子成為罪犯的導火線。
2023.12.9
教育
自殺
家庭
書摘
心理
霸凌
諮商
Fill 1
評論
林孟皇/傳統、法治與人權交織,《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在人鬼夫夫跨界緝凶的虛構情節下,《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不只結合傳統習俗與性別平權,也在警察辦案劇情中,呈現績效文化與歧視性執法的陋習,以詼諧方式帶出人權與法治的價值。
2023.12.8
同性戀
司法
性別平權
電影
婚姻平權
文化
法律人追劇
民俗
警政
Fill 1
評論
國家不歸還的阿公遺書,與六張犁公墓前的婚紗照:我不曾遺忘,也拒絕被遺忘
社會對過往的傷痛並沒有共識,光是面對「創傷的存在」本身,就足以引來否認和攻擊。如果要說傷痛,最痛苦的應該是這個部分⋯⋯我只能選擇如何回應這份傷痛、如何與傷痛共存並生活下去。說出來,是我至今仍在掙扎,但從未放棄的一條路。
2023.12.7
白色恐怖
轉型正義
228
國民黨
家庭
書摘
心理
共產黨
蔣介石
Fill 1
Podcast
黑熊保育與人類生活,只有衝突嗎?記者最「壓力山大」的採訪:大武部落獵熊案後來的事
獵人不敢拿起獵槍、祭儀改買平地豬肉⋯⋯走入與黑熊為鄰的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發現這裡瀰漫一股恐慌氣氛,昔日象徵榮耀的獸骨被鎖進倉庫,成了部落裡的禁忌話題。這集請聽《報導者》記者慧貞說穿梭於部落田野的觀察,過去媒體未曾明說的事,以及她下筆前的掙扎。
2023.12.7
原住民
司法
政治政策
動物保護
科學
農業
傳統領域
文化
森林
Fill 1
文化生活
寶塚歌劇團的演員之死和霸凌之謎:華麗舞台上,誰讓她成了夢想的奴隸?
百煉成鋼的嚴格梨園傳統,雖讓寶塚百年來保持巔峰,但面對輕生、霸凌和過勞爭議,卻也讓日本社會提出沉痛質問:站上了夢想舞台的劇團演員,為什麼最後得在絕望中死去?
2023.12.6
血汗勞工
勞權
時事
戲劇
日本
自殺
霸凌
Hello World
Fill 1
評論
中國「學神」考煉之路:一場從北京高校走向世界頂大的階級遊戲
獨尊考試成績的中國菁英高中生,如何進到強調「全人」素質的美國頂大?中國複製菁英的邏輯,正輸出至美國?《學神》從北京青少年的真實案例,爬梳階級複製與全球菁英形成的過程。
2023.12.5
中國
貧富差距
教育
政治政策
美國
兒少
經濟
家庭
書摘
Fill 1
環境永續
在當代制度與傳統夾縫間,努力尋找狩獵文化存續的魯凱族大武部落
一起引發嚴厲撻伐的獵熊案後,大武部落人人自危,原本傳承自先祖的狩獵文化與榮耀,一時成為不能說的禁忌。在此肅殺氛圍下,族人如何開始公開肯認文化,並在當代制度下掙扎尋找定位?
2023.12.4
原住民
司法
動物保護
文化
森林
Fill 1
環境永續
法規、輿論與人身安全的三重枷鎖下,部落「恐熊症」如何解?
對黑熊擬人化投射的情感,經常忽略了黑熊本是具有攻擊性的野生動物,讓與其為鄰的山區居民背負莫大壓力。近年在各地執行人熊衝突防治計畫的研究員,努力保持對人的同理,築起城市和山野的橋梁。
2023.12.4
原住民
司法
政治政策
動物保護
科學
農業
傳統領域
文化
森林
Fill 1
Podcast
和印度人聊「印度移工」:不只是咖哩、歌舞片和治安問題,台印之間「偏見與友善並存」的對話進行式
本集,兩度來台就學、已經寫完一份中文論文的平度,分享他身為一名印度男性,融入台灣社會的過程,他如何看待這次沸騰的輿論?同時,《報導者》也採訪「反對增加新移工國」集會的核心成員,他們是誰?又如何在議題發酵後的內部歧異中,調整不同的發言角度?
2023.12.4
勞權
時事
移工
印度
政治政策
社群媒體
文化
社會觀察
種族歧視
仲介
1
2
3
4
5
6
…
454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