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波蘭
Fill 1
國際.兩岸
烏克蘭春季決戰前夕,德國遲到的「坦克援兵」來得及嗎?
在巨大的國際壓力與戰爭威脅下,德國總理蕭茲終於宣布提供烏克蘭迫切期待的世界頂尖的主戰坦克之一、德製「豹2式」戰車,並參加北約援烏的「坦克聯盟」。俄烏春季決戰十萬火急,接下來西方的軍援還會重複「豹2循環」嗎?
2023.1.31
時事
外交
美國
英國
德國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波蘭
軍事
北約
戰爭
Hello World
Fill 1
評論
歷史學家對大屠殺的靈魂拷問:普通人一對一殺戮普通人,如何可能?
大屠殺令人心驚,是因為讓一位位普通人變成劊子手的因素與情境,未必那麼罕見。以《普通人》書中研究的第101後備警察營來說,執行納粹命令的第一線劊子手,就是普通的中年男子們⋯⋯
2022.11.13
人權
出版
德國
社會觀察
書摘
歷史
波蘭
納粹
Fill 1
評論
林蔚昀/大航海時代意外造訪福爾摩沙的過客──17世紀波蘭傳教士眼中的美麗島
「福爾摩沙土壤肥沃,景色宜人,人民也美麗。」這是第一位造訪台灣的波蘭人——傳教士梅欽斯基眼中的福爾摩沙。在17世紀海上霸權鬥爭中,意外落腳福爾摩沙半年的他,為島嶼自然風俗留下生動而詩意的紀錄。
2022.9.29
環境
原住民
出版
宗教
文化
歷史
波蘭
Fill 1
評論
林蔚昀/我在波蘭,尋找「台灣」──從地名研究啟程
從2009年開始,我一直在尋找波蘭的「台灣」──真的被稱為「台灣」(Tajwan)或「福爾摩沙」(Formoza)的地方,找到了45個。為什麼會有這些地名?台灣人可以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2022.4.20
北韓
認同
國民黨
文化
社會觀察
國際關係
歷史
波蘭
軍事
共產黨
蔣介石
冷戰
蘇聯
Fill 1
援助烏克蘭,在台灣的我們可以怎麼做?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波蘭政府開放了國界,讓所有在烏克蘭戰火下的難民,進入波蘭。波蘭全民動員,團結又有效率地對烏克蘭鄰居伸出援手,令人驚訝、感動、佩服。遠在台灣的我們,如果想要支持烏克蘭,應該怎麼做呢?
2022.4.15
難民
歐洲
外交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NGO
波蘭
兒童新聞
戰爭
Fill 1
台灣孩子大提問:關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大家最想知道的是⋯⋯
《報導者》與11所國中、小學合作,收到220名、2到9年級學生的提問,整理出20個台灣孩子對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最想知道的事。我們請專家解釋,也有來自記者國際採訪的第一手資訊,為大家整理出答案。
2022.4.13
中國
難民
教育
美國
兩岸
動物保護
德國
兒少
防災
金融
經濟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歐盟
波蘭
軍事
北約
聯合國
兒童新聞
戰爭
蘇聯
Fill 1
戰爭是什麼樣子?14個名人推薦給你的小說、漫畫、繪本和詩歌
文學像一顆種子,每一個人都是一畝田,每部作品落在不同的人心裡,會結出不同的果實。14位名人分享他們最喜愛的一本關於「戰爭」的文學作品,讓我們由不同人的視野,理解對於戰爭的各種想像和感受。
2022.4.13
出版
日本
英國
音樂
德國
文學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漫畫
波蘭
阿富汗
兒童新聞
戰爭
繪本
詩歌
Fill 1
國際.兩岸
成為新前線的波蘭面對歷史性抉擇:更擁抱民主,或支持獨裁化極右政府?
在滿是烏克蘭國旗的華沙街頭,波蘭人對《報導者》分享對俄烏戰爭的共感與害怕:這是公民教育的黃金時刻,卻也怕人們學不會「團結」這堂課,怕右翼政府又找到「不民主」的理由。
2022.3.31
難民
時事
教育
志工
認同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NGO
歐盟
波蘭
軍事
納粹
Fill 1
評論
史奈德的文字方舟:一個把血地受難者從國族史中拯救出來的故事
《血色大地》作者史奈德指出,在當代俄羅斯西半部、烏克蘭、波蘭、白羅斯與波羅的海三小國的土地上,曾有至少有1,400萬平民或戰俘,從被掃射到故意釀造的饑荒,因遠在天邊的希特勒與史達林所制定的政策或命令而死。理解這段過去的亡者之音,在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此刻,有著歷史見證的意義。
2022.3.30
出版
德國
認同
俄羅斯
烏克蘭
書摘
歷史
波蘭
共產黨
納粹
Fill 1
國際.兩岸
「這也是我們的戰爭」:三組波蘭家庭,與他們接待的烏克蘭「客人」
邀請烏克蘭人到家中的波蘭人,面對要在如此私密的場域和陌生人共同生活,共同承擔彼此的情緒,難免產生磨合與張力,主人要幫到多少?客人想不想被幫忙?各種平衡與兩難,是共處一室的家庭在戰爭時期面臨的考驗。
2022.3.22
難民
志工
家庭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波蘭
軍事
1
2
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