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看不見病毒的防疫進行式──長新冠、兒童腦炎、MIS-C的診治與解謎
身體病症、無以名狀的痛苦與失眠⋯⋯各國許多染疫者正在經歷「長新冠」挑戰。面對新冠疫情留下的後遺症謎題,我們還能做哪些研究與追蹤?
2023.1.17
醫療
時事
防災
COVID-19
公衛
照護
藥物
Fill 1
生活.醫藥
疫情3年了,你好嗎?──7大關鍵數據,解析全台逾900萬人感染、1萬5千人死亡下該被看見的事
過去3年,全台平均每2到3人就有一人確診,更有上萬人不幸罹難,新冠病毒極可能是2022年國人第三大死因⋯⋯本文統整疫情爆發以來7個關鍵數據,解析台灣防疫的利弊、以及與國際的差異。
2023.1.17
醫療
時事
科學
防災
COVID-19
公衛
疫苗
篩檢
藥物
Fill 1
評論
吳全峰、滕西華/推翻朝野協商,國健署《菸害防制法》修法的3大疑慮
當新型菸品在青少年間蔚為潮流,政府對《菸害防制法》的修法態度卻搖擺不定,甚至在3次黨團協商取得共識後提出大翻車版本。作者認為,放寬加熱菸載具管制,形同對菸商大開後門,對菸害防制與保護兒少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23.1.8
立委
政府國會
司法
兒少
公衛
菸品
電子煙
Fill 1
生活.醫藥
中國大解封對台灣防疫的衝擊和考驗──新冠病毒會再變異嗎?變異後我們抓得到嗎?
新冠疫情襲台3年後,防疫原本已將收尾,卻再一次面對由清零到快速躺平、全面解封的「中國病毒」新變數,台灣要真正與COVID-19共存,還有哪些挑戰?
2022.12.29
醫療
中國
時事
防災
COVID-19
公衛
篩檢
藥物
Fill 1
評論
王弘毅、張惠東/血緣國族迷思下,難受益於「精準醫療」的原住民健康危機
我們認為,多年前流傳的「台灣大部分漢人帶有原住民基因」迷思,不僅被近年更新的科學研究破解,其副作用更讓人忽略真正原住民基因的獨特性,加上人體研究法令限制,將會使原住民族群淪為基因體時代精準醫療的弱勢。
2022.11.3
醫療
原住民
科學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如果還有明天──HIV帶原者20年的生命許願,漫長的愛滋奮戰歷程
一群台灣最早使用雞尾酒療法的愛滋帶原者,經歷20年的治療,重回當年許下心願的樹下。他們如何以生命呈現台灣愛滋演進與防治的社會歷程?
2022.8.14
同性戀
醫療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愛滋病
宗教
社會觀察
歷史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藥命」的意外人生──由世紀黑死病裡豁免,HIV帶原者的第二條生命線
愛滋(HIV)曾是「20世紀的黑死病」,一經確診等同宣告不治。「雞尾酒療法」改變了HIV帶原者的生命線,面對意外多出來的人生,以及至今仍難擺脫的社會歧見,他們想說什麼?
2022.8.14
同性戀
醫療
人權
性別平權
愛滋病
公衛
Fill 1
評論
【投書】隱私意識抬頭,國家強制徵集與利用健保資料,或將訴訟不斷
全民健保研究資料庫釋憲案即將宣判。國家強制徵集與利用國民健保資料的爭議何在?又可能引發哪些後續效應?中興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廖緯民投書分析。
2022.8.11
醫療
人權
時事
司法
憲法
開放資料
健保
公衛
Fill 1
評論
吳全峰/健保資料庫學術研究,民眾不能有選擇權嗎?釋憲案出爐前解析三大誤解
健保資料庫釋憲案解果即將出爐,但不管大法官最後見解如何,關於個資保護與學術研究之間的誤解,都需謹慎釐清,因為這不只關乎健保資料,更關乎未來台灣官方對資料隱私的保障思維。
2022.8.10
人權
時事
憲法
開放資料
健保
公衛
資訊安全
Fill 1
生活.醫藥
【不斷更新】COVID-19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
COVID-19疫情牽動全球局勢演變。《報導者》以倒敘方式,用文字記錄從台灣至世界各國疫情每一個重要紀實,包括病例、邊境管制政策與科研發展等,不斷即時更新中。
2022.8.9
醫療
中國
時事
日本
歐洲
政治政策
美國
韓國
法國
兩岸
英國
新加坡
科學
德國
防災
東南亞
中東
俄羅斯
COVID-19
公衛
疫苗
東亞
篩檢
紐西蘭
1
2
3
4
5
6
…
21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