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
新冠疫苗以史上最快速度上巿!《報導者》採訪整理目前對人類影響最嚴重兩大病毒──流感和COVID-19──疫苗全解析:多少人打疫苗才有群體保護力?為何有不良反應?
2020.12.27
醫療
科學
懶人包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環境.教育
地球愈暖化、流行病愈多?氣候緊急時代,COVID-19只是開端
許多權威期刊研究指出,人類正迎來一個傳染病更頻繁發生的年代:因氣候變遷造成的生物遷徙,引來病毒在物種間的移動機會增加。當全球紛紛跟進2050年碳中和的行列,台灣呢?此時制定《氣候變遷法》來得及嗎?
2020.12.15
環境
醫療
空氣汙染
政治政策
科學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不斷更新】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
美總統川普也確診,這場武漢肺炎疫情可能牽動全球局勢演變。《報導者》以倒敘方式,用文字記錄從台灣至世界各國疫情每一個重要紀實,包括病例、邊境管制政策與科研發展等,不斷即時更新中。
2020.12.10
醫療
中國
時事
日本
歐洲
美國
韓國
法國
兩岸
英國
新加坡
科學
德國
防災
東南亞
中東
俄羅斯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新藥、新科技進不了給付名單,指示藥卻違法給付25年──健保費調漲後,我們能買到更有價值的醫療嗎?
健保費率怎麼調,其實永遠追不上高齡化和新科技、新藥推陳出新的速度,關鍵應回歸「如何更有效支配總額」。我們發現,低價值醫療一年花的錢,可能比調漲的保費收入還多...
2020.12.2
醫療
時事
健保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真的假的?「安全準備金」是健保費率調漲的關鍵?
健保會審查會議預估將做出調漲保費建議,但要漲多少?怎樣才不會對民眾衝擊太大?牽動費率多寡的「安全準備金水位」成了討論焦點。安全準備金到底是什麼?水位設在1個月、還是2個月,為何會影響保費漲幅呢?
2020.11.25
醫療
政治政策
Mini Reporter
健保
公衛
Fill 1
國際.兩岸
【投書】防疫與經濟是兩難嗎?從美國大選看經濟復甦之道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代表拜登「防疫牌」勝過川普「經濟牌」了嗎?從多項研究和經濟觀點分析,黃國治指出經濟和防疫不一定是二選一,但川普政府經濟優先的政策,的確沒打中疫情主要影響族群的困境。
2020.11.12
政治政策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防災
經濟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國際.兩岸
2020陸生返台實錄:走進桃園機場的那一刻,開始倒數計時
在台灣開放陸生就讀的第10年,碰上COVID-19疫情封關,本身即充滿政治空間的陸生族群,在兩岸間被拉扯得更劇烈。隨著北京暫停新的陸生赴台,這篇紀錄寫下時代註腳。
2020.10.29
中國
教育
政治政策
兩岸
防災
社會觀察
武漢肺炎
公衛
讀者投稿
Fill 1
評論
韓幸紋/平衡健保財務、更要平衡世代分配──我們負擔得起高費率健保嗎?
只靠費率調整、能救得了缺口日漸擴大的健保嗎?學者推估在沒有6%上限前提下,想達到健保財務平衡,2045年健保費率可能得調到20%。是不是到了非調整收費制度的時刻了?
2020.10.26
醫療
政治政策
財政
健保
公衛
Fill 1
生活.醫藥
如何為情緒受苦者「撐傘」?陪他們走一段聆聽和理解的路
走出學校免費心輔室,有情緒困擾的年輕人求助醫療與諮商體系,卻有哪些障礙?沒受過專業訓練的周遭陪伴者,如何給予最重要的心理支持?
2020.10.18
醫療
教育
精神疾病
自殺
社會觀察
心理
公衛
Fill 1
環境.教育
【山思而行】茅廁頓開
台灣去年宣示山林開放,但要命的是,台灣登山客對於「排泄物」處理,從20年前就沒什麼正確認知。高山地區不如人們想像,可以「自然分解」一切。排泄物、衛生紙,正大量汙染土地、水源,扭轉山林風景。
2020.10.16
環境
登山健行
山思而行
公衛
1
2
3
4
5
6
…
9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