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公衛
Fill 1
評論
他們在廢棄物裡迎接節氣和慶典:家住垃圾山,肺裡也隆起了山
雷恩在迪歐納山區陰影中開設心臟科診所時,候診室擠滿了罹患氣喘的兒童,他懷疑他們的肺部充滿了他醒來時看見從附近垃圾山升起的煙霧。當人家問起身陷在垃圾山區致命的氣味中是什麼感覺時,海德.阿里挺起瘦骨嶙峋的胸膛:我有什麼問題嗎?
2023.5.5
血汗勞工
空氣汙染
印度
書摘
公衛
廢棄物
Fill 1
環境永續
野外棲地誰的家──犬殺頻傳,遊蕩犬與野生動物衝突下的生態與公衛危機
犬殺與犬隻攻擊事件頻傳,壽山山羌更出現區域滅絕的可能。在野生動物的危急存亡之秋,上自中央、下至地方政府,對遊蕩犬管理卻束手無策?除了生態浩劫,學者也擔心狂犬病的傳染風險⋯⋯
2023.4.19
政治政策
動物保護
公衛
公共安全
森林
Fill 1
Podcast
不同意見者,也是愛國的人:失去投票權、強制隔離多1天,疫情後告政府的他們想說的事
為何「告政府、提國賠、聲請釋憲」?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周宇修則提醒,在國家遭遇緊急狀態時,人民可能都同意「有所退讓」,但「不代表國家所有非常手段,我們都要全盤接受」。
2023.3.24
人權
選舉
司法
COVID-19
公衛
Fill 1
人權司法
檢察官機師的逆襲──領頭打集體訴訟,要求對不斷「被清零」給個說法
14+0、5+9、7+7、3+11⋯⋯這是COVID-19疫情3年間,國籍航空機師不斷變化的被隔離天數。認為被不平等政策對待、遭清零再清零的20位機師,希望透過行政訴訟、集體國賠,讓法院來評判、留下紀錄,也要迫使政府公開防疫決策依據。
2023.3.20
人權
司法
政治政策
防災
交通
COVID-19
公衛
Fill 1
人權司法
無差別隔離、被扣走的第「0」天──野百合學運企業家一審告贏衛福部
2023年3月20日起,台灣全面取消COVID-19強制隔離,真正大解封。但3年多的防疫非常手段亦出現逾權爭議,已出現首起一審告贏政府的判例。《報導者》專訪該起官司的原告,他表示,提告的初衷來自對台灣民主法治維護的期待。
2023.3.19
人權
司法
政治政策
防災
COVID-19
公衛
Fill 1
醫療健康
疫情3年了,你好嗎?──7大關鍵數據,解析全台逾900萬人感染、1萬5千人死亡下該被看見的事
過去3年,全台平均每2到3人就有一人確診,更有上萬人不幸罹難,新冠病毒極可能是2022年國人第三大死因⋯⋯本文統整疫情爆發以來7個關鍵數據,解析台灣防疫的利弊、以及與國際的差異。
2023.1.17
醫療
時事
科學
防災
COVID-19
公衛
疫苗
篩檢
藥物
Fill 1
醫療健康
看不見病毒的防疫進行式──長新冠、兒童腦炎、MIS-C的診治與解謎
身體病症、無以名狀的痛苦與失眠⋯⋯各國許多染疫者正在經歷「長新冠」挑戰。面對新冠疫情留下的後遺症謎題,我們還能做哪些研究與追蹤?
2023.1.17
醫療
時事
防災
COVID-19
公衛
照護
藥物
Fill 1
醫療健康
吳全峰、滕西華/推翻朝野協商,國健署《菸害防制法》修法的3大疑慮
當新型菸品在青少年間蔚為潮流,政府對《菸害防制法》的修法態度卻搖擺不定,甚至在3次黨團協商取得共識後提出大翻車版本。作者認為,放寬加熱菸載具管制,形同對菸商大開後門,對菸害防制與保護兒少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23.1.8
立委
政府國會
司法
兒少
公衛
菸品
電子煙
Fill 1
醫療健康
中國大解封對台灣防疫的衝擊和考驗──新冠病毒會再變異嗎?變異後我們抓得到嗎?
新冠疫情襲台3年後,防疫原本已將收尾,卻再一次面對由清零到快速躺平、全面解封的「中國病毒」新變數,台灣要真正與COVID-19共存,還有哪些挑戰?
2022.12.29
醫療
中國
時事
防災
COVID-19
公衛
篩檢
藥物
Fill 1
評論
王弘毅、張惠東/血緣國族迷思下,難受益於「精準醫療」的原住民健康危機
我們認為,多年前流傳的「台灣大部分漢人帶有原住民基因」迷思,不僅被近年更新的科學研究破解,其副作用更讓人忽略真正原住民基因的獨特性,加上人體研究法令限制,將會使原住民族群淪為基因體時代精準醫療的弱勢。
2022.11.3
醫療
原住民
科學
公衛
1
2
3
4
5
6
…
23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