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語言
Fill 1
評論
說「誰的」國語?從威爾斯語、夏威夷語和粵語,看語言的瀕危與復興如何對抗強權敘事
語言不是單純失落不存,而是遭到移除。語言之所以消逝,是因為在惡意或忽視之下被連根拔起,語言使用者則在遭到同化之下改講新的語言,或者被夾在消逝中的舊語言和難以企及的新語言之間苦苦掙扎。
2023.9.18
香港
中國
美國
英國
Tibet
新疆
認同
文化
書摘
語言
Fill 1
評論
王宏恩/Meta刪中國網軍帳號就夠了嗎?面對升高的境外資訊操弄威脅,台灣需要更「透明」
Facebook大動作刪除中國官方網軍帳號,讓許多關心資訊戰或兩岸議題的朋友為之振奮。但從Meta報告內容以及台灣這幾個月來面臨的全新資訊操弄模式來看,我其實並不樂觀⋯⋯
2023.9.4
中國
AI人工智慧
社群媒體
假訊息
言論自由
媒體
大外宣
語言
全民國防
Fill 1
評論
以辯護士之姿初登場,走過被殖民與威權統治的台灣律師百年史
誕生於日治時期,台灣律師曾是維護人權的「鬥士」辯護士,在二戰前卻在軍事壓力下被貶低為「國賊」,戰後更遭國民政府邊緣化⋯⋯法律學者許菁芳爬梳歷史文獻,還原律師受國家形塑、對抗國家的百年職業史。
2023.7.12
人權
司法
日本
社運
認同
國民黨
書摘
歷史
語言
軍事
Fill 1
評論
爭取公部門通譯經費,就是爭取人權──那些鋼索上的譯者與移民權益
口筆譯不止於搭建溝通橋梁,公部門裡的通譯服務更攸關移民與難民的人權。然而從英國到美國,在政府力求撙節之下,通譯服務大量外包或限縮語種,誤譯頻傳,更有人因此喪命⋯⋯
2023.5.29
人權
勞權
難民
出版
產業
政府國會
司法
歐洲
美國
英國
公務員
書摘
語言
移民
Fill 1
評論
港台早期的雙語電影:「方言」的類型化
六○年代港台電影接連打破「單語」類型、出現雙聲道,港片《南北合》系列探討南北方、國粵語之間的鴻溝;台片《龍山寺之戀》則是本省人與外省人的衝突與化解,但在「社會大同」說教主題之外,也紀錄身分認同的轉向時刻。
2023.4.28
香港
電影
認同
語言
電影不欣賞
Fill 1
國際兩岸
在香港之外重建香港──BNO移民兩年,離散港人怎樣在英國繼續發聲?
港版《國安法》落地至今,已逾14萬港人持BNO簽證抵英,形成50年來英國規模最大的移民浪潮。許多港人安頓生活之餘,學習如何對外講述香港,與英國政府拉扯博弈倡議的邊界,讓自己在難民、移民眾多的新國度發出聲量。
2023.2.16
香港
中國
外交
政治政策
英國
認同
文化
國際關係
語言
移民
Fill 1
文化生活
不要在自己的地方,遺失了自己的東西──黃春明的鄉土文學裡,只有生活沒有理論
近年減少露面的黃春明,在台美斷交45年之際接受專訪,談及他橫越日治、美援、台灣自由化年代,行經驚天動地的70年代鄉土論戰現場,看盡這島嶼反覆震盪的憂傷與最草根那群人們的強韌:「如果覺得是做對的事,就不用去論結果,就去做。」
2022.12.18
日本
人物專訪
文學
國民黨
歷史
語言
Fill 1
評論
東港迎王祭典裡的外籍漁工:播噹嘟音樂、賣力打鼓、搖晃發財車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一書集結江婉琦多年田野調查與書寫,將全台各地移工們的真實情感與故事拉近至讀者眼前。本文記錄她在3年一次的東港迎王中,遇見在地有名聲的迎王遶境「外勞鼓隊」⋯⋯
2022.11.30
屏東
移工
音樂
宗教
朝鮮
漁業
食物
印尼
書摘
民俗
語言
Fill 1
Podcast
基輔現場:中文影片是他的「武器」!30歲烏克蘭專業翻譯,力抗中國大外宣、說出侵烏真相
面對戰爭,吉利理性講述烏克蘭困境。接受《報導者》採訪時,他忍不住哽咽,「没事,一切會好起來,我們已經不一樣了!」戰火如何改變這位青年?他如何從中找到戰鬥角色?
2022.11.23
中國
俄羅斯
烏克蘭
心理
語言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國際兩岸
在客廳就戰鬥位置:從62歲母親到17歲中學生,烏克蘭人的N種參戰方式
我們走進3位基輔居民家中,看他們在廚房、翻譯間和直播鏡頭前,找到自己的戰鬥位置:多年累積的語言專業能力、從小學習的手工藝,甚至是面對俄軍虐行的療傷經驗,都是他們貢獻國家的「武器」。
2022.11.8
中國
志工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心理
語言
戰爭
全民國防
1
2
3
4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