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照護
Fill 1
生活.醫藥
看不見病毒的防疫進行式──長新冠、兒童腦炎、MIS-C的診治與解謎
身體病症、無以名狀的痛苦與失眠⋯⋯各國許多染疫者正在經歷「長新冠」挑戰。面對新冠疫情留下的後遺症謎題,我們還能做哪些研究與追蹤?
2023.1.17
醫療
時事
防災
COVID-19
公衛
照護
藥物
Fill 1
政經.產業
【長照篇】擴充量能拼創意、日照將成趨勢,看護移工政策卻幾乎繳白卷
台灣將在2025邁入超高齡化社會,許多六都市長候選人注意到長照量能需求,廣設日照中心之外,也在需求最甚的北市開出夜間照服、公立醫院床位作為住宿型機構等新發想。但長照關鍵人力「看護移工」的政見,卻不見了?
2022.11.16
台南
高雄
台中
桃園
選舉
移工
政治政策
高齡老人
長照
照護
NGO
台北
新北
Fill 1
人權.社會
難在部落終老的夢──當文化與長照規範衝突,原民失智照顧缺憾多
「在地老化」是政府長照核心理念之一,我們走入兩個泰雅族部落,卻看見現行失智照護政策規範與原鄉「集體照顧」的核心文化相衝突,在地安老成為原住民的夢與痛⋯⋯
2022.10.5
原住民
政治政策
身心障礙者
高齡老人
長照
社工
失智症
照護
Fill 1
評論
鄭又維/當我的家人不見了──失智者失蹤逐年攀升,高齡社會下的咫尺天涯
失智者失蹤協尋的需求逐年攀升,成為警政單位重要的業務和課題。如何提升全民對失智症的理解,讓「失智友善社區」不再是口號,迫在眉睫。
2022.10.5
身心障礙者
高齡老人
長照
失智症
家庭
社會福利
心理
照護
警政
Fill 1
環境.教育
日照中心進駐市區小學引爭議,「長照結合校園」政策有解嗎?
天母住宅區內的芝山國小,將是台北市首個日照中心進入小學的案例,但過程衝突不斷。家長為何反對?其他達成「老幼共學」案例的校園,又如何做到?
2022.10.5
教育
政治政策
身心障礙者
高齡老人
長照
兒少
失智症
家庭
社會福利
照護
Fill 1
人權.社會
懷孕就解約?直視雇主的苦與移工的難,哪些改變才能扭轉弱弱相殘?
面對各國搶工潮,落實懷孕移工的權利,已不只是基於人道關懷,更是盤點台灣勞動力、促進產業與長照政策革新升級的一次機會。一位雇主嘆,如果政府有生產照顧中心,好的移工就不用回去了。
2022.9.12
人權
勞權
產業
移工
政治政策
長照
育兒
社會福利
照護
NGO
仲介
Fill 1
Omicron疫情下的急診室,醫師說:20年來最恐怖!
今年4月下旬,Omicron傳播力強,台灣COVID-19疫情再起。一開始民眾只要身體不適、疑似感染,就全往急診衝。有醫師表示,急診室最高峰時期,平均每2分鐘就有1位病患上門,20年來從沒看過這種情形。
2022.7.21
醫療
COVID-19
公衛
照護
篩檢
兒童新聞
Fill 1
勇敢,但也會跟著病人流淚──疫情下蓋起「組合屋」的急診護理長黃欣萍
急診室有個靈魂人物俗稱「阿長」,也就是「護理長」,除了處理病患,還得指揮調度醫護人員與資源。讓部桃醫院急診室阿長黃欣萍告訴你,當急診室碰上疫情時,身為護理長該怎麼應對?
2022.7.21
醫療
人物專訪
COVID-19
公衛
照護
篩檢
兒童新聞
Fill 1
評論
【投書】當COVID-19專責病房護病比高達1比12,除了讓護理師「撐下去」還有什麼可能?
現在的護理師像被擰乾的毛巾,所有勞動力都已被榨出來投入醫療工作,但政府與醫院卻仍持續扭絞毛巾。大疫已兩年多,我們只想問一句:各醫療院所的人力備援計畫,政府的監督機制在哪裡?
2022.6.6
血汗勞工
醫療
勞權
政治政策
防災
COVID-19
照護
Fill 1
生活.醫藥
分區難落實、人力緊繃、物資缺乏──長照機構疫情風暴的困境與求生
過去一週,平均染疫死亡人數有27%來自長照機構。同樣都是照護病人第一線,但相對醫院、急診室,以照顧失能、慢性病高風險長者的長照機構,並沒有同時得到相應資源與人力,成為疫情下最脆弱的一群受災者。
2022.6.1
醫療
基隆
政治政策
長照
防災
COVID-19
公衛
照護
安寧療護
1
2
3
4
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