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食安
Fill 1
環境.教育
千家違章工廠去留之爭:輔導期再放寬2~4年,如何保住全台精華農地?
全台有1,031家違章工廠位於台灣最精華的「農產業群聚區」,不能就地合法化,只能轉型農業相關工廠或關遷廠,引發34立委連署釋憲、業主多次抗議。雖然農委會堅持不鬆口,卻也看不見更明確的配套與規劃。
2022.6.13
環境
產業
政治政策
土地汙染
食安
農業
經濟
農地工廠
水汙染
Fill 1
政經.產業
公投四案皆未通過,台灣將面臨什麼挑戰?
台灣第一次沒有綁大選的公投結果出爐,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藻礁皆未通過,但不通過代表什麼?將有哪些挑戰?政府能否回應民意?《報導者》完整記錄與解析。
2021.12.18
選舉
政府國會
能源
政治政策
食安
農業
核電
公投
經濟
社會觀察
國際關係
藻礁
Fill 1
政經.產業
公投四案,同不同意都應思考的問題
公投並非萬靈丹,無論結果是否通過,將各面臨不同問題。《報導者》採訪學者專家,解析正反論述、結果出爐後將衍生的後續議題,提供民眾在政黨動員之外的思考空間。
2021.12.13
環境
時事
能源
政治政策
民進黨
美國
食安
核電
公投
食物
國民黨
國際關係
藻礁
Fill 1
評論
林運鴻/從台灣米到美國豬,「吃什麼」就是一場文化戰爭──《食.農》對食品安全的深刻反思
《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闡述台灣人改吃大量麵食的歷史背後,就是政府把農業當貿易商品,最終導致台灣的農業供應在土地上被連根拔起。如今台灣面臨另一波萊豬貿易戰,作者的觀察是?
2021.1.7
政治政策
食安
農業
食物
經濟
文化
歷史
Fill 1
政經.產業
萊豬進口9項法案全通過:一週後豬肉管理「一國兩制」,台灣準備好了?
從總統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含萊劑美豬,到12月24日走完行政程序,只有短短4個月。一週後,進口豬准用萊劑、國產豬禁用的新制將上路,但不論標示規定、稽查資源都還未到位…
2020.12.24
立委
民進黨
美國
食安
農業
經濟
國際關係
Fill 1
政經.產業
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只是開端,台美貿易角力下,我們有哪些談判空間?
宣布開放僅是開端,在含瘦肉精的萊劑美豬背後,連串政治角力和國安層級的國際談判才是重頭戲。台灣應如何借鏡日韓、歐盟經驗,備好哪些談判籌碼,而非過早棄守?
2020.9.14
日本
外交
政治政策
美國
韓國
食安
農業
食物
經濟
國際關係
歐盟
Fill 1
政經.產業
美豬牛強行叩關,瘦肉精安全嗎?你該知道的10大爭議
蔡英文無預警宣布2021年元旦起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美牛進口,引發爭議。瘦肉精有何威脅?美豬進口是否影響本土畜牧?美國為何連年叩關?從外交、內政到健康影響一次說明。
2020.9.3
政治政策
美國
蔡英文
食安
農業
食物
懶人包
國際關係
Fill 1
從ㄎㄧㄤ掉到癱掉:中小學生的「吸氣球危機」,追蹤消失的26萬公斤笑氣
《The Real Story》的第三集,是暑假期間,你必懂的一場新校園危機。《報導者》記者陳潔、楊智強,在今年,從一個鋼瓶開始,揭開讓許多青少年、甚至國小學生上癮、癱瘓、死亡的「笑氣危機」。
2020.8.12
醫療
司法
政治政策
毒品
食安
兒少
笑氣
Fill 1
生活.醫藥
追蹤調查:每年26萬公斤笑氣,如何非法流竄民間?
食品、醫療和工業用笑氣,為何會透過網路輕易流入年輕人手中?親自接觸販賣笑氣的第一線商人,我們追出了一個由工廠、中盤商、快遞建立起的產業鏈。
2020.3.10
醫療
產業
司法
政治政策
毒品
食安
兒少
經濟
笑氣
Fill 1
生活.醫藥
媽媽,我不要沒有用──毒油禍及兩代的痛與愛
上千位中部居民吃下受到多氯聯苯汙染的米糠油,顏平芳也是其中之一,但她直到成年、生子後才知道自己是油症受害者,和兒子跑遍醫院⋯⋯
2019.4.2
醫療
彰化
食安
讀者投稿
1
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