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1E3】

從ㄎㄧㄤ掉到癱掉:中小學生的「吸氣球危機」,追蹤消失的26萬公斤笑氣
吸食笑氣是近年青少年開趴助興的方式之一。一顆顆看似無害的笑氣氣球,卻可能造成青少年癱瘓。(設計照片,攝影/蔡耀徵)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The Real Story》的第三集,是暑假期間,你必懂的一場新校園危機。《報導者》記者陳潔、楊智強,在今年,從一個鋼瓶開始,揭開讓許多青少年、甚至國小學生上癮、癱瘓、死亡的「笑氣危機」。

「沒想到它規模這麼大、取得這麼容易,卻偽裝得這麼無害,」在見過笑氣吸食者、販賣者之後,智強這麼說。透過數據的比對和第一手採訪,《報導者》團隊發現台灣一年有26萬公斤笑氣,經過轉手而從列管機制中消失、不知去向。同時,只要在社交網站打上對的關鍵字,一瓶瓶笑氣鋼瓶就能宅配到府,許多年輕人把它裝進氣球吸食,當成派對助興物質,卻不知道將賠上的是什麼代價。

記者陳潔和吸食者的訪談,清楚的描繪出吸食笑氣後不可逆的傷害,最嚴重時,吸食者小柔一天要吸10公斤的笑氣,「她跟她媽媽說自己要完蛋了,然後就倒下送醫了。」差一點因笑氣癱瘓,小柔在採訪中詳細解釋笑氣的誘惑、危險,以及她如何走出仰賴笑氣的生活。從她的故事,我們看見管理笑氣的難、支持體系對上癮者的幫助。

你也有朋友「吸氣球」、抱著鋼瓶度日?你曾在校園裡遇上同學的邀約,要你一起「玩氣球」?這集節目,希望你看見氣球裡對生理、心裡不可逆的危害,請聽,記者們深入「笑氣危機」後的發現。

(來賓|《報導者》記者陳潔、楊智強;主持|劉致昕;製作團隊|藍婉甄、洪琴宣、李盈臻)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