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科技
Fill 1
國際.兩岸
全民國防!「業餘」的烏克蘭國土防衛隊,用科技和人際串連保衛家園
《報導者》走進基輔,專訪來自各行各業的烏克蘭國土防衛隊成員,如何動員、應用科技像無人機來協助軍隊;他們提醒,更重要的是人民抵抗的強烈意志與互信的人際網絡。
2023.1.11
科技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無人機
Fill 1
政經.產業
確保戰時無人機供應鏈安全,100%國「機」國造該如何落實?
羅正方被賦予無人機國家隊長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斬斷紅色供應鏈,盡快製造出100% MIT的軍用商規無人機。此外,他更想方設法串起無人機的生態系統,面對入侵者時可不斷的產出「兵源」⋯⋯
2022.12.26
產業
科技
人物專訪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無人機
Fill 1
政經.產業
百億標案緊急動員!「無人機國家隊」軍民聯手的關鍵一戰
無人機國家隊成軍,2023年7月須交出原型機讓中科院驗收,首度軍民聯手研發武器、扶植台灣無人機軍用商規模式,該怎麼做?又如何放眼應用和國際市場?
2022.12.26
產業
嘉義
政治政策
美國
兩岸
科技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無人機
Fill 1
政經.產業
烏克蘭的啟示:民間「百萬架無人機保台」想像背後,要加速平戰轉換
受烏克蘭經驗啟發, 前聯電董事長曹興誠率先提出「百萬無人機保台」計畫,也有民間組織將操作無人機納入民防訓練項目,期待強化台灣國防的韌性。只是,理想化為現實需要突破那些難關?
2022.12.26
中國
產業
兩岸
科技
俄羅斯
烏克蘭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無人機
Fill 1
政經.產業
【圖解模擬】MIT無人機為何重要?怎麼抵禦中共入侵?
許多軍事專家直言,面對未來可能的台海戰爭,無人機成為台灣採取不對稱作戰自我防衛、對抗中共入侵的重要選項之一。《報導者》圖解各種正在研發跟量產的軍用無人機,帶讀者認識這個新興科技與可能戰術運用。
2022.12.26
中國
產業
美國
兩岸
科技
軍事
戰爭
全民國防
無人機
Fill 1
評論
陳子軒/NBA轉播權「壓哨球」,預告了頂級運動轉播大遷徙時代
NBA風靡台灣已久,今年卻出現20多年來首次NBA開季之際,尚無電視台有轉播合約。背後,是北美職業運動又盤算著再引領一波「新」媒體運動移居風潮:OTT的串流平台。
2022.10.21
產業
美國
科技
媒體
Long Game
籃球
Fill 1
文化.藝術
我先走了,你可以好好地活著──陳芯宜用VR跨越死亡撫慰生者
人在面對死亡時的無能與無力,即使重來一次依舊不會有答案。9月甫抱回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導演陳芯宜,在她兩部VR作品中透過溫暖的結局,期望讓觀眾終究可以試著放下,也希望自己可以放下。
2022.10.18
導演
紀錄片
白色恐怖
電影
科技
人物專訪
藝術
VR
舞蹈
Fill 1
環境.教育
【影像全紀錄】世界首見光纖打入米崙斷層,台灣再創地震觀測新猷
台灣科學家以全球地震科學最先進的工具「光纖」,開啟世界級的斷層鑽井計畫,將光纖穿過米崙斷層帶做監測。《報導者》以9個月影像紀錄,直擊此一重要里程碑如何達成。
2022.9.19
環境
地震
產業
科學
科技
防災
Fill 1
環境.教育
從車籠埔到米崙,台灣世界級地震科研的「天龍特攻隊」
921後的車籠埔計畫讓台灣地震科研邁入世界之林,此次米崙計畫團隊有轟動國際的鑽井技術人、解密岩石的「偵探」、幫地球拍X光片的「成像專家」以及比地球科學家還懂地震儀的人⋯⋯
2022.9.19
環境
地震
產業
科學
科技
人物專訪
防災
公共安全
Fill 1
評論
和諧社會裡的中國新人類:大數據與社會信用體系如何製造聽話的奴才
在上海市府主管經濟、負責執行社會信用體系的趙姓官員說:「再也沒有人敢有失信的念頭,敢破壞社會的共同生活,這點我們或許能辦得到。」她欣喜若狂看著我:「到了這一天,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
2022.9.15
中國
人權
大數據
科技
人工智慧
書摘
共產黨
1
2
3
4
5
6
…
9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