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追蹤報導
Fill 1
政經.產業
「超速」的太魯閣事故調查報告:縮短調查時間、模擬驗證不確實,連運安會調查官也不安
2021年4月台鐵太魯閣號因撞擊工程車翻覆造成43死,運安會在相隔一年後公布最終調查報告,提出16項改善建議。《報導者》獨家取得內部資料,發現原定18個月的調查時程大縮水,有些重要但耗時的模擬分析被迫中止,資深調查官與專家直指程序爭議及報告內容3大疏漏。
2022.5.9
時事
政府國會
防災
交通
追蹤報導
工安
公共安全
Fill 1
政經.產業
犧牲兩條生命之後,影視勞動現場能否不再發生憾事?
影集《初擁》劇組3月中在苗栗神仙谷拍攝時,發生攝影師和收音助理死亡事故,引發社會關注劇組職安,政府也有所動作。即將上路的政策有哪些推進?又有哪些不足?
2022.4.30
血汗勞工
勞權
產業
戲劇
政治政策
電影
職業災害
追蹤報導
工安
Fill 1
政經.產業
【鐵道學會獨家評析】失真的台鐵體檢報告,半數改善項目未實質完成
政府公告台鐵體檢144項目已近全數改善,為何仍發生太魯閣等15起重大事故?《報導者》與台灣鐵道暨國土規劃學會等專家合作,逐條檢視改善成效,與官方認定有極大落差。原因為何?
2022.3.27
災後重建
政治政策
防災
台鐵
交通
追蹤報導
Fill 1
政經.產業
不進納管大門的萬家農地違章工廠,他們盤算什麼?
一沒地、二缺錢、三賭政府不會查──在3月19日納管大限前,《報導者》實際走訪尚未申請的農地違章工廠,揭開背後的關鍵問題。業者為何選擇放棄?第一線公務員有何稽查困境?糾纏台灣數十年的違章工廠問題將迎刃而解嗎?
2022.3.17
彰化
產業
政府國會
公務員
追蹤報導
農地工廠
新北
Fill 1
人權.社會
脫離血汗學工生活,烏干達外籍生留學台灣再啟程
《報導者》持續和在中州科大淪為學工的烏干達學生保持聯繫,在仲介被收押、中州被搜查並停招、他們歷經兩個月來的安置,如今終於露出笑容,放心吐露近況:「看到台灣人這麼關心我們,很感動!」
2022.2.28
血汗勞工
人權
司法
教育
非洲
追蹤報導
人口販運
Fill 1
政經.產業
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原保地假人頭買賣無效
《報導者》原保地專題發揮影響力!9月17日最高法院民事大法庭裁定統一見解,直指「非原住民以借名登記、簽訂買賣契約、設定地上權及所有權轉移的行為,違反禁止規定,應屬無效。」
2021.10.20
原住民
時事
政府國會
司法
憲法
經濟
文化
追蹤報導
原住民保留地
Fill 1
評論
李雪莉/「歹命」其實是一種社會結構──從《廢墟少年》到《度日》看見的新底層生命
《度日》得了金穗獎大獎,但導演佑恩內心卻充滿衝突和複雜的情緒,因為他看見的是「土豆」和少年們不得不然地「無問將來」的生命姿態。他們把一筐又一筐的金紙塞進一個大容器裡,載到客人指定的地方,燒給已逝死者。我覺得那是貫穿《度日》全片的重要意象。
2021.10.4
紀錄片
血汗勞工
人權
教育
兒少
家庭
社會觀察
追蹤報導
Fill 1
生活.醫藥
接住他人的手能如何接住自己?災難過後,救災助人者的心理衝擊和重建
太魯閣號事故救援結束,心理重建之路才剛要開始。無論是在現場救援的警義消、國軍、醫護,或承接家屬情緒的社工,都有諸多心理衝擊。一套常設、獨立、具隱私,讓救難人員無後顧之憂的心輔機制仍未臻健全⋯⋯
2021.4.21
醫療
消防員
災後重建
職業災害
防災
社工
台鐵
追蹤報導
心理
警政
Fill 1
生活.醫藥
【後續調查】台鐵工地與安全管理長期鬆散,太魯閣號事故只是冰山一角
《報導者》從工地現場、法規制度、內控外核層面檢視台鐵安全管理缺口,發現在太魯閣事故相近地點,5年前即有巨石掉落,但台鐵用人工監控2年多才發包興建明隧道。專家呼籲在台鐵體質改善前,要修改施工區的內規,強制行經列車都降速慢行。
2021.4.6
時事
政治政策
台鐵
交通
追蹤報導
工安
Fill 1
生活.醫藥
台鐵近60年最嚴重意外:太魯閣號事故49死,213人輕重傷
4月2日上午9時28分,花蓮縣秀林鄉台鐵東正線清水隧道北口,一輛工程車輛從山坡滑落鐵軌,撞上行經的太魯閣號408次列車,造成列車出軌卡在隧道內,是台鐵近60年來最嚴重的意外事故。
2021.4.2
花蓮
時事
台鐵
交通
追蹤報導
1
2
3
4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