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觀光
Fill 1
國際兩岸
「台灣有事」發大財?與那國島乘風破浪的台灣夢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與那國如果離開台灣就發展不起來,這是島民的共識。」離台僅110公里的沖繩縣與那國島,近期又開始和台灣試驗直航。島民的「台灣夢」是什麼?我們能發展怎樣的邊境交流?
2023.10.18
日本
觀光
交通
經濟
文化
國際關係
軍事
沖繩
台灣有事
Fill 1
國際兩岸
日式旅館也會瀕臨絕種?日本服務業兼職勞工消失與「款待文化」危機
疫情後的日本終於開放觀光,但隨即陷入從機場、飯店、餐廳到運輸都人力不足的窘境。這不僅是日本服務業長期高工時與相對低薪的業力引爆、稅賦政策與人力結構的矛盾,更是追求「款待」下的情緒勞動成本陷阱⋯⋯
2023.4.12
血汗勞工
產業
日本
政治政策
觀光
COVID-19
薪資
服務業
Fill 1
經濟產業
中高齡營業中!僑生和移工難搶,組建青銀戰隊、友善職場是經營關鍵
少子化讓許多業主憂心,此波缺工潮不是短暫供給失衡,須未雨綢繆找新人力來源。建教僑生雖挹注不少缺口,人數仍遠遠不夠,各界便將眼光投向本地中高齡人才。只是台灣職場文化對長者相對不友善,企業、政府該怎麼做?
2023.4.10
產業
移工
教育
觀光
高齡老人
長照
少子化
新南向政策
服務業
僑生
Fill 1
評論
【投書】當墓地火災頻傳,反思台灣社會與「文明用火」的距離
今年228連假期間,光是屏東縣就發生122起雜草、墓地火警,引發縣府宣布要以「放火罪」論處放火燒雜草行徑。時值清明,除了再提醒掃墓謹慎用火外,作者也從社會結構反思「文明用火態度」的建立。
2023.4.4
環境
司法
教育
政治政策
觀光
登山健行
民俗
公共安全
森林
Fill 1
文化生活
朝鮮來的瓶中人蔘:平壤樂園海盜船的歡叫,是真的嗎?
朝鮮觀光究竟能看到多少真實的人民日常?只能說,或許平壤與開城是樣板城市,但不是個大戲棚,這裡的人有自己的生活與喜怒哀樂。在海盜船上和我們一起大叫、笑得開心的朝鮮學生,是旅途中難得一見、真情流露的時刻。
2023.1.20
音樂
觀光
朝鮮
交通
旅遊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死侍與《小球會大明星》──創造威爾斯小球會的灰姑娘童話
「死侍」萊恩・雷諾斯與好萊塢男星羅伯.麥可亨尼共同買下了一支英國的小鎮足球隊,讓這支名不見經傳、戰績平平的隊伍獲得爆炸性的關注,也為英國地方層級的足球賽事注入活力;當運動賽事不只比技術也比「說故事」,它能帶領球隊邁向happy ending嗎?
2022.12.16
紀錄片
體育
戲劇
英國
觀光
社群媒體
足球
Long Game
Fill 1
國際兩岸
習連任也躲不掉的困局:清零持續、經濟熄火,二十大後中共會救市嗎?
二十大即將開議,對疫情仍堅持清零的中國,在出口貿易熄火和爛尾樓風暴下,出現了北京四通橋掛橫幅的抗議。中國經濟和民生有多糟?高舉民族大業「中國夢」能當飯吃嗎?
2022.10.13
中國
產業
政治政策
兩岸
觀光
經濟
社會觀察
COVID-19
移民
共產黨
房地產
Fill 1
環境永續
遊客年破百萬、今夏首度限水,小琉球遊客「總量管制」可能嗎?
小琉球已是全台遊客密度最高的離島,今夏更因觀光客太多,破天荒短期分區限水。小琉球是否要全面性總量管制、徵收登島費?各主管機關和民間都態度猶疑,背後說不出的難處是什麼?
2022.10.11
環境
屏東
政府國會
觀光
海洋
小琉球
Fill 1
環境永續
當海龜返鄉產卵,卻撞到獨木舟──搭上小琉球觀光失速列車的青年心聲
國慶3天假日,總計有2萬人登島小琉球,遊客擠滿沙灘,民宿和機車都很難訂到。生態環境維護不易,而觀光爆發成長又看不到盡頭,「賺到錢卻失去生活,值得嗎?」部分島民陷入兩難沉思。
2022.10.11
環境
屏東
體育
產業
政府國會
觀光
海洋
NGO
小琉球
Fill 1
【觀光篇】藝妓、祇園祭、五山送火:京都「後疫情觀光」的浴火重生
日本京都觀光產業大受疫情打擊,藝妓的收入甚至縮水到僅剩疫情前的十分之一。不過,今年起日本開始打開國門,進入「後疫情觀光模式」,或許可以為觀光打開一波新的契機。
2022.8.28
日本
觀光
經濟
文化
COVID-19
兒童新聞
旅遊
1
2
3
4
5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