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展演活動
Fill 1
評論
孫松榮/蔡明亮電影藝術的庇護所:新極簡主義的《日子》,及其影片展覽
在《郊遊》後或許再也無心投注劇情影片的蔡導,既以實探虛又以虛襯實的手工業技藝,徹底地透過與生活水乳交融的電影,成就藝術無所不在且無時不在的理念,為其所處的電影時代展現一種截然不同的開放性,也將美術館轉為藝術庇護所⋯⋯
2023.11.10
導演
移工
電影
音樂
藝術
展演活動
Fill 1
文化生活
用「耳朵」觀影、賞劇、逛展:明盲共融的口述影像怎麼做?
「世界不只有一種觀看角度,我們可以換個方法理解世界。」為了讓視障同學能一起看電影,一群年輕人和老師開啟了台灣的口述影像服務之路。在「共融」之前,從產業到個人,還有哪些障礙需要打破?
2023.6.5
人權
產業
戲劇
電影
身心障礙者
科技
志工
文化
社會福利
展演活動
舞蹈
Fill 1
評論
【投書】以愛之名的錯待?我們需要更具障礙平權意識的音樂祭
台灣的音樂祭如何繼續往前進?若能在活動規劃時納入障礙平權意識,將「障礙」視為人類多樣性之一,而非「需要愛心付出的少數群體」,看見不同樂迷的需求,無障礙設計不只為了障礙者,而是Music for All精神的體現。
2023.4.9
人權
產業
身心障礙者
展演活動
Fill 1
文化生活
走近她們的世界:台灣地下偶像的心之所向,如何在自由與界線的模糊中交織?
日系「地下偶像」近來在台灣崛起,約有百位少女以此自我定位。然而,標榜與粉絲高度互動的關係模式,讓這份工作的勞動界線略顯模糊。她們如何面對曖昧不明的界限,以及繼之而來的異樣眼光?
2023.4.5
產業
日本
音樂
社群媒體
文化
社會觀察
展演活動
讀者投稿
Fill 1
影像
沈柏逸/藝術節的濕與屍:不潮的基隆「潮藝術」與變種的馬祖「藝術島」
愈來愈多的地方「藝術節」,是城市文化的再生,還是複製空殼、「殭屍」蔓生的陳腔濫調?兩場藝術節,基隆「潮藝術」與馬祖「國際藝術島」,在同樣潮濕的島嶼環境衍生出不同的藝術內涵⋯⋯
2022.6.25
環境
基隆
觀光
藝術
展演活動
軍事
馬祖
Fill 1
國際兩岸
基輔防空洞裡的脫口秀:用笑話當武器的喜劇演員,和他來自全球的觀眾
「抱歉,這笑話很地獄,抱歉。在殘酷的時代段子也是殘酷的。但再殘酷也比不上掉在你頭上的炸彈。」在戰時的脫口秀演員,是啦啦隊,是諮商師,是情緒出口,也是協助各地觀眾正視現實的窗口:「我們笑,所以就不會哭了」
2022.6.6
人物專訪
藝術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心理
國際關係
展演活動
北約
戰爭
Fill 1
影像
報導者X華文朗讀節:透過影像看見故事的力量
2019華文朗讀節主題為「故事的力量」,《報導者》應主辦單位之邀參與展出,挑選過往三個深度報導並取其攝影作品展出。
2019.12.11
展演活動
Fill 1
報導者 × 不只是圖書館:讀報吧!!!期間限定閱覽室
展期自2019年12月3日至12月9日,短短6天週展期吸引大量讀者前往閱讀,展期最後一日更是熱情滿場。
2019.12.2
展演活動
Fill 1
報導者夏日學校:有關心的事,你就可以是「學生報導者」
2019年夏天,《報導者》團隊將走進校園,首度和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合辦「報導者夏日學校」,跨校號召全台的大學~碩士班生,帶著你關注的議題前來「夏日學校」,體驗一場新聞前線的碰撞挑戰,敲開《報導者》編輯室評選大門。
2019.6.29
展演活動
Fill 1
影像
報導者展覽:凝視・1095報導者公共影像展
不論鏡頭前方是苦是樂、善惡一線,這些影像不僅是《報導者》對台灣社會的紀錄,更希望與站在影像作品前的讀者們,一起回望這寶島上的1095個日子與未來。
2019.4.8
攝影
展演活動
1
2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