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經濟
Fill 1
評論
林運鴻/從台灣米到美國豬,「吃什麼」就是一場文化戰爭──《食.農》對食品安全的深刻反思
《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闡述台灣人改吃大量麵食的歷史背後,就是政府把農業當貿易商品,最終導致台灣的農業供應在土地上被連根拔起。如今台灣面臨另一波萊豬貿易戰,作者的觀察是?
2021.1.7
政治政策
食安
農業
食物
經濟
文化
歷史
Fill 1
政經.產業
萊豬進口9項法案全通過:一週後豬肉管理「一國兩制」,台灣準備好了?
從總統蔡英文8月28日宣布開放含萊劑美豬,到12月24日走完行政程序,只有短短4個月。一週後,進口豬准用萊劑、國產豬禁用的新制將上路,但不論標示規定、稽查資源都還未到位…
2020.12.24
立委
民進黨
美國
食安
農業
經濟
國際關係
Fill 1
評論
張烽益/2026年破產危機倒數中,勞保改革能不能是社會團結的契機?
面對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事實,所有人都應誠實面對勞保財務報表顯示的急迫危機,並思考改革可能:增加收入、減少支出或全民負擔?若陷入政治惡鬥、世代之爭,於你我都不是好事。
2020.12.2
時事
政治政策
年金改革
經濟
歷史
勞保
Fill 1
國際.兩岸
【投書】防疫與經濟是兩難嗎?從美國大選看經濟復甦之道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代表拜登「防疫牌」勝過川普「經濟牌」了嗎?從多項研究和經濟觀點分析,黃國治指出經濟和防疫不一定是二選一,但川普政府經濟優先的政策,的確沒打中疫情主要影響族群的困境。
2020.11.12
政治政策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防災
經濟
武漢肺炎
公衛
Fill 1
評論
吳沅諭/前瞻計畫應導正產業用地管理,正視氣候變遷下的糧食安全
根據統計,台灣農地有1.4萬公頃被違規佔用、糧食自給率遲未達國家目標。如今前瞻計畫城鄉建設經費列了190萬給「開發在地型產業園區計畫」,這些經費或許不應再拿來補助工業區開發、而是用來守護農地。
2020.11.9
環境
產業
土地汙染
農業
經濟
農地工廠
Fill 1
政經.產業
國際品牌商力推移工「零付費」改革,台灣廠商和仲介跟得上嗎?
「愈來愈多工廠老闆問,你們有沒有引進零收費的移工?」當跨國供應鏈中的企業和仲介被國際品牌商要求避免「人口販運」惡評,擁有40萬製造業移工的台灣怎麼面對?
2020.10.20
人權
勞權
產業
移工
政治政策
經濟
仲介
Fill 1
政經.產業
【美豬衝擊效應】政府組「養豬國家隊」,3大困境下如何打國際賽?
離明年1月美豬開放進口倒數3個月,政府宣布要打造「養豬國家隊」外銷台豬。然而《報導者》發現目前全台仍無任何一家符合國際標準的屠宰場,相當於這場外銷戰中,根本還沒站上起跑線⋯
2020.10.11
產業
政治政策
美國
農業
經濟
國際關係
Fill 1
政經.產業
開放萊克多巴胺美豬只是開端,台美貿易角力下,我們有哪些談判空間?
宣布開放僅是開端,在含瘦肉精的萊劑美豬背後,連串政治角力和國安層級的國際談判才是重頭戲。台灣應如何借鏡日韓、歐盟經驗,備好哪些談判籌碼,而非過早棄守?
2020.9.14
日本
外交
政治政策
美國
韓國
農業
經濟
國際關係
歐盟
Fill 1
國際.兩岸
大爆炸後的貝魯特街頭,黎巴嫩人談他們的憤怒和冀望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2,750噸硝酸銨大爆炸,引來全球關注。當地青年如何自發救災、要求政府改革?黎巴嫩還有那些政治經濟未爆彈,國際社會能否出手協助?
2020.8.6
難民
時事
社運
法國
防災
中東
經濟
國際關係
Fill 1
環境.教育
面對疫情衝擊和氣候變遷,韓國力推「綠色新政」,台灣呢?
文在寅提出2025年淨零碳排的「綠色新政」,包含提升再生能源、逐步廢核。韓國兼顧環境、就業、國際地位的計畫值得借鏡嗎?台灣應提出對「後疫情時代」的綠色振興方案。
2020.7.30
環境
空氣汙染
時事
能源
政治政策
韓國
經濟
武漢肺炎
公衛
1
2
3
4
5
6
7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