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諮商
Fill 1
醫療健康
3次免費諮商,然後呢?推動「求助常態化」,擴大年輕世代心理健康支持網的新挑戰
衛福部「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8月起補助15~30歲民眾3次免費諮商,但半個月後名額就快用完、得緊急加碼。第一線心理師和地方政府遭遇什麼挑戰?被篩選出的年輕族群高風險個案,未來有何資源和方法能承接?
2023.10.29
政治政策
自殺
心理
諮商
Fill 1
醫療健康
「如果沒有你,我不會有現在的人生」──那些陪伴成癮者戒癮的醫療工作者
毒癮是一種慢性病,卻遠比慢性病更難治療。在台灣,有一群醫師、護理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個管師,走上戒癮治療,這條最艱辛卻又重要無比的道路。
2023.5.8
醫療
司法
政治政策
毒品
獄政
精神疾病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諮商
Fill 1
教育校園
大專心理師耗竭前的SOS:不被納入「正規軍」,如何支撐接住學生的安全網?
近年大學生自殺事件頻傳,校內專業輔導人員被賦予重任,但心理師們的工作現場卻是困難重重,「大家都一樣無助啊!」除了力爭調降師生比、增加薪資,還有哪些結構問題該搬上檯面解決?
2023.2.19
血汗勞工
司法
教育
政治政策
自殺
心理
諮商
Fill 1
教育校園
導師「輔導」行不行?強化校園聯防前線,心理假、學習調整實驗中
導師雖是校園心理健康安全網的最前端,但輔導知能不足、研究教學繁忙,要理解青年學子的內心圖像,對橫跨不同世代的教授是極大考驗。各大學能否扭轉思維「學習調整」?哪些大學已給「心理假」?
2023.2.19
教育
自殺
社群媒體
社會觀察
心理
諮商
Fill 1
人權司法
家庭工事中──壞掉的大人、受傷的孩子,與修復之手
11月的第二次CRC國際審查,國際委員認同台灣為減少不必要家外安置所做的努力,也建議深入評估家外安置兒少安全返家的現況。但糾結經濟、教養、童年創傷等複雜議題的家庭能如何修復?修到什麼程度才算安全?
2022.12.21
人權
兒童虐待
安置機構
兒少
社工
家庭
社會福利
心理
寄養家庭
家暴
諮商
Fill 1
人權司法
當槍口朝向自己──今年已6警自殺,警察精神危機亟待正視
今年已有6位警察在警局駐地或執行勤務時自殺。第一線的執法者,為何將警槍朝向自己?隱藏在藍色制服底下的脆弱,為何難以察覺?警察何以對「關老師」等體制內諮商資源裹足不前?
2022.10.31
血汗勞工
勞權
精神疾病
自殺
心理
警政
諮商
Fill 1
人權司法
開槍打死歹徒後,我的世界徹底崩解──一位警察走過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告白
「我說我沒事,是因為警察『不能怕』。」背負著陽剛包袱,當警察遭遇日常勤務之外的極端經驗,受到的影響常是毀滅性的。透過真實故事,從個人到警界制度,有哪些求助訊號能被看見?
2022.10.31
精神疾病
自殺
心理
警政
諮商
Fill 1
評論
【投書】獎牌背後的印記:從運動員心理健康照護困境看專業認證與整合的缺失
《報導者》運動員心理健康專題獲諮商心理師迴響,投書指出若能串起「運動心理諮詢老師」與「心理師」兩項專業的合作機會,勢能為運動員提供全方位且長期的心理健康照護。
2021.10.25
體育
文化
社會觀察
心理
諮商
Fill 1
文化生活
競技場下的心靈捕手──運動心理師無用武地,誰來接住選手的SOS?
在台灣,全台只有54位取得證照的運動心理師,其中不到2成的人能在體育界有全職服務機會。當專業人員不到位,選手心理健康需求更難被看見。
2021.10.11
醫療
體育
科學
精神疾病
心理
奧運
諮商
Fill 1
文化生活
說好的「全員台灣英雄」呢?射箭隊奧運奪銀、心理師薪水竟斷炊,國家隊運科缺漏的一塊
2020東奧代表團共有2名隊醫、7名物理治療師及10名防護員,而運動心理師則是「0」。國訓中心裡,6名運動心理師要負責400多名培訓國手的心理健康,僅1人是正式編制。
2021.10.11
醫療
體育
政治政策
科學
心理
奧運
諮商
1
2
3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