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資訊安全
Fill 1
政治社會
紅色網戰:中國駭客組織發起網路攻擊鏈,台灣百處基礎設施如何防備?
記得裴洛西來台期間台灣受到的駭客攻擊嗎?中國支持的駭客組織,正將箭頭指向全台100多處包含軍校、能源公司、水資源處理設施、電信公司、金融單位的「關鍵基礎設施」。我們的資安防護夠嗎?
2023.8.30
中國
產業
兩岸
科技
資訊安全
軍事
全民國防
駭客
Fill 1
國際兩岸
美中貿易戰就是「科技戰」,朱敬一:更是場「價值選擇」的戰爭
「我們不應把美中衝突當作一種修昔底德的陷阱、只是『兩強在爭』。季辛吉後,國際政治永遠在講現實利益、而不講價值;而我之所以講『價值戰爭』,就是想告訴大家,如果理念不同,利益終究也很難是相同的。」
2023.7.26
中國
產業
美國
大數據
兩岸
科技
人物專訪
經濟
假訊息
國際關係
資訊安全
Fill 1
Podcast
擴張的港版《國安法》紅線與台灣人黑名單:學者被關小黑屋、海外留言也被捕,香港走向「後愛國」時代?
港版《國安法》上路3年來,許多港人入獄或被迫離開家鄉,接下來,這朵箝制自由的烏雲還可能壟罩台灣……面對噤聲威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2023.6.30
香港
中國
司法
資訊安全
港版國安法
Fill 1
評論
民間國安智庫/強化國家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加重刑罰就夠了嗎?
海纜斷纜、全台停電、總統府網站遭駭客入侵⋯⋯我國關鍵基礎設施事故頻傳,衝擊社會與國家安全。為嚇阻不法,立法院近日修法提高破壞設施者的刑責,但7位法律專家參照歐美先例,指出法案的4大缺失。
2023.6.28
中國
政府國會
司法
能源
政治政策
兩岸
科技
經濟
資訊安全
戰爭
馬祖
通訊
駭客
Fill 1
國際兩岸
我能安全入港嗎?香港國安法3年後,無聲擴張的「台灣人黑名單」
自認研究領域「不敏感」的台灣學者,要入境香港時卻被港警帶進小黑屋,最後被遣返。2023年7月1日是港版《國安法》上路3週年,也是中國《反間諜法》擴大入罪的生效日。哪些台灣人特別需要注意赴港安全?審查紅線能被衡量嗎?
2023.6.27
香港
中國
人權
時事
社運
教育
兩岸
社群媒體
交通
反送中
國際關係
言論自由
媒體
資訊安全
港版國安法
Fill 1
評論
《革命前的寧靜》:喧囂的網路社群時代,我們還有凝聚變革的空間嗎?
BLM等近代社會運動都透過社群串聯,引爆關注後,社會真的改變了嗎?美國資深編輯貝克曼回顧歷史、研究台灣太陽花運動等現象,指出改變人們思想的革命往往成形於安靜私密的空間,並對如今喧囂的網路社群時代,提出他的觀察。
2023.6.16
中國
社運
美國
科技
開放資料
社群媒體
書摘
資訊安全
Fill 1
人權司法
「我的愛心被駭客利用了!」個資外洩風暴下,公益團體的重建信任之路
不只電商,近來公益團體也被駭客盯上,捐款個資屢屢外洩,重創捐款人與組織間的信任,不少人更因此停捐。營運倚賴捐款的公益團體,該如何在有限預算下建立穩固的資安防護網?
2023.2.6
人權
大數據
科技
開放資料
防災
NGO
資訊安全
讀者投稿
詐騙
駭客
Fill 1
人權司法
當電商平台成為詐騙高風險賣場,政府與企業該如何聯防資安漏洞?
當博客來、蝦皮拍賣等電商龍頭,高居刑事局「高風險賣場」名單前幾位,駭客入侵、個資外洩衍生詐騙案層出不窮,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行之有年的《個資法》行政裁罰又為何無法減少相關犯罪的發生?
2023.2.6
人權
產業
政治政策
大數據
科技
開放資料
防災
資訊安全
讀者投稿
駭客
Fill 1
評論
【投書】由健保資料庫釋憲案判決,看台灣如何良善治理健康大數據
「大法官釋憲史上首次出現,今天在座的每一個人、每一位國民都已經是當事人的案件。」健保資料庫釋憲案結果出爐,對於個資隱私與數位治理的短/長期影響是什麼?我們如何打造數位信任的新時代?
2022.8.18
時事
司法
政治政策
大數據
開放資料
AI人工智慧
健保
資訊安全
歐盟
Fill 1
評論
吳全峰/健保資料庫學術研究,民眾不能有選擇權嗎?釋憲案出爐前解析三大誤解
健保資料庫釋憲案解果即將出爐,但不管大法官最後見解如何,關於個資保護與學術研究之間的誤解,都需謹慎釐清,因為這不只關乎健保資料,更關乎未來台灣官方對資料隱私的保障思維。
2022.8.10
人權
時事
憲法
開放資料
健保
公衛
資訊安全
1
2
3
4
5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