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烏克蘭
Fill 1
評論
黃哲翰/德國「俄夢」醒了沒(下):誰為「普丁同情者」負責?
當普丁扯下「親歐民主派」面具後,德國社民黨堅持多年的「東進政策」內涵愈加顯得過時與空洞,甚至淪為替經濟利益洗白鍍金的萬用藉口,正中梅克爾口中「惡棍」的下懷。
2022.5.11
歐洲
能源
德國
經濟
俄羅斯
烏克蘭
歷史
蘇聯
Fill 1
評論
黃哲翰/德國「俄夢」醒了沒(上):烏克蘭戰火一再羞辱柏林,社民黨卻一言難盡?
俄烏戰爭即將邁向第四個月,德國的對俄戰略究竟還有什麼好猶豫的?在烏克蘭從總統到大使的「正義」面前,德國政府以和平為名的「姑息拖延」,有何難以坦白的歷史共業?還是政治算計?
2022.5.11
能源
外交
德國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軍事
戰爭
Fill 1
國際.兩岸
油脂與戰爭的交互反應:印尼棕櫚油出口禁令為哪樁?
餐桌上的斷炊衝擊,皆是烏克蘭戰火的蝴蝶效應──但為什麼是印尼?為什麼是現在?衝擊的政策背後,卻是一場為難的自由經濟寓言。
2022.5.3
產業
貧富差距
新加坡
農業
馬來西亞
食物
經濟
俄羅斯
烏克蘭
印尼
國際關係
媒體
聯合國
戰爭
Hello World
Fill 1
國際.兩岸
寫下從地獄裡生還的故事:在馬里烏波爾,一個地方報總編輯如何「留住」家鄉和真相
烏克蘭南方港城馬里烏波爾,因俄軍圍城陷入人道危機,2萬多人死亡。在這裡,一個地方媒體從生活資訊站變成了戰爭暴行的記錄者,堅持留守的總編輯穆利基納寫下平民、醫院、劇院遭轟炸,在俄軍「過濾營」受辱的真相。
2022.4.27
時事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媒體
軍事
戰爭
Fill 1
評論
梁家瑜/當法國極右派拿下了史上最高票:馬克宏連任成功後的國家隱憂
馬克宏與雷朋的對決不僅是傳統左右派之爭,更已拉高到尋找法國國家定位層次,而極右派持續升高的支持度仍將發揮重要影響力。俄烏戰爭後的國際局勢中,未來法國的動向是否更加難以預測?
2022.4.24
選舉
時事
歐洲
法國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歐盟
Fill 1
隱形的新聞戰士──與記者和特派員出生入死的Fixer
記者到了國外採訪時,通常需要一位當地人士協助,才有辦法在短時間內順利完成報導,這個協助的角色就被稱作「Fixer」。
2022.4.17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兒童新聞
戰爭
媒體素養
讀報
Fill 1
5本繪本,進入既熟悉又陌生的俄羅斯、烏克蘭民間故事
提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民間故事,你或許會搖搖頭說你沒聽過。但除了《瑪莎與熊》,《拔蘿蔔》竟然也源於俄羅斯!蘇懿禎推薦5本繪本,讓大家更了解這兩個國家。
2022.4.15
出版
藝術
文學
兒少
俄羅斯
烏克蘭
民俗
歷史
兒童新聞
蘇聯
繪本
Fill 1
援助烏克蘭,在台灣的我們可以怎麼做?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波蘭政府開放了國界,讓所有在烏克蘭戰火下的難民,進入波蘭。波蘭全民動員,團結又有效率地對烏克蘭鄰居伸出援手,令人驚訝、感動、佩服。遠在台灣的我們,如果想要支持烏克蘭,應該怎麼做呢?
2022.4.15
難民
歐洲
外交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NGO
波蘭
兒童新聞
戰爭
Fill 1
國際.兩岸
誰是「叛國者」:訪那些開戰後出走的俄羅斯人
普丁向烏克蘭開戰之後,離開俄國的人已超過30萬,被普丁稱之為叛國者,他們能不能再回去?答案不在他們手上。但他們試著為彼此和下一代,找一個自由、快樂、培養獨立思考之地。
2022.4.14
難民
時事
認同
家庭
俄羅斯
烏克蘭
移民
LGBTQ+
戰爭
蘇聯
Fill 1
戰火下的黑暗之光──被迫離開家的烏克蘭孩子和他們的新家
同一個時間,有的孩子在看電視、有的孩子在拉小提琴,有的孩子卻因為戰爭,失去家園。《報導者》攝影記者用10張照片,帶你一起看見被迫離開家的烏克蘭小朋友,如何在對他們展開溫暖雙臂的波蘭,有一個暫時的家。
2022.4.13
難民
圖文故事
兒少
家庭
俄羅斯
烏克蘭
兒童新聞
1
2
3
4
5
6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