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疫苗
Fill 1
生活.醫藥
疫情3年了,你好嗎?──7大關鍵數據,解析全台逾900萬人感染、1萬5千人死亡下該被看見的事
過去3年,全台平均每2到3人就有一人確診,更有上萬人不幸罹難,新冠病毒極可能是2022年國人第三大死因⋯⋯本文統整疫情爆發以來7個關鍵數據,解析台灣防疫的利弊、以及與國際的差異。
2023.1.17
醫療
時事
科學
防災
COVID-19
公衛
疫苗
篩檢
藥物
Fill 1
生活.醫藥
【不斷更新】COVID-19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
COVID-19疫情牽動全球局勢演變。《報導者》以倒敘方式,用文字記錄從台灣至世界各國疫情每一個重要紀實,包括病例、邊境管制政策與科研發展等,不斷即時更新中。
2022.8.9
醫療
中國
時事
日本
歐洲
政治政策
美國
韓國
法國
兩岸
英國
新加坡
科學
德國
防災
東南亞
中東
俄羅斯
COVID-19
公衛
疫苗
東亞
篩檢
紐西蘭
Fill 1
評論
【投書】與病毒共存下一步:由治療、照護、研究,全方位建置「長新冠」追蹤與因應
在後新冠時代,民眾如何自我健康管理、與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長新冠(long COVID)共處?防疫單位如何規劃長新冠醫療照護?這是所有人必須正視且開始規劃的問題。完整疫苗接種,可能是目前降低長新冠風險最好的策略。
2022.5.15
醫療
科學
防災
社工
社會福利
COVID-19
公衛
照護
疫苗
藥物
紐西蘭
Fill 1
生活.醫藥
身邊的人逐一確診了,該怎麼辦?10個問答,掌握最新防疫政策
面對Omicron防疫政策不斷修正、從「清零」走向「共存」的過渡期,民眾該如何因應,政府又還有哪些調整方向?《報導者》列舉10大常見問題,整理資訊、訪問專家帶來解答。
2022.5.9
醫療
防災
COVID-19
公衛
疫苗
篩檢
藥物
Fill 1
動物也要打COVID-19疫苗嗎?和人的疫苗一樣嗎?
COVID-19全球大流行,人類疫苗都打到第三劑了,那你有想過動物也需要打疫苗嗎?牠們的疫苗和人類的疫苗一樣嗎?
2022.5.4
動物保護
科學
COVID-19
公衛
疫苗
兒童新聞
Fill 1
COVID-19沒有那麼可怕,但我可不想再遇見它一次!
10歲的Renee,4月中感染COVID-19,生病前4天因為高燒、喉嚨痛比較辛苦,但她覺得沒有比自己以前吃壞肚子、拉肚子的時候難過。接下來Renee會如何面對病毒呢?一起來聽聽Renee自己講述確診和發病心聲。
2022.5.4
醫療
兒少
COVID-19
疫苗
篩檢
兒童新聞
讀報
Fill 1
疫苗提醒聯絡簿──打COVID-19疫苗,我該擔心嗎?
5月開始,6至11歲兒童也可以接種COVID-19疫苗,所以最近小學生都紛紛收到疫苗接種同意書,但到底要不要打疫苗呢?大家可以先一起了解疫苗的原理、打或不打會面對的問題,再與父母或身邊信任的大人一起做出最後的決定唷。
2022.5.4
醫療
兒少
COVID-19
公衛
罕見疾病
疫苗
兒童新聞
Fill 1
評論
【投書】寫在(不一定來到的)黎明之前:四月之聲裡,那些獨裁者的堅持、網格員的橫行與人民的選擇
我想一些上海市民,特別是中產階級,已能體會到2014年和2019年香港人的憤怒:即使當地有著已經較為成熟的市民/公民社會,地方官僚系統仍難以抵禦中央政府鐵拳砸下的威權統治。
2022.4.25
醫療
中國
政治政策
防災
COVID-19
言論自由
公衛
疫苗
共產黨
Fill 1
生活.醫藥
兒童COVID-19疫苗與就醫一次看:疫苗副作用和確診風險如何衡量?
歐美、日本、香港比台灣更早爆發Omicron疫情,兒科專家根據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兒童打疫苗該如何評估利弊得失。此外,為了保護兒童,我們還需要建立哪些防護網?
2022.4.21
醫療
兒少
防災
COVID-19
公衛
疫苗
篩檢
Fill 1
國際.兩岸
從幻滅到自救:封城21天,老上海、外地人和在滬台灣人經歷了什麼?
4月,上海為了清零Omicron,封鎖已逾20天。《報導者》訪問多名上海居民,不論國籍戶籍、市中心或郊區,所遭遇的民生、身心衝擊與後續效應。「作為一個上海人,通過這次認識到,我們最終還是跟其他城市一樣的。」
2022.4.20
醫療
中國
人權
防災
食物
COVID-19
言論自由
公衛
疫苗
篩檢
1
2
3
4
5
6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