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霸凌
Fill 1
教育校園
平權教育失敗?校園歧視言論背後,「政治正確」的未竟、焦慮與反挫
以「火冒4.05丈」嘲弄原民加分制度的台大學生,只是在開玩笑?還是說出心中異見?當歧見挑戰進步價值、玩笑遇上嚴肅議題,歧視言論風波中的學生、第一線教師及專家學者,有什麼話想說?
2023.9.6
人權
原住民
高中生
教育
性別平權
文化
言論自由
霸凌
Fill 1
評論
黃哲翰/德國幼教神話崩潰中?師資和家長雙重過勞的「黑色托兒所」
「學前教育發源地」德國,近來竟爆出一連串托兒所和幼兒園虐童、甚至缺乏教師人力到高達6成必須縮短托育時間的亂象,過勞家長的育兒生活幾成噩夢。原因除了疫情、戰爭,還有更深層的危機⋯⋯
2023.9.4
血汗勞工
教育
政治政策
兒童虐待
德國
兒少
育兒
霸凌
Fill 1
國際兩岸
韓國「#MeToo後真相」的社會撕裂與修復之路──首爾市長之死3年後
前首爾市長朴元淳性騷擾與自殺案,是韓國#MeToo運動衝突性最強、社會爭議也最大的關鍵事件,性騷擾舉報者「金絲草」反遭龐大輿論獵巫,加劇性別對立陰謀論,更把韓國推入難以短期內修復的「#MeToo後真相時代」。
2023.6.12
紀錄片
人權
韓國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社會觀察
霸凌
Hello World
MeToo
Fill 1
教育校園
專訪豐原高中生父親:一個好老師可以救學生,但我兒子在豐中沒遇到
「入學後都配合豐原高中的教學與管教,配合到孩子都死了⋯⋯現在我只希望有個公正調查結果,對霸凌孩子的老師教官給予嚴厲的處分。」但為何初份調查報告只能建議涉案人士記過?而從國中就持續有輔導紀錄的案主,為什麼仍被高壓的方式對待?
2023.4.23
台中
時事
高中生
教育
自殺
兒少
心理
霸凌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性、霸凌、運動員──超越極限的磨練,如何模糊身體的「越界」
美國國家體操隊再度爆出性侵醜聞,身為體育學界的一分子,每當聽聞此類事件總是「唉!怎麼又來了!」封閉環境加上「我痛故我在」的價值觀,往往令年輕運動員難以區辨虐待與訓練痛苦的差異,也成了霸凌與性暴力的溫床。
2021.3.12
體育
時事
司法
美國
兒童虐待
性暴力
社會觀察
霸凌
Long Game
體操
MeToo
Fill 1
評論
盧郁佳/「炸雞淋檸檬」的互相傷害和救贖──讀《劇作家 坂元裕二》
日劇《四重奏》著名的炸雞辯論,看似神經喜劇,原來是坂元裕二的人生血淚寫成。探索不同的角色設定,他回應一個渺遠的遺憾,期許社會能尊重每個人...
2020.11.25
戲劇
日本
書評
社會觀察
霸凌
祕密無論說或聽皆危險
Fill 1
Podcast
為什麼「無聲」?專訪葉永鋕的老師,理解校園性霸凌受害者、行為者、和老師們所面對的
台灣每天平均有1.2件校園性侵發生,通報沒有用嗎?「吃案」的學校到底發生什麼事?本集,達努巴克老師和記者曹馥年,將告訴我們他們在第一線看到的問題。
2020.11.4
同性戀
教育
性別平權
心理
霸凌
Fill 1
評論
盧郁佳/家暴的蝴蝶效應──讀《正常人》
《正常人》表面寫悲戀,實則側寫暴力傷害的餘震。主角在家中承受暴力後,憤怒被剝奪、對愛與暴力的認知被混淆,愈尋求親密關係,就愈陷入下一個受暴循環。
2020.7.23
兒童虐待
書評
文學
家庭
親密關係
霸凌
祕密無論說或聽皆危險
家暴
Fill 1
評論
方念萱/網路性霸凌──那些受害於數位性別暴力裡的人們,尤其是女人
「未經同意散布性私密影像」已成為不分國界的數位性暴力問題,這場世紀大疫,有無數受害者因網路霸凌、司法不全、社會惡意等失語甚至自殺,政府如何積極因應數位性別暴力?
2020.3.8
人權
司法
性別平權
性暴力
社群媒體
親密關係
霸凌
Fill 1
人權司法
玫瑰少年的痛不曾遠離:世新宿舍性霸凌事件,後來呢?
葉永鋕過世19年後,每年台灣仍約有百起校園性霸凌通報,受害者多為男學生。性霸凌隱藏在校園權力關係之下,和性侵害、性騷擾的通報件數有15到50倍的落差與黑數⋯
2019.9.16
同性戀
時事
教育
性別平權
心理
霸凌
1
2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