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志工
Fill 1
文化生活
用「耳朵」觀影、賞劇、逛展:明盲共融的口述影像怎麼做?
「世界不只有一種觀看角度,我們可以換個方法理解世界。」為了讓視障同學能一起看電影,一群年輕人和老師開啟了台灣的口述影像服務之路。在「共融」之前,從產業到個人,還有哪些障礙需要打破?
2023.6.5
人權
產業
戲劇
電影
身心障礙者
科技
志工
文化
社會福利
展演活動
舞蹈
Fill 1
環境永續
當流浪犬貓需要有個家,民間中途如何發揮力量、「浪」愛延續?
「我想讓流浪犬保有生命該有的尊嚴。」台灣進入「零撲殺」時代,公立收容所的收容量已遠超負荷。藏身街頭巷尾的咖啡廳或髮廊,有一群人正努力為流浪犬貓尋找好歸宿。他們怎麼與公立收容所互補?
2023.1.29
動物保護
志工
社群媒體
讀者投稿
Fill 1
國際兩岸
在客廳就戰鬥位置:從62歲母親到17歲中學生,烏克蘭人的N種參戰方式
我們走進3位基輔居民家中,看他們在廚房、翻譯間和直播鏡頭前,找到自己的戰鬥位置:多年累積的語言專業能力、從小學習的手工藝,甚至是面對俄軍虐行的療傷經驗,都是他們貢獻國家的「武器」。
2022.11.8
中國
志工
社群媒體
俄羅斯
烏克蘭
心理
語言
戰爭
全民國防
Fill 1
國際兩岸
當一座小村落成為俄軍基地(下):有通敵者,也有絕不放棄的人
「我們現在自由了,但什麼都被摧毀了。冬天即將到來,氣溫又要回到比當初在地下室還冷的溫度,我們會努力重建一切!」「沒有勝利,就沒有和平,俄羅斯人會再回來的,不要以為俄羅斯人不會找到你。」
2022.11.8
人權
災後重建
志工
俄羅斯
烏克蘭
戰爭
Fill 1
國際兩岸
當一座小村落成為俄軍基地(上):烏克蘭村民被關為人肉盾牌的28天
基輔北方一座小村,3月初曾被俄軍佔領28天。學校的地下室,成為了關押365位村民的監獄。從孩童到老者,人們在牆上留下姓名,記錄死亡。《報導者》團隊親眼見證一項項戰爭罪行的證據⋯⋯
2022.11.8
人權
志工
俄羅斯
烏克蘭
心理
軍事
聯合國
戰爭
Fill 1
影像
古佳立、莊凱程/奔馳北海岸,承諾一餐溫飽──三芝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
不分晴雨,送餐員每天開著車穿梭在蜿蜒的山路、田野間、海岸旁,為獨居、身心障礙等個案送上中餐、晚餐與溫暖。在「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為期一週的蹲點攝影,我們看見每一次的送餐不僅是承諾,更是對人性的關懷。
2022.9.3
人權
政治政策
志工
高齡老人
長照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國際兩岸
成為新前線的波蘭面對歷史性抉擇:更擁抱民主,或支持獨裁化極右政府?
在滿是烏克蘭國旗的華沙街頭,波蘭人對《報導者》分享對俄烏戰爭的共感與害怕:這是公民教育的黃金時刻,卻也怕人們學不會「團結」這堂課,怕右翼政府又找到「不民主」的理由。
2022.3.31
難民
時事
教育
志工
認同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歷史
NGO
歐盟
波蘭
軍事
納粹
Fill 1
國際兩岸
「動物難民」的撤離與陪伴:侵烏戰爭下,橫跨歐洲的動物救援鏈
侵烏戰爭造成數百萬難民人口,那動物呢?一對波蘭兄弟冒險往返邊境搶救「難民動物」;利維夫的野生熊收容所則把剛從冬眠中甦醒的熊轉往德國長期安置。為了受戰火波及受傷或無主的動物們,一條跨國救援鏈正組織起來。
2022.3.25
難民
時事
歐洲
動物保護
志工
俄羅斯
烏克蘭
NGO
軍事
Fill 1
國際兩岸
「這也是我們的戰爭」:三組波蘭家庭,與他們接待的烏克蘭「客人」
邀請烏克蘭人到家中的波蘭人,面對要在如此私密的場域和陌生人共同生活,共同承擔彼此的情緒,難免產生磨合與張力,主人要幫到多少?客人想不想被幫忙?各種平衡與兩難,是共處一室的家庭在戰爭時期面臨的考驗。
2022.3.22
難民
志工
家庭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波蘭
軍事
Fill 1
國際兩岸
俄烏戰爭日誌:報導者在波烏邊境見證戰火下的面容
俄烏戰爭下的人們如何生存、往哪裡去?《報導者》團隊前進波蘭、烏克蘭邊境與周邊國家,以Live Blog形式,同步呈現他們看見的事、遇見的人。
2022.3.13
人權
難民
時事
志工
俄羅斯
烏克蘭
國際關係
歐盟
波蘭
軍事
1
2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