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恐怖攻擊
Fill 1
評論
張鎮宏/放棄自爆的恐怖分子?巴黎恐攻大審中,對照《家.國.安全》的邪惡自問
為什麼一個普通人會參與恐怖攻擊?我們該如何面對他的懊悔?張鎮宏從法國恐攻中唯一生還的恐怖分子談起,將其法庭證詞對照《古蘭似海》作者在新書《家.國.安全》裡對「邪惡」起源的探問。
2023.2.24
比利時
出版
司法
恐怖攻擊
ISIS
法國
書評
敘利亞
宗教
Fill 1
影像
當代攝影書十二講──第七講:類型|編輯(Editorial)
當911雙子星大樓被撞冒煙的照片與二戰時期空軍轟炸影像毫無違和的套疊,會產生怎麼樣的視覺衝突與跨越時空的戰爭歷史連結?這是2011年《War Primer 2》做的影像思想實驗。當「編輯」概念被運用在攝影書,我們得見所謂編輯不只是排版、選紙與命名,更是策展、是創作、是實驗。
2021.11.27
日本
恐怖攻擊
英國
書評
攝影
歷史
Fill 1
評論
陳子軒/恐攻、戰爭、愛國主義──20年了,911仍是運動史上最漫長的一日
「911之後,球賽本身沒變,投手丘到本壘板依舊是60英呎6英吋,但其他圍繞著運動的許許多多事物卻全變了樣。」
2021.9.10
體育
產業
恐怖攻擊
美國
歷史
軍事
Long Game
阿富汗
Fill 1
評論
林佳和/全球化恐怖主義的初試啼聲──1972慕尼黑奧運
終場時間從1秒變3秒、由裁判投票決勝負的男籃金牌;巴勒斯坦恐怖分子11位以色列選手和教練,在毫無經驗的反恐行動下,血染奧運。1972慕尼黑,奧林匹克理想在某種層面已告終結,全球化的恐怖主義初試啼聲⋯⋯。
2021.8.23
體育
恐怖攻擊
美國
以巴衝突
德國
俄羅斯
國際關係
奧運
籃球
Fill 1
國際兩岸
新德里30年來最大流血衝突:燃燒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莫迪政權加速撕裂社會
印度首都新德里爆發30多年來最嚴重流血衝突,除了凸顯出印度教民族主義者和穆斯林的矛盾,也能看到政治人物煽動的仇恨言論扮演了關鍵角色。
2020.2.26
印度
恐怖攻擊
社運
政治政策
宗教
Fill 1
評論
陳柔安/何處是我家?那些被英國邊緣化的難/移民
英國與歐盟各派代表開始進行談判的同一天,倫敦北部芬斯伯里公園附近的清真寺,發生貨車蓄意衝撞參加活動的穆斯林群眾。以宗教、族裔為目標的襲擊,又再次煽風點燃了排外情緒。脫歐方案跟恐攻,均攸關國與國、國界與國界之間的關係——敏感的巧合,讓原本就遭受不公平對待的難民與移民,立場更加艱難。
2017.6.19
難民
恐怖攻擊
英國
Fill 1
評論
【投書】寫給後冷戰時代的備忘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今年10月於紐約電影節首映後,反應兩極,甚至已有影評預測該片將不利角逐明年奧斯卡。 李安新作果真失敗了嗎?
2016.12.15
恐怖攻擊
美國
電影
Fill 1
評論
陳柔安/Oh My God!這支MV是反諷、褻瀆還是和平的象徵?
「南無阿彌陀佛,哈雷路亞保佑我!」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和台灣饒舌團體玖壹壹的合作新歌〈Oh My God〉草稿版MV外流,影片取景及角色扮演在兩國引發歧視宗教之爭議。這支「玩笑式」的MV真能促進宗教和諧嗎?或者會如外國網友警告的,這首歌可能像法國《查理周刊》一樣引來恐怖攻擊?
2016.9.5
恐怖攻擊
音樂
宗教
Fill 1
評論
陳柔安/紙筆上的風暴──從丁丁的眼淚看西歐恐攻
釐清位在台灣的自己與西歐恐怖攻擊的關係,不僅是釐清自己在廣大世界中的位置,釐清自己解讀這些哀悼漫畫的原因才能夠誠實的面對恐怖攻擊──進而思考自己對抗所有不公義最適合的戰鬥方式。
2016.7.22
時事
恐怖攻擊
ISIS
種族歧視
Fill 1
評論
葉浩/佛州夜店槍擊──簡單歸因的危險
無論如何,倘若驅使馬丁進入夜店開槍的理由,不只一個,那麼我們對於整件事的理解,以及該事件的意義或教訓,就不會像上述採取單一觀點的解讀如此簡單。也許,真相與上述各種推測都有關。
2016.6.13
恐怖攻擊
美國
槍枝管制
阿富汗
塔利班
1
2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