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金馬獎
Fill 1
文化生活
詹京霖《一家子兒咕咕叫》──誰不是在這場遊戲裡?
《一家子兒咕咕叫》獲第59屆金馬獎13項提名,游安順、楊麗音等主要演員全入圍。導演詹京霖藉由賽鴿帶出人性,養鴿人阿欽師消失7年的043賽鴿飛回家,但失蹤兒子仍無聲無息,一個家處在瓦解邊緣。
2022.11.17
導演
產業
性暴力
金馬獎
人物專訪
家庭
博弈
Fill 1
文化生活
帶從未到海邊的媽媽去看海──盧盈良《神人之家》冥冥之中的人生劇本
獲2022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神人之家》,是盧盈良離家23年後「浪子回頭」的家庭紀錄,起於母親想拍遺照的一句話,也因想幫通靈哥哥籌錢紓困而啟動。冥冥之中,似乎有股力量推著他拍出來。
2022.11.17
導演
紀錄片
嘉義
金馬獎
農業
人物專訪
宗教
家庭
博弈
Fill 1
文化生活
陳梓桓《憂鬱之島》映照的香港故事:大海浮沉,找一座孤島的命運
又一部關於反送中的紀錄片入圍了金馬獎。歷史的重複、命運的交疊,構成了《憂鬱之島》的主軸,導演陳梓桓試圖從經歷香港六七暴動、文革逃港、八九六四的前人身上看到未來的香港,也問自己:「什麼是香港?我們想成為或不想成為什麼人?」
2022.11.16
導演
紀錄片
香港
社運
金馬獎
人物專訪
認同
反送中
Fill 1
評論
郭力昕/再寫張照堂:一個燦爛的存在
獲第59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的攝影家張照堂,不只靜照聲譽卓著,亦為台灣實驗電影先鋒。一生冷眼看世界、又積極擁抱塵世的張照堂,真正熱情以對的仍是人、生活,和從中提煉的藝術作品。那些經典的影像,成為啟蒙了無數同代與後代影像藝術家的養分,與台灣攝影史上無可取代的資產。
2022.11.15
紀錄片
出版
金馬獎
藝術
家庭
文化
社會觀察
攝影
Fill 1
文化生活
柯震東《黑的教育》──中二少年遲來的成年禮
以《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拿下金馬新演員獎,11年後,柯震東首部執導電影《黑的教育》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等4項。片中三位高中生在畢業前一晚幹大事,卻意外經歷來自社會上的黑暗教育,正如同柯震東自身所經歷的大起大落。
2022.11.15
導演
高中生
教育
金馬獎
人物專訪
Fill 1
文化生活
陳潔瑤《哈勇家》──愛與親情如雲霧圍繞,家族風暴終會過去
導演陳潔瑤第三部長片想挑戰泰雅族最重要的祖訓戒律Gaga,又不想說教,所以透過家庭來說故事;而這個家庭產生最大衝擊的外來因素,就是選舉──體現出部落文化與社會體制間衝突的《哈勇家》,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劇情等6項大獎。
2022.11.11
導演
選舉
原住民
金馬獎
人物專訪
認同
家庭
文化
Fill 1
文化生活
痛苦之後,行動就是你們的事了──蔡崇隆《九槍》用紀錄片扣下扳機
入圍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九槍》,導演蔡崇隆將警方密錄器一刀不剪、直擊移工阮國非被槍擊的現場,用畫面叩問人心:殺死阮國非的,難道真的只是那九槍嗎?
2022.11.10
導演
紀錄片
移工
金馬獎
人物專訪
東南亞
越南
警政
Fill 1
評論
廖偉棠/花果飄零處,荷戟獨徬徨
拿下第5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的《花果飄零》,是在香港看不見的「香港電影」,羅卓瑤以自由的姿態,拍攝沉重的革命題材。香港詩人廖偉棠在此片中,看見羅卓瑤技術選擇的隱喻性,及其藝術取態如何與當今香港人的堅持相合。
2022.9.23
香港
中國
社運
電影
金馬獎
藝術
認同
反送中
歷史
電影不欣賞
Fill 1
文化生活
太愛世界、所以不願討好──何蔚庭《青春弒戀》藏身驚悚後的人性寬容
入圍5項金馬獎的《青春弒戀》,導演何蔚庭不改反骨,在林柏宏、李沐、陳庭妮等人演繹下,以隨機殺人事件的驚悚為引,對如同魯尼《正常人》裡的千禧世代,探問關於愛的迷惘與不安。
2021.11.25
導演
電影
金馬獎
人物專訪
社群媒體
馬來西亞
社會觀察
心理
親密關係
Fill 1
文化生活
一直做,做到無能為力繼續做──從「油漆工」到「質感大師」,專訪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陳新發
榮獲本屆金馬獎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的陳新發,是國片30年來的重要見證,得獎之餘,他不忘後進與產業困境,要讓「質感師」專業走進國際視野。
2021.11.24
產業
電影
金馬獎
人物專訪
藝術
1
2
3
4
5
6
7
pagedown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