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助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贊助
訂閱
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劉軒宇/煙囪之下,大林蒲記事
南星計畫擱置多年、遷村討論未有共識,曾經繁榮的漁村如今被煙囪包圍⋯⋯同為高雄小港人,攝影者穿過煙囪、走進地方信仰中心、市場與百年老宅,紀錄大林蒲20,000人的生活與生存日常。
2023.3.18
環境
高雄
攝影工作坊
宗教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杜岳軒/沒有地圖卻又獨一無二的身體旅行:他們的「抱石人生」
為什麼抱石愛好者這麼著迷於這項運動?在一、兩分鐘內動員全身的精神與肌肉,專注於尋找並執行埋藏於牆面上的攀登路線,在抱石中沒有標準答案,而是一場與自己、與岩友不斷的對話。
2023.3.4
攝影工作坊
社會觀察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朱益良/從後台到舞台──薄荷綠工廠樂團的斜槓音樂生活
這是薄荷綠工廠樂團的斜槓生活攝影紀錄。舞台下的成員們,有人是家具軟裝設計師、有人是齒模業務,他們在城市中為生活奔波,如這個世代青年的縮影,在現實與理想間擺盪,追尋自我成就。
2023.2.18
音樂
攝影工作坊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劉哲安/我在野生動物救援醫院
野生動物救援工作不僅是與死神賽跑,這些嬌客需要的照護更是漫長接力賽。透過鏡頭,我們看見「住院照養」和「野放訓練」的珍貴時刻,思考如何打造讓動物和人類更友善生活的環境。
2023.1.14
台東
動物保護
攝影工作坊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當代攝影書十二講──第十二講:國別|台灣(Taiwan)
張乾琦《鍊》呈現外在現象、和探尋內在意識的夏宇《第一人稱》,一個如窗、一個如鏡,展演台灣當代攝影書的多元風貌。
2022.11.19
攝影論壇
書評
藝術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當代攝影書十二講──第十一講:類型|劇場(Theater)
日本知名設計師杉浦康平在《造型的誕生》裡曾闡述,書籍是「資訊的建築」也是一個「掌上的劇場」。本集影像講堂,透過兩位女性攝影師的編排創作,看見她們以影像與書籍搭建的展演劇場。
2022.9.24
書評
藝術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古佳立、莊凱程/奔馳北海岸,承諾一餐溫飽──三芝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
不分晴雨,送餐員每天開著車穿梭在蜿蜒的山路、田野間、海岸旁,為獨居、身心障礙等個案送上中餐、晚餐與溫暖。在「新生活社會福利發展促進會」為期一週的蹲點攝影,我們看見每一次的送餐不僅是承諾,更是對人性的關懷。
2022.9.3
人權
政治政策
志工
高齡老人
長照
社會福利
社會觀察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葉哲葉/日以繼夜
夜幕低垂,多數人們準備進入夢鄉之際,是另一群人上班的開始,街就是他們的「辦公室」,物流穿梭、路旗置換、送報、收垃圾⋯⋯,工作坊學員葉哲葉以攝影之眼,記錄城市如何日以繼夜地持續運轉,成就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
2021.10.23
血汗勞工
攝影工作坊
社會觀察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Fill 1
影像
當代攝影書十二講──第六講:國別|美國(USA)
在美國這個建構當代攝影書的重要國家,許多藝術家著迷於用攝影書呈現概念而非紀錄。愛德華・魯沙(Ed Ruscha)以好萊塢大道、加油站為題製作攝影書,破格的創意甚至一度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拒收。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則以日常中出現的方格,帶觀者思考生活中的框架。
2021.9.25
美國
書評
藝術
攝影
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1
2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