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攝影工作坊──在地影像扎根計畫

劉軒宇/煙囪之下,大林蒲記事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大林蒲,位在高雄市小港區沿岸,早年高雄港尚未開闢,包括紅毛港一帶都曾經是個繁榮的漁村,但隨著第二港口的建設,被切斷了與旗津的連結,以及臨海工業區等重工業進駐,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逐漸被壓縮,原本街坊熱鬧的景象也逐漸沒落。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如今的大林蒲,被滿滿的煙囪所包圍。昔日的漁港和沙灘也被建築廢棄物、中鋼爐石、台電飛灰等,填築200公頃新生地,成為「南星計畫區」。但事隔多年,該計畫並未如願發展,至今仍是雜草叢生的荒地。

而紅毛港遷村以後,高雄港周邊僅剩下大林蒲的6個里仍有聚落,面對日漸惡劣的居住環境,也有了大林蒲遷村的相關討論,但地方民眾與政府仍難有共識,延宕至今進展緩慢。

雖然面臨種種不利的處境,許多居民仍不願輕言放棄這個伴隨他們成長的家園。自己身為小港的在地居民,也藉著這次攝影工作坊的機會,替大林蒲留下影像紀錄;這只是一個開始,我會持續拍攝,嘗試跳脫新聞媒體下被煙囪包圍的單一印象,從日常視角長期記錄,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他們的故事。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Fill 1
劉軒宇、大林蒲、攝影工作坊
攝影工作坊心得

自己從學生時代就相當關注社會議題,隨著年紀增加慢慢有了希望成為新聞工作者的志向,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找到正確的方向,直到2022年參與了報導者攝影工作坊,終於朝著理想踏出了第一步。

從講述攝影觀念為主的初階工作坊轉換到進階之後,隨之而來的挑戰就是攝影專題的製作。雖然很快就訂下了以大林蒲為拍攝主題,但也就像志偉前主任的提醒,這是一個約有20,000人居住的村落,要怎麼拍?從未有相關經驗的我,一開始幾乎不知道該如何下手,但本著參加工作坊的初衷,實在不願意輕易變更主題,也就繼續背起相機到現場取材。

雖然已經來訪過大林蒲很多次,但隨著另一位攝影大哥的腳步,帶著我去認識遊客不會拜訪的地點,發現之前對大林蒲只是粗淺的了解;之後一次次的走訪,記錄了中元節祭典、當地的小型市場、已經建立超過百年的古宅等等。當自己重新用攝影工作者的角度去觀察,才發現外人眼中不起眼的地方,其實蘊藏了很多的故事,若沒有現在留下紀錄,只會隨著時間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正如同三泰老師一直跟我們提醒的:「生產屬於你們的影像,給未來的人」。

在這約莫4個月的拍攝期間,也曾經歷進度的焦慮,或者作品成果不如預期;但隨著和各位導師一次次的討論,當初腦海中那個模糊的影像似乎逐漸成形,直到最後的成果發表,終於完成了這個頗有難度的挑戰。這些日子以來感謝各位老師的指導,以及各位同學的陪伴,期望未來繼續在攝影的路上相見。

【歡迎影像專題投稿及提案】 請來信[email protected] ,若經採用將給予稿費或專案執行費。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